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撷取身边的灵感迸发思维的火花

时间:2024-05-10

孔令杰

【摘要】地域文化积淀深厚,是弥足珍贵的地方资源,写作教学把地域文化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为教师的写作教学找到了落脚点。结合地域性材料,强化作文开头的常用写法—“三步开头法”,以提升作文开头语言的文采,进而体会地域性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主体体验,让写作成为学生真切体验的表达。

【关键词】教学案例;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活动过程及反思:本课时作文教学分三个步骤完成。

一、第一步:导入新课—“为我开门对碧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

步骤一:直接展示并讲解学习目标

步骤二:解题式导语—用好身边的文化

拿出独到的见解

融合观点与材料

反思:解题式导语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典型词语,通过对典型词语的分析与挖掘,把学生的思路引进题目的中心和课文内容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题,节省教学时间。

二、第二步:精讲与点拨—“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给出材料—甘肃金昌亥母寺

位于金川区宁远堡镇向西约17公里处的亥母寺,顺坡而建,略上一点有一山洞。据说,曾有一位女子奉女娲之命在洞中为人间乏子嗣者做法送子,故称亥母洞。洞深处有一泓清泉,终年不绝,因传言多有灵验,以此称为“神水”。周边武威、张掖、山丹、民勤、古浪、天祝,乃至内蒙古的谒佛行者,纷纷慕名前来,礼佛烧香,祈子求福。因此,有人认为这是一座朝拜的圣地。可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斥为迷信。于你来说,这座小寺又是什么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以此为题提出作文写作要求)

反思:有学生写作是应付了事,作文是一字一句地逼出来的。如果在写作时结合本地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学生就能以感情行文,效果就不仅是喜欢写作了。

(二)分析缺陷,解析方法

以学生习作为例,先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加以总结归纳,结合修改后的示例,落实“三步开头法”。

生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国人尤为秉承心诚则灵的古训。何况天地玄黄,有很多自然现象还很难从科学的角度作出合理的解释,有很多现实需要又企望借助外力帮助完成。

缺陷:用语幽深,惜乎,未能建立与材料的联系,不知所云何处。

示例1:水是大地的脉搏,泉便是清流的心房了。心在跳,生命便以不同的形式延续。亥母寺的水来得奇,走得也巧。颇有佛家自来处来,到去处去的禅意。泉水從岩缝中流出,在地面形成一个小小的方塘,清澈见底,使人油然想起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的诗句。人生又如何清澈呢?似乎只能在源头的活水中寻求答案了。

借物起兴开篇法:以渲染生活感悟为本,概述材料内容,逐步引出论点。

生2:泉水不停涌动着,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不知疲倦地把细沙从水底吹起。又像一个闲不着的老太,絮絮叨叨地复述着昨天的故事。泉水清澈见底,掬起来,呷上一口,甘洌冰爽,犹如夏日冰镇的冷饮。泉内香客祈福硬币,在水波的晃动下颤颤巍巍,如星眉月目,又似永远读不厌的少女的眼睛,扑朔迷离,令人心旌摇荡。

缺陷:过分重视细节修饰,没有明确观点,下文不知从何起笔。

示例2:亥母寺仅借一眼清泉,便营造出一处圣地,让信徒虔诚膜拜,心灵归顺。依我而言,本质的东西,还要归功于文化。文化是根,一如眼前涓涓不断的泉水,化荒凉为繁茂,启死寂为灵动,育愚顽为聪慧,抚浮躁为从容,却绝望为期望。有了文化底蕴,便合了天地的大道,便也有了存在的自然之理。

排比说理开篇法:以阐释主要观点为本,合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现实,融合材料内容。

反思:由学生自己分析几个开篇的优缺点,有助于大家在作文开头更规范地引用材料,同时可以加深印象,从而意识到地域性材料的重要性,如果能再提升文采,则更为文章增色。

三、第三步:目标达成与拓展—“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写作练习—资料及图片展示

以红四军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展开小组写作练习。

反思:先从大处着手,有利于学生对于情感的把握。由于有一定难度,可以先以小组形式展开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个人单独的写作练习打下基础。

(二)延伸练习—视频展示

以“文物景点—骊靬,乡土民风—矿山,风俗人情—饮食”等视频资料为素材,展开小组写作练习。

人人都说家乡美,那你自己的家乡又美在何处?仅是那秀丽的自然风光?不!我想应美在文化,美在精神。在以下视频资料中选择一个角度,为自己的家乡美开个好头。

反思:作家应该是感情细腻的,一丝美丽的触动都会引起他们无限遐想。只有他们的感情充分激发了,他们才有感觉去写。正如陈忠实写《白鹿原》,要亲自下乡体验生活一样,这其实就是培养相应感情。因此,除了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外,结合地域性材料的感情行文尤为重要,直接以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为题,拉近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附 注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S[2016]GHB0328研究成果

(编辑:郭恒)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