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初探

时间:2024-05-10

严春莲

【摘要】文言文在现代语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掌握好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言”“文”并重;“学”“用”并举;解构教材;整合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高中生文言文学习提出了文言文教学的双向目标,即“言”与“文”并重文言文是现代语文的基础,现代语文是文言文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二者一脉相承。文言文是“源”,现代语文是“流”,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汉语常用字的绝大多数仍以强大的生命力存活在现代汉语中。因此,学习好文言文是掌握现代语文的基础。

二、学好文言文有益于学生“为人”与“为文”

具体而言,文言文不是一个个汉字的排列,而是中国古人思想、感情、态度、价值观的积淀,是中国古人生存和生活的记录,是古人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再现,每一字都有丰富的意蕴,可以说每个字都富含生命。许多文言文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或者历史生活的生动画卷,学生从中可以了解祖国古代的社会风俗、人情风貌等。教师教好文言文,让学生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美语言文字,从中吸纳丰富、鲜活的营养,滋润现代语文教学的内容,此为高中语文老师对文言文教学价值的首要认识。

三、当前社会改革和文化背景下的学情分析

文言文语言表达形式、表现方式、词法语法等方面与学生现实语言交际之间存在隔膜。加之隐藏在古代诗文中的微言大义,增加了学生认知理解的难度,学生因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一定的疏离、排斥、拒绝的心理。现阶段的高中学生,除了课内迫不得已去学习文言文外,其他时间是很少去读的。多数学生认为是为了应付考试。正因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目标单一,急功近利,因而学习的兴趣淡薄,学习的收效也很有限。

四、功利主义下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教法僵化,程式固定:先介绍作者、时代背景,接着逐词逐句的串讲,作“内容分析”。二是目标单一,“言”“文”割裂:这是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嚼烂了喂的必然结果。教师课堂上重“教”轻“学”,使得学生面对的文本只是一串串冰冷僵死的汉字符号,没有鲜活的生活情景,没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没有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这样自然就磨灭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热情。

五、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新探索

本人力图寻求一条既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现状又可以避免文言文教学弊端的一个比较折中的策略,即在教学内容上,“言”“文”并重,在教学方法上“学”“用”并举。所谓“言”“文”并重,指的是:既重视教学必要的古汉语语言知识,也重视理解古文的思想内容与鉴赏古文的文学艺术。

六、高中文言文教学改革实施途径

怎样做到“言”“文”并重?一方面指务实的教学作风与踏实的教学策略行为以及落到实处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气氛以及学生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文言文教学的活具有求异性、个别性、创造性、趣味性等特点。如在教学“畜君”(见于《孟子·梁惠王》:“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徴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有多种解释,但与“爱意、祝福、祈祷”都难连得上。可译为:畜君有什么不对呢?“畜君”,就是热爱国君的意思。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试用这个句式写一句表白的话。学生顿时活跃了!各抒己见,兴趣盎然。由此真正做到了解构教材与整合教材的有机结合。

目前文言文教学重“学”轻“用”比较普遍,但是,是否字字落实逐字逐句串讲就是我们所说的“学”呢?先要消除这个误解。我们主张的“学”,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落实重点,忌逐字逐句串讲。教师的讲要突出三个重点(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常识),以促使学生知识类化,积累常用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

二是落实规律,忌点到为止。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以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通过比较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并归纳整理。

三是落实方法,使学生既动口又动手。动口多读,多背。多读,才能形成语感;多背,才能积累语言素材。

为什么现在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这应当跟读法有关。这也是涉及学生会“用”的问题。现在的学生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平面的读。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点线的懂是不够的。平面的读还不够,不够解决一个字的解释和用法的多种变化。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比方读《论语》,开始碰到仁字不懂,因为熟读背诵,对书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记住,对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记住,对于仁因上下文的关系而解释有变化也罢,对有仁字的词组因结构不同而用法有变化也罢,全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读。 这个立体的懂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词的具体解释;一方面是一个词作为术语时,了解术语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是要读懂文章的用意。除了读背这个传统的办法外,还要多让学生动笔翻译与摘录。同时摘抄一些保留文言文语法特点的成语以及文言文中的名言警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得有阳光。”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自己首先“钟情于文言文”。不管教材如何变、制度如何改,如果教师理念不更新,急功近利的只为考试的灰色文言教学就永远也不会产生高效。

(编辑:龙贤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