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开源引流 读写结合 打造习作方舟

时间:2024-05-10

林振江

【摘要】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靠的是多读多写,一句话,靠的是积累 (包括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对语文学习来说,“开源”就是多观察,“引流”就是多阅读,然后动手多写,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

【关键词】学生;作文水平;“开源”;“引流”;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写作文有“三偷”之说,所谓“三偷”是: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这里所说的“偷”,实际上就是仿写、借鉴、化用。鲁迅创作《狂人日记》,它的形式和题目,都是“偷”自果戈理的作品。名家大作尚且如此,急需提高作文水平的中学生,为何不可“偷”其所阅读的范文来进行写作呢?那么怎么“偷”呢?我觉得,要提高写作水平,就应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应该把观察生活和阅读书籍结合起来,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读和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在学生的习作教学中,必须要读写结合,进行长期的积累、反复的历练,把生活与习作结合起来,打通写作的规律,打造习作方舟。对语文学习来说,“开源”就是多观察,“引流”就是多阅读,然后动手多写,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下面,笔者想谈一谈让学生从阅读范文中训练学生语言积累和仿写习作、以读导写的一些心得和反思体会。

一、实践体会

(一)让学生做好习作仿写前的准备

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过

程,通过一天天的语言材料的积累,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储备,厚积薄发。这种“读写结合”是潜移默化的,如何把写作文这“苦差事”变成“乐事”呢?我认为除了学习范文,还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要写好文章,必须注意观察生活。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除了校园生活外,也可观察校外,外面生活很精彩,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大自然,拥抱自然,在观察时要注意写好观察笔记,及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下来,以便积累写作的材料。这样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有了这种好习惯,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话可说了。观察的目的其实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也是为学生做好习作仿写前的准备,而仿写范文进行习作,是学生习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因人而异,注重差异,循序渐进

由于课文具有较高的品位,与学生的习作距离较大。再加上是名家的作品,其差距就更大了。指导学生从课文中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角度或比较适合于迁移的局部去进行模仿,就安排学生一些小练笔。有的是模仿课文的段式写的,比如学习了《故都的秋》一文,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闲话秋凉”“秋果胜景”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客观景物(故都的秋)与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我带学生参观中山公园菊花展后,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第三、四段中的“秋花图”“秋槐图”的写法去描写。高二(10)班陈若晞同学是这样写的:

走进公园,眼前全是菊花,明艳的色彩伴随潺潺的流水,一幅完美的秋菊图。水波涟漪,伴着菊花风中摇曳,仿佛花之隐者在林中穿行,淡淡清香扑入鼻中。往前面走,看见一座“茅屋”,让人想起陶渊明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闲逸,“悠然见南山”是一份恬适的自在。看着成片的菊花簇拥于茅屋旁,那种恬然自得的心情才真正的感受到。

又如高二(9)班翁丽晶同学参观完菊花展之后,她在周记中是这样写的:

沿着小路继续看,便可看见一座“茅屋”,“茅屋”墙上挂着几张画,周围摆着各色各样的菊花。每盆花都标着自己的品种和产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种名字叫碧云照月,它的每一朵花就像一个球一样,黄色的花絮也很清晰,就像是一张小嘴一丝一丝吐出来一样,它的妖娆,不仅得到我的赞同,而且还得到蜜蜂的认可,只见一只蜜蜂停在花上尽情地吸吮着。突然吹着一阵凉风,一股菊香扑鼻,这是一种幽香,一股淡淡的清香。

这两位学生能开放五官,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把观察到的情形写出来,并且加以联想谈自己的心理感受,采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描写所见所闻、所感,将课文所读的书的描写方法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进行模仿习作。

二、反思体会

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我这样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我觉得教学生写作有一个从扶着走到放手独立走路的过程,让学生仿作就是扶他们走路。在扶着走的时候,老师要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前进。这正如孩子学走路,妈妈用根带子兜在孩子腰部,妈妈在后拽着,慢慢地走。再经过一段时间,妈妈就拉着他的手,扶着他的胳臂走,慢慢地孩子就会自己走路了。仿写对于学生学写文章是完全必要的。

当然,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靠的是多读多写,一句话,靠的是积累 (包括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读对写的重要作用,但不要忘了其中“熟读”“读破”“三百”“万卷”的含义。多读能拓宽眼界,开阔思路,增强思维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写作就会有条理。同时,大量的阅读可以熟悉各种表达技巧,并融会贯通,然后才“结合”到自己的作文中,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这种“读写结合”是隐性的结合,是长远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结合”;这种隐性的“长结合”才是最重要的。总之,开源引流,读写两者结合就是传统经验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语文学习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大家总结弘扬。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