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叙述节奏 疏导逆反心渠

时间:2024-05-10

陈连美

【摘要】胡适《我的母亲》一文叙述了母亲的生活片断,深刻地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这是一篇极好的“亲情教育”的文章,初二年的学生正处于青春逆反期。教学中,可结合本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关键词】把握叙事节奏;透视人物内心;激发同理心;疏导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胡适《我的母亲》一文,饱含作者深情,极其质朴地叙述了母亲的生活片断,深刻地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这是一篇极好的“亲情教育”的文章,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逆反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叙事节奏,感知人物形象;透视人物内心,探寻情感世界;打开叙述的关节,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叙述重排,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

一、把握叙述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一)抓事件,明晰形象

教学时,引导学生概括出母亲的相关事件:(1)每天叫“我”早起,催“我”上学;(2)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3)“我”说了轻薄老子的话,母亲重罚“我”;(4)过年夜为大哥打发讨债的,毫无怒色;(5)忍受两个嫂子的脸色,用哭的方式化解矛盾;(6)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质问五叔的诽谤。尤其是“我”轻薄老子,母亲重罚“我”这一片段,作者不去陈述“我”害怕、担心的心理,却直接陈述责罚“我”,叙述“我”因罚而哭,害了眼疾,母亲用舌头舔病眼。叙事节奏一起一落,不断地撩拨读者的阅读心理,慈母兼严父的形象呼之欲出。教学中,我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出母亲的上述事件,使母亲的形象由点到面,逐渐鲜明。

(二)深探究,立体把握形象

《我的母亲》文章前三段概述了“我”九年的业余生活: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偶尔“出格”掷铜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以及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究竟给了我一點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作者正是用这样的方式皴染出一个文静、内敛、书生气十足的少年形象。前文概写作者的生活,叙事节奏舒缓有致,从侧面来烘托母亲对“我”的影响。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握波澜起伏的叙事节奏,体悟母亲自尊、严厉、刚毅、包容和温婉的可贵品质。

二、透视人物内心,探寻情感世界

叙事散文融入作者的思想、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外在形象,抓住彰显人物心理的细节,透视人物的内心,唤醒学生的认知,从而体悟、探寻情感世界。

(一)寻找审视细节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寻找有关描写母亲的细节,学生很快找到 “掉泪”“用舌头舔儿子的病眼”“关了房门”“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等细节,启发学生揣摩母亲的良苦用心:失去丈夫倚靠的母亲,在痛苦中自觉承担养育儿子的责任,以曾经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为标尺,把对他的爱和要求转化到儿子的身上。学生意识到在母亲长期的言传身教下,作者总是第一个到学堂,念生书;“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而“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这都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二)探寻情感世界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我渐渐明白……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因五叔的诽谤而一身正气的母亲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进入人物潜隐的情感空间,体验作者母亲委曲求全的窘态,对母亲容忍的理解、处境的体恤和爱怜,以及对母亲的敬重与感激。

三、打开叙事、组合关节,疏导叛逆心渠

“一个好的母亲胜过一所好学校”。正是有了母亲的潜移默化,作者“在十四岁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却没有离经叛道。在当今少年严重逆反的社会里,作者单独在外,不敢不会也不想出格,没有当今同龄少年的狂妄不羁、目空一切、离经叛道,母亲的影响功不可没!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进一步比附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类比,贴近作者内心的情绪。

(一)故事叙说,追体验之妙

文学欣赏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追踪体验的过程,追踪作者的心路历程的过程。文章为何写到童年生活以及母亲处理与家人的关系?其用意无非是为了告诉读者,母亲对胡适的思想和情感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针对初二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结合本文,我引导学生编排、叙说“我与母亲的故事”,启发学生体验父母的不易,疏通了学生的逆反心理,改变了学生盲目狂妄、横冲直撞、离经叛道的心境。

(二)激发同理心,重新检视生活

哲学家萨特说过:“人类一直是说故事者,他总是生活在自身与他人的故事中。他也总是透过这些故事来看一切的事物,并且以不断重复述说这些故事的方式生活下去。”可以说,故事创造一种世界观,一种人生价值。胡适的母亲身上,有着天下母亲的影子。在教学中,我通过设立问题:(1)母亲的思想对你的影响主要在哪些方面?(2)她影响你的学校生活是怎样的?(3)她影响你的朋友关系有多深刻?(4)自责是如何告诉你,你影响了家庭的快乐,影响了父母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将心比心,开启学生的新体验,重新检视生活,认识自己与父母之间不断产生“龃龉”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回迷茫中的自我,疏通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他们更能自我肯定,产生正向的自我认同。

(编辑:郭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