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摘要】小学教育在我国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完成后续教育的前提,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处于奠基作用。良好的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思想品质、价值取向、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对话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感受,解放了思维上的限制,对于国家人才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通过分析对话教学的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学生参与度;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压制,良好的对话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对话教学将教师、课本和学生有机地联系起来,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作为主体,以相互尊重和信任为基础,以探讨人生意义为目的,实现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加强了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在这里不只是局限于言语交谈范畴,在彼此的心灵上、精神上都得到了交融,对话教学模式的良好开展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的对话教学开展还存在些许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变革。
一、小学语文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不够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因此,老师和学生在话语方面的权利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学习任务不能大包大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对话中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实际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首先,由于对话内容和教师设计对话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不高,有少数同学会参与到对话中,会提出一些比较幼稚或者无关紧要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即使不符合自身的教学思路,老师也不能全部回避。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周密的思考并进行详细的解答,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许多老师在对话教学的问题只是做表面工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看似在进行对话教学,但是实质上都是以老师制定的问题来交流的,这还是受到了老师的限制,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对话交流中,因此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降低,思维也会变得局限,只会在特定的范围思考,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严格,占据了霸权地位,学生受于威慑不敢进行积极发言,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二)学校对对话教学不重视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模式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但是许多学校对于此项模式不甚了解,对于具体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知之甚少,这导致学校的重视程度达不到。虽然名义上称为对话教学,但实际上与传统教学并无太大区别,在教学中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所做的就是被动接受知识,拉低了整个对话教学模式的质量和水平,课堂对话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同时,由于学校没有高度重视对话教学,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不足,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学历学位和自身水平都较低,无法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能力需求。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对于自身职责没有落实到位。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作用巨大,教师水平不高导致对话教学模式开展的落后。
二、针对小学语文对话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交流,以学生为主
首先,在以对话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外,学生之间的对话是极其重要的。教师通过设定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讲解成语“揠苗助长”时,可以提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揠苗助长后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等。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同时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提出,在互相交流过程中相互促进。其次,对于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课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搞清楚,切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增强三者之间的互动,实现知识的共享、情感的升华、视界的融合。最后在教学中教师应平易近人,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觉,形成良好的师生环境,建立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保证学生与老师在话语上的平等,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威慑太强,学生會畏畏缩缩,无法大胆发言。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对话教学中,进而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二)提高重视,专注教学水平
首先,学校领导应对对话教学的开展引起极高的重视,全面了解对话教学模式,熟悉对话教学的具体内容,并对此进行大力推广,使学校从上至下形成对话教学的理念。其次,学校对教学团队应投入极大的比重进行建设,全面提升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小学语文教师之间要相互借鉴在实际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邀请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名师开展讲座,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话教学的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需要去积极探索,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课程,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贡献自身力量,为以后的幸福生活奋斗。
参考文献
[1]金琦钦,洪一鸣,梁文倩,等.对话教学过程与原则新 探——论劳里劳德会话框架的要义及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7(11).
作者简介:郑艳,女,1972年生,安徽省淮南市人,大专,小教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编辑:张晓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