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时间:2024-05-10

朱晓飞

【摘要】经典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比较复杂而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学生系统化学习语文知识的一个起点,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典诵读的实施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让学生从小就学会诵读经典古诗文,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古诗文。然而,由于现存的一些问题,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为之努力。本文主要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古诗文诵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经典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经典诵读;实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率一直下降,在阅读时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赋予了小学语文教师较大的使命感,在小学时期是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应加强对其经典阅读的指导,诵读名家名篇和千古美文,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经典文集传承下去。十三岁以前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需要提高记忆力的开发,打好语言基础,这对于我国的经典文学诵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经典诵读是对学生基本功的磨练

在经典阅读时磨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基本功,对学生基本功是一种锻炼,例如对学生记忆力的加强。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不断提升的,记忆力使用的越频繁,提升得越快。就比如背诵诗一样,如果我们以前已经背诵了200首诗,在以后的背诵中就会越来越容易,这是因为强化记忆力使孩子的能力达到了更好的水平。经典诵读可以增加孩子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储备,在以后的学习、阅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孩子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典诵读是达到诗意生活的捷径

诵读经典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达到精神上的享受,通过经典诵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诗歌时的诗性,同时可以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21世纪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单单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经典诗文中有很多美好的元素,教师在教育和督促的同时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在美好的事物下将他们的心灵洗涤得更加柔软,变得更加具有诗心。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拥有诗心的孩子能够更加具有生活的感慨,更加具有在人生百态中将寻常景致变得更加诗情画意的能力,具有一种幸福的体验。这是经典诗文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文化的宝贵性。

二、经典诵读的方法讨论

(一)因年级而异

就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对于经典的领悟能力和诵读能力较弱,教师在教的时候要结合其具体的水平和特点,利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和诗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学生大声诵读能够在孩子的成长期促进其学习和表达的能力,使其具有更强的记忆力和精神集中的能力,并且很好的锻炼口腔功能,有助于身体的发育和成长,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教师在教学的方式上应该要更加注意学生的特点,注意灵活多变,使学生的一个喜闻乐见更加具有兴趣的方式。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能力有了一定的上升,教师可以采用先背诵、再抄写、最后进行赏析。

(二)经典诵读的方法应该因作品而异

1.反复诵读,引导兴趣

诵读可以加强对于美的感知,教师要加强引导性。多读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诗词节奏的把握,进而对诗词进行把握,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诗经》的时候往往对于内容不是很理解,但是诗文朗朗上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学生读的过程中会被韵律感所吸引,接着在读中会有所感悟,受到更多感情的熏陶,达到与古人相契合的境界。

2.情境联想,加强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学生联想的教育,学生应用想象去呈现诗词中的美好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图片等形式来进行辅助教育。例如,《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生难以马上融入到诗人的情怀中,教师通过一些夜景的图片和思念的情景的多媒体展示,学生会更加好的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3.自娱表演,增添兴趣

学生可以将一些叙述性的诗文等表演出来,加强互动,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在表演的时候可以进行巩固。例如《清明》一诗,可以邀请学生扮演“诗人”“牧童”进行对话,这样可以加强记忆和理解,同时丰富趣味。

4.联系诵读,巩固兴趣

将所学的古诗和与之相类似的内容联系起来诵读,获得整体的诗词形象。将同一题材的诗词联系起来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在诵读中加强记忆的效果。例如将写春天的诗进行对比,有孟浩然的《春晓》,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春夜喜雨》,还有韩愈的《晚春》,这些比较下来会发现不同诗人、不同情境下的春天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进行细微的比较,将诗文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三、小结

经典诵读是小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传播文化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学习和诗情画意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小枫,陈少明.经典与解释的张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吕建福.经典文化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