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常回“家”看看

时间:2024-05-10

王新玲

【摘要】科普类说明文教学形式简短,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强,却上之无“味”。笔者认为应从此类文章的特点入手,寻找一

股“活水”,在“读”“品”“悟”“践”中,让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烙上浓浓的“语文印”。

【关键词】说明文;语文味 ;文意兼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谈及科普类说明文教学,常常让语文老师最为头疼:它的语言严谨准确,不那么优美,没有强烈的感染力,也无动人的故事情节,上之无“味”;它往往介绍一些科学性知识,一不小心就会上成了科学课。在教这个“烫山芋”时,很多老师也存在着重知识的讲解、轻语文能力的培养,重理性分析、轻人文素养,重方法的解读、轻语言的感悟等舍本求末的做法,这样,语文课就变成了浮光掠影的科学课,语文味尽失了。语文教学应有“语文味”,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也不例外。我认为应从此类文章的特点入手,寻找一股“活水”,把它引入语文课堂,让科普类说明文教学烙上浓浓的“语文印”。

一、读——书声琅琅,情意浓浓

科普类说明文没有生动的语言文字描写,不容易融入情感,就不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教師自己读起来也索然无味。如果老师千方百计地为课堂注入了一些“活水”,让学生带着浓烈的感情去学,去激发学生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让语文课上传出琅琅读书声,那是最让人心动的一件事情。如教《蟋蟀的住宅》,要感受作者对蟋蟀的赞美之情时,我是引导着:“蟋蟀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靠辛勤的劳动换来了这整洁舒适的住宅,它的精神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我适时地出示相关句子。这时,我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该怎样读,才能把作者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在朗读和交流中,我又提问:“蟋蟀挖的只不过是个洞,作者为什么称它为‘住宅?”学生说:“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了,他喜欢、敬佩蟋蟀。”“说得真好,能按你的理解来读一读吗?”

……

就这样,我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学生已不知不觉地触摸、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作者对蟋蟀的敬佩之情。

二、品——咬文嚼字,多滋多味

对语文教学而言,不论哪种体裁,都要从理解内容、品味文字入手。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科普类说明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才能深入文章,用情感去品味科普说明文的文学性。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自然段,在“感受地球的美丽与渺小”这一环节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是怎样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渺小的?请找出句子读一读。”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个句子写得好。它把地球比作生命的摇篮,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对于人类生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之情。”“体会得真好。那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吗?”这时 ,我用多种方式的读——指名读、感情读、齐读,来感受作者对地球的赞美之情。又有学生说:“我觉得‘但是,地球又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把地球比作扁舟,形象地写出了地球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说得好。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就这样,我抓住了关键语句,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语言,从而使学生感受到了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

三、悟——入情入境,文意兼得

“文意兼得”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思想、情感、道德、文化等信息,还要引导学生内化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表达技巧,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科普类说明文如何做到“文意兼得”?如何较好地彰显阅读教学的个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教《只有一个地球》时,创设一个个情境,让学生在这些读起来似乎很严肃的文字中寻找激情,去体会说明性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晶莹”“水蓝色纱衣”有什么特殊意义呢?在品味中,一起为地球母亲的美丽而惊叹;“一叶扁舟”的形象比喻什么呢?在感悟中,一起体会到地球妈妈的孤独渺小,一起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得那么巧妙;“枯竭”两字又说明了什么?多读两遍,就会发现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地球资源逐渐消逝的叹息,还有那隐约的担忧和恐惧。“本来”一词看似那么不起眼,可是当我们一旦把这个词在原句中删除后,你会发现什么?哦。这个“本来”的运用是那么传神,他把人类贪婪的面目画出来了,他把人类自杀似的毁坏大自然的行为写出来了。在师生交流中,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这些说明方法在情感的体会中自然地就渗透到了。而找到这些在字里行间闪闪发光的金词玉句去朗读、去品味、去积累,文意兼得了,就上出语文味了。

四、践——有收有放,知识迁移

科普类说明文语文味提升还必须在运用中得到体现。只有通过知识的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能力,才能真正活化知识,才能真正习得知识。如《松鼠》和《鲸》,同样是介绍动物的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截然不同。我尝试着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习,即将课文《鲸》仿照《松鼠》的写法进行改写,然后又让学生将《松鼠》一文仿照《鲸》的写法改写成一般科普类说明文。这时,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从这两课学到的说明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

“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作‘活。”是的,只要我们为课堂注入了一些“活”水了,昏昏欲睡的科普类说明文课堂将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编辑:陈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