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宋仁才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虽然出现多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主题构成的三个方面,即从作家的立言方面、读者的发现以及尚未揭示出来而又包含在文本形象中的审美意义来进行归纳。
【关键词】《我的叔叔于勒》;主题;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关于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这篇短篇小说的主题的理解,苏教版语文教参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金钱关系”说。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第二种“同情”说。认为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这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
第三种“虚荣”说。认为小说通过几件琐细的小事揭示菲利普夫妇的那种虚荣得近似滑稽的丑态。
一部作品的主题出现几种不同的理解,这说明作品的内涵丰富。如《红楼梦》,既表现了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叛,又流露了对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的留念,对呼啦啦大厦将倾的哀挽;既表现了对真挚爱情的苦苦追求,也宣扬了色空的宿命思想。因此,对《红楼梦》主题的理解,也相应地出现了“反封建主义”“色空”“好了”的分歧。再如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也有“爱情说”“感慨说”“长恨说”“矛盾说”以及“双重主题说”等不同的理解,这显然是与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感态度以及艺术形象所传达的审美信息有关。而《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出现了三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更接近小说的意蕴呢?
笔者认为,语文教参上出现的三种说法,既对又不全对,只孤立地指出了小说意蕴的一个方面,没有全面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塑造的艺术形象。
我们从小说的内容即作家立言的本意来看。小说一共描写了三种类型的人:势利的菲利普夫妇、富有同情和怜悯之心的“我”以及作为参照性人物的于勒。从全文构思来看,小说以“我”作为全文叙事的人物,详写了“我”的父母对于勒态度的变化。由于于勒先前糟蹋钱财,除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外,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所以“我”父母就把于勒打发到美洲去。后来,当得知于勒发了些财,“我”父母就极力盼望于勒早日回来。当发现于勒还是一个穷光蛋时,就不动声色地离开了于勒。有钱就盼就赞,无钱就骂就躲。小说无疑嘲讽和批判了“我”父母的极端的势利思想。
可“我”却不同,“我”对于勒叔叔是非常同情和怜悯的。“我”在小说高潮时才出现。虽然,所占的篇幅不算多,但是,作为菲利普夫妇的对立面,作为一个艺术形象,与菲利普夫妇形象一样,饱和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为什么强调是“我”的?为什么要描写“我”眼中于勒的外貌“……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并且再三强调“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大胆地违背父母的意图,毅然决然地给了于勒10铜子的小费?这一切的一切,突出了作家所寄予的对于勒的深切同情和怜悯,对菲利普夫妇的冷酷和势利进行揭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公务员家庭,经济拮据,但“我”父母为了显阔,全家人到哲尔赛岛去旅游,不但显阔而且还显贵——吃牡蛎——想模仿高雅的吃法,但由于囊中羞涩,“我”父母只好找借口说是“怕伤胃”不吃,也不肯“我”吃,说是“惯坏了”,只许新娘、新郎吃。这里,作家又向我们读者传达了又一个审美意识:菲利普夫妇是一对爱慕虚荣的人。
至此,小说的主题已经明朗清晰起来了。应该是与艺术形象菲利普夫妇和“我”交融在一起的,饱和着作家审美情绪的一种意蕴。不应该是互不相关联的孤立的三种理解,而应是有机联系在一起。通过整合,小说的主题应该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揭露了社会下层人士的势利冷酷、爱慕虚荣的思想,寄予了作家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
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下。
第一,笔者采用了“势利说”,而不是“金钱关系说”。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贫富,阶级社会就产生了。有了贫富,人类社会就一定会有势利思想。从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来看,封建社会、奴隶社会,早就产生了势利思想,这种势利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还有不少的存在;从地域上来看,外国有,我们中国也有。今天,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不少的人,为了一点财产,结果闹得兄弟成仇、夫妻反目、婆媳大打出手、父子对簿公堂的事情不少,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我们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有许多人同样具备同情心和怜悯心,有的慷慨解囊,有的能舍生忘死,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资本主义社会有人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吧。势利尽管与金钱有很大关系,但却反映了社会下层人士的一种较普通的心理特征,而“金钱关系说”极易对文本的意蕴进行政治图解。
第二点,小说的作者虽然生在法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但却揭露了阶级社会出现的势利和爱虚荣的思想。不仅仅揭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曹雪芹生活在清朝康乾盛世,但《红楼梦》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这就使得《我的叔叔于勒》具有了反映一定时空的普遍的思想意义。从这点来看,这篇小说是不朽的世界短篇小说的经典,莫泊桑不愧是驰名世界的作家。
曾有人问列夫·托尔斯泰什么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主题,作者这样回答:“如果我想用词句来说出我原想用一部长篇小说去表现的那一切思想,那么,我就应当从头去写我已经写完的那部小说。”(《托尔斯泰书信选译》人民文学出版1957年版p231)这说明有许多文学文本思想压根儿就不是一种纯粹明净的思想,而有一种内涵丰富的审美意识。《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虽然出现多义,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主题构成的三个方面,即从作家的立言方面、读者的发现以及尚未揭示出来而又包含在文本形象中的审美意义来进行归纳。
(编辑:龙贤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