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林巧瑜
【摘要】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同学们阅读古代散文,在高中学生和古代优秀的诗文名作、名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中国古代名家、名作之林。
【关键词】《伶官传序》;文本解读;沟通的桥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伶官传序》出自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为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五单元自主欣赏的篇目,欲从文学鉴赏角度引导同学们阅读古代散文,希望教材能够在高中学生和古代优秀的诗文名作、名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从此文中颇能看出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我们通过它认识欧阳修,认识欧阳修的散文,认识古人的家国情怀。下面就三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学体会。
一、从“呜呼”看文章感情强烈的特点
承唐启宋的五代,是一个黑暗混乱、灾难深重的时代,文章用“呜呼”感叹开头,是深感于五代这黑暗的乱世,是深感于庄宗不能修明政治以致失败,是深感于伶官祸患以致身死国灭,而发出的深沉的感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感叹成败的原因都由于人事,由于人事不修致使招致覆亡。作者开头的感叹一直灌注到这里。最后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感叹庄宗不能修明政治,反而溺于伶人,因而失败,并以此劝诫后人。从开头到结尾一直充满着他的感叹。感叹中一方面是强调人事,因为“天命”难测难明,而“人心”“人理”可揣可测,他感叹的侧重点就落实于人事:另一方面也在于劝诫后人,希望后人从这一国一君的兴亡教训中,领悟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他怀着经世济时之诚,对此衰世深有感触,不忍不言,“不言无以惩于世”(刘熙载的《艺概》)。是深沉而强烈的感情,也是“深得畏天悯人之旨”。(刘熙载的《艺概》)。
二、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看文章结构严密的特点
欧阳修文章结构严密,富于逻辑性。开头感叹词“呜呼”后,即用“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一句是全文的主旨,也是领起全文,在一篇之中反复说明,申明“盛衰,在于人事”,可以说是“一篇之中三致志”(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世言晋王之将终也……可谓壮哉!”写庄宗接受遗命,受矢,藏矢祖庙,用兵则请其矢负而前驱,凯旋后则纳矢,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后还矢先王。庄宗确实是无忘其父之志,其作为足以让晋王含笑九泉,其志,其意气气脉灌注,盛到极致,于是大事可成。“及仇雠已灭……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对比何等强烈,仓皇出逃,士卒离散,庄宗与群臣相顾失措,断法而誓,泣下湿襟,已经和之前用兵之时不能比了,晋王有知,此时当掩面而泣了。其狼狈,其惨烈,衰到极致,父子一生事业付之流水。“一盛一衰,皆自于人”,照应前文,第二次申明文章主旨。“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一个对句又是一盛一衰,第三次申明盛衰之理,在于人事。全文以盛衰二字作为线索,最后归本于人事,结构极为严谨。
三、从“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看文章婉转含特点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一句是文章第一段的继“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后的第三句话,用庄宗的得失这一事实来论证盛衰之理,在于人事。而对庄宗之盛的叙述,可以说是通过“赐矢,受矢”这一个极为典型又极为婉转含蓄的细节来表现的。晋王赐矢,庄宗受矢,藏矢,请矢,负矢,纳矢,还矢,不管是赐,还是受,对晋王和庄宗都有特别含义,此处写来显得含蓄而不直露,和“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直接明确地表达主旨不一样。首先,以可以待引而发的矢赐予庄宗,矢是兵器,是在表达于战事解决问题,三矢就分别指向了三件事情。“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王禹偁《五代史阙文》记载为:“一矢讨刘仁恭”“一矢击契丹”“一矢灭朱温”,一矢代表一事,明白无误。其次,“矢”代表的是先王的遗志,“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于是,“赐矢”是父亲以未竟遗业授予儿子,期待儿子完成自己的事业,大有完成吾业方为吾子之意;“受矢”就是儿子接受了这一遗命,有子承父业之意。“赐矢,受矢”表达的就是最为传统的子承父业。第三,《尔雅·释言》解释为“矢,誓也,”指的是父子相约的誓言,文中借指父子相约,而且此父子相约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是晋王临终之时,以国事寄于儿子,而儿子“受而藏之于庙”就是接受了这一誓约。一“矢”字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不尽之意。
而且,“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三句话就是文章开篇第一段,即第一段就明确题旨,就明确全文行文思路。这样的文章会比学生手头上的范文强得多,这就是最好的范文。
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不重视文本解读的问题。阅读中急功近利,急于从标准答案里去解读文本,却忽视了阅读的本质,忽视了文学素养、阅读审美的培养,致使一篇文质皆美的古代散文在学生那只剩下枯燥的字词意思的背诵,学生厌倦了读古文。编者想借此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文明,想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就付诸东流。
在一篇文章中,一两个课时里,真正引导同学读一篇文章,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究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确实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文化意识,重视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那么,在高中学生和古代优秀的诗文的名作、名家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成为可能。
(编辑:马梦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