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吕彭 丰智
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效率,锻炼思维迁移能力;体味文学作品中“归去”主题的传承;借助古人与今人对于“归去”的选择与思考,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三篇文本“归去之因”的概括;《我心归去》中作者在法国生活状态的体悟。
教学难点:三篇文本“归去之处”的同与异;《我心归去》中故乡的抽象意义。
一、课堂导入
师:很高兴今天能跟咱班同学一起完成这样一节课。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同学,更应该是“师弟师妹”,这是一次“回家”之旅。回归,归去,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同学们,古往今来,“归去”一直是诸多文学作品青睐的内容。如,《诗经》中“之子于归”的嫁娶、《楚辞》中“魂归来兮”的呼唤,人们一直在寻找着这样一个地方,让自己的身与心都能有所安放。那么古人所找到的归去之所,究竟是哪里?今人又需要做出怎样的选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文本。
二、古人的归去
(一)归去之因
出示文本《归园田居》(其一)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学生齐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潜·《归园田居》(其一)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师:大家读完了两首诗,其实很明显能体会到二位作者都选择了“归去”。一位是“守拙归园田”,另一位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然而人们做一个选择总要有一些原因,选择的结果也总会给我们方向上的指导,我们来看看,二位作者是在怎样的心境或处境下选择了归去。我们回到文本,在这两句之前的位置,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作者此刻的心境或处境?
师:以第一首陶潜的《归园田居》为例。这位同学,我看到你画出了一个句子,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生: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觉得他应该是在世俗中、社会中,他的心情应该是……因为他说到了一个“误落”嘛,我觉得他的心情应该不是很喜欢当时的生活。
师:哪个词最能体现?
生:误落。
师:大家把“误”这个字圈上。还有吗?
生:暂时没有了。
师:对于这句话,其他同学有没有什么想补充的呢?
生:“误落”我认为,出仕做官是我做错了。他说一去三十年,是因为他觉得这些时间都浪费了,浪费在官场里,所以他十分着急想返自然,过上自己本来喜欢的生活。
师:返自然是诗歌最后一句,我要回到自然当中去。这里他提到一个三十年的问题,有一个细节要跟大家说一下,其实他在官场生活十三年,但这里却说三十年。他可能记错了,更多的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度日如年的状态,煎熬。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当中的落、网,这是这句话中的谓语和宾语,哪位同学想聊聊这个细节?
生:我觉得这里写出了他一种被束缚住、缠住的感觉。
师:从词义的角度,网的作用是捕猎的,捕什么?下一句话就告诉你了,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我就仿佛一个被网住的猎物一样,被囚禁着。囚禁着我的身体,更囚禁着我的内心。大家再想想落这个词语……
生:这就好比鸟在天上飞,然后掉下来的感觉。一种失落,就是……
师:鸟在天上飞是什么感觉?
生:自由的,然后被束缚住了。下落的过程也非常痛苦。
师:而且这样的下落想停止也不能做到。失控而又迫不得已。
师: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似乎给我们勾勒出陶渊明选择归去前的心境:我的内心被囚禁住了。那么苏轼的《定风波》又是怎样的处境和心境呢?
生:乌台诗案,他写的诗里没有驳斥新政的意思,但是有些人抓住这里的某些细节,诬告他反对新政。
师:于是他就被流放到黄州,这也是此诗的背景,那么在这首诗的文本当中,我们来找一找他经历了什么?
生:文中是途中遇雨,雨具先去。就是下雨了自己還没有雨具。当时虽然很冷,但他自己心里也无风雨也无晴,说明他内心很泰然。
师:虽然他经历了一场大雨,当然这里的雨除了身上的雨,也有可能暗指刚刚那位同学说的仕途上的风雨,“我”依然能安然自若。
师:二位作者经历的事情共同点都是波折,或是内心上的束缚,或是事业上的不顺,于是他们选择了归去。那我们来看看,在选择归去后,曾经的波折,又有哪些改变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归去之后,二位作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有哪些变化。(小组讨论)
(二)归去之果
生:第一首诗(陶诗)的后半部分,可以说是有山有水有树林,找到了一个让自己安心立命的地方,也是最一开始“我”就很喜欢的地方,也就是田园生活;再加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可能是迫于无奈“我”选择了官场,但后来“我”找到了内心最开始的地方,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回归,不如说他找到了一种自己最舒服的方式。
师:田园生活,这是一个归去的地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最舒服的方式,让他进入了一种境界……
生:升华,不,回归本真,返璞归真。
师:那我们从文本中找一找,哪些句子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他这样的心境?
生:返自然、余闲。
师:返自然可以说是他的生活境界,那么余闲则更加直接地表现了他的内心。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生:庭院里没有灰尘等杂乱的东西,空空的屋子里,“我”还很闲。可以有做别的事情的时间。
师:没错,这样,“我”就有了一种安逸闲适的感觉,请坐。从表面来看,户庭和虚室都是诗人居住的具体的房屋院落,而实际上,虚室这个词语有着更深的意义。庄子说:“虚室生白。”庄子觉得,杂念丛生之心,谓之有蓬之心,那么虚室,就应该是一种……无杂念的心。而生白,白的特点是……干净纯粹,那么这样的心可以让我有一种最质朴的境界。陶渊明也正是找到了自己这颗本真无杂念的心,让这颗心也不再被曾经官场上的一切拘束。可以说,陶淵明选择归去了“自然”,而这种“自然”,让他的内心宁静,有了一个真正的精神家园。(板书:自然即吾乡)
师:如果说陶渊明找到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返璞归真,那么苏轼他找没找到这样的状态?
生:我觉得他想表达一种刮风吹不动的感觉,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状态。简而言之,无所谓。对世俗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得到也好,得不到也罢,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很有价值了。
师: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的生活他想不想要?(有学生说不想要,有学生说想要。)有同学说不想要,是因为想出官入世一展抱负,当然不喜欢无端被贬的生活;但从文本中看,他对于现在的生活抱有什么态度?
生:我觉得他是喜欢现在的生活,因为“竹杖芒鞋”嘛,应该是一种很朴素的生活状态,而“马”往往说的是当官,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在他的心里,现在这种生活是好过官场的。
师:这位同学没有把“竹杖芒鞋”定义为隐士,这很好,因为农民下地干活时也可能是这样的打扮;而“马”与其说是做官,不如说是一种忙忙碌碌行色匆匆在世上打拼的生活方式。“轻胜马”,从字面上看,刚刚走过雨中泥泞的路,甚至是粘着一地落叶的“萧瑟处”,穿着芒鞋拄着竹杖,明明是不如骑马走着方便;可他却觉得轻,是身轻吗?是心轻。那么现在这种闲适的生活,我也可以很喜欢它,它也可以让我心安。
师:那么就大家对苏轼的了解,可以让苏轼喜欢、心安的生活有哪些呢?
生:东坡肉……
师:不错,东坡先生在美食开发方面可算是文人中的翘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东坡肘子、东坡肉,还有让他想要就地定居的岭南荔枝,还有其他的佳肴。我们来看。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苏轼《初到黄州》
这是他刚到黄州写下的诗句。第一次看,我会觉得,鱼美、笋香,苏轼这个吃货!结合个人经历再读我会觉得,不见得所有人在遭遇这么大的波折,无端被贬后还能“知”鱼美,“觉”笋香了,我们可能食不知味,辗转反侧。而苏轼却能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
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清暑笔淡·东坡海南食蚝》
这是他被流放到当时及其穷荒贫瘠的海南时写的:别让他们知道,要不该来跟我抢生蚝咯!很可爱的一个老人家,但是能到达这个境界的确不容易,你能看开自己生命中的起起伏伏,还能不为之所动,去欣赏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小美好,不容易。
然而如果仅仅是解读到这里,我们似乎会觉得,苏轼爱的生活就是吃喝玩乐,他似乎成了个享乐主义者,实则不然,他还在做很多实事。
收葬暴骨,助修两桥,施药造屋,务散此物,以消尘障。今则索然,仅存朝暮,渐觉此身轻安矣。
——《与南华辩老九首》之九
整体来看,他修筑了当地的卫生防疫站,消除了当地的传染病疫情。而当他觉得自己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他有了这样的感觉:“今则索然,仅存朝暮,渐觉此身轻安矣。”我们想到刚才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了吧!也就是说,苏轼其实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自己当前的现实生活上,我来到黄州,我离不开黄州,我既然没办法回到过去,也没办法像陶渊明一样回到家乡的田园,那么我就在身边打造出一个新的家园。如果说陶渊明将自然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我们可以说苏轼将现实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板书:现实即吾乡。)
师:古人们面对自己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会有着这样的考量。在思考过后,他们会做一个决定,归去。那么今人,社会活动更加丰富,见到的世面遇到的情况也更多了,困惑会变多,那么今人又面临什么问题,又该怎样处理呢?我们来看下一篇文章:韩少功先生的《我心归去》。
三、今人的归去
(一)归去之因
师:大家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这篇文章,并思考一个问题:韩少功先生在法国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我们试着概括一下。(学生默读,预计结束时老师范读前三段——韩少功在法国的生活状态。)
师:文章的前三段集中描写了韩少功先生在法国出差。之后等待回国的这样一段经历。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我们该如何概括呢?哪些语句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
生:我觉得他的生活状态是萎靡消极,令人崩溃的。因为他说电视广播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他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他还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
师:咱们顺着这位同学的速度找一找相关词语。他找的第一个地方是关于法语的问题。你来给大家读一下这句话。
生:“电视广播和新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监狱中,无所遁逃。”
师:大家看,在这里,对于法语这个词语一个手法:反复。全是法语法语法语。这样的重复有什么好处?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
生:被法语包围,内心是崩溃的。
师:如果周围是中文中文中文,哪怕是英文英文英文也好;而这里却是我听不懂的法语,这样就会产生一种……陌生感。那么我是谁?我该怎么办?陌生的环境下我该如何自处,这就成了他当前最严峻的问题。
师:这位同学又找到了第二方面是“不知道”,我們来看一下,第一处是拿起电话,不知道打向哪里,第二处是拿着钥匙出门后不知道走向何方。往后还有一句,不知道该做什么。具体说说?
生:我觉得他在巴黎的生活没有目标。感觉到自己被孤立了,打电话不知道打给谁,没有人可交谈。
师:打电话这个行为就是在寻找交流。“我”不开心,“我”想找人倾诉,可是没有人。
生:第二处是打开门,不知道要去何方,我觉得他是没有什么事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师:开门走向门外这个行为似乎就可以看作是我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将会面对什么?又该如何去面对这一切呢?
生:第三处落实在生活的每一分钟,每一刻钟,就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空虚的。
师:完全放空,完全空虚的一个人,迷失掉了。其实还有一处在生活中也可能会经历到。
生:我觉得是第一段,两层楼六间房子四个厕所全属于我。如果是我们直接面对他的话,可能会觉得很新奇,毕竟有钱,但是时间久了就会觉得很冷清,甚至觉得害怕。
师:偌大的房子让我觉得冷,这可不是虚室有余闲,而会产生恐惧。我该怎样继续存在着?
师:还有一处可能要调动你的生活体验,当然这个例子可能不是很好。当你在卫生间里忘了带手机,你可能恨不得把洗发水的说明配料表都背下来——有一个细节,第六或六十次研究。我什么时候会研究吊灯?我躺在床上无所事事看着天花板,无聊到对吊灯研究六次,甚至六十次。韩少功先生此时身在异乡,虽然是一种积极主动地走出去的方式。但是我们说的孤独、空虚、寂寞、冷清,可能都是浅层的痛苦;更多、更深的是当他面临陌生环境的时候,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审视出现的迷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韩少功先生选择了回故乡。在经过了对异乡和故乡的一番对比、比较之后。他在文章的后三段很冷静地提到了他为什么决定回去家乡。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文章的倒数第三段,随着这位同学的语言思考一个问题:韩少功先生在法国最为难过、内心最为困顿的状态,故乡能否解决。
(二)归去之果
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韩少功《我心归去》(节选)
师:没有交流对象,“我”被周围人给排斥,或者说“我”是被自己的陌生感给排斥掉了。大家将目光聚焦到这句话上。“已经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在这里“我”找到了一个能够解答“我”疑惑的地方,能够让“我”明确自己定位的地方。故乡那里是曾经的自己。韩少功先生在另外的一篇文章当中也提到了类似的观点,我们来看一下。
我们无须夸张故乡的意义,无须对文化的地域性积累过分地固定。我们在不可逆的时间里远行,正在卷入越来越范围广阔的文化融汇,但我们无论走出多么远,故乡也在我们血液里悄悄潜流,直到有一天突然涌上我们的心头,使我们忍不住回头眺望。回望故乡,是每一个人自我辨认的需要,也是远行的证明。
——韩少功《远行者的回望》
师: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故乡是能给我们解决这样的问题。那么又有一个新的问题,难道当我们走出故乡遇到了挫折,遇到了痛苦,遇到了困惑时,就一定要我想家回家吗? 迫于时间和空间的条件束缚。我们可能不能随时随地都能回到最初。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又该怎样处理呢?这位同学请给大家读一下文章最后一段。
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韩少功《我心归去》(节选)
师:这段文字中表现出韩少功先生对故乡这个词语的理解,似乎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故乡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出生地。而这里韩少功先生给了一个新的命题。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和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出生地只是一个地方,它只是一个地理因素,那么故乡比出生地多了些什么呢?
生:有情感有情懷。
师:故乡承载着我们的劳动,我们的奉献,我们的青春,像刚才说的,它是我们自己的写照。那这样来看,除了小的时候的故乡,其实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只要你在那个地方。有所付出,把你的劳动,把你的青春,把你的年华,把你的一切生命力都放在了那里。它都可以是你的故乡。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或者多处。从这个概念上来看,我们寻找故乡,不是非得回到故乡这个地方。而是可以……把故乡带到身边。哪怕是身在异邦,我也可以找到故乡的感觉。承载我们生命历程的地方就是故乡。这里说把故乡作为自己的精神园地,那么故乡我们应该加上引号。(板书:“故乡”即吾乡。)
师:无论是谁,从古代人。从陶渊明到苏轼经历不同,但他们最后的选择却大体相似。而当现代人走得更远的时候,最终的结果也是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缘何归去?源自心乱;归去哪里?归去心安。
四、探究意义
师:其实谁都在寻求心安,我也在寻求心安。跟大家分享一个我找工作的经历。我的班主任曾经也告诉过我,当年她找工作的时候,十分困难,甚至有的时候那种痛苦、那种难过不时地涌上心头,那种迷惘、那种不知所措,让你走在十字街头的时候恨不得就站在当中,突然停下,大不了一了百了。我当时也在经历着这样的事情,我到底该何去何从?我到底该把什么地方作为我人生下一个阶段。我内心很惶恐,很慌乱。我想了想,不行,这个状态绝对不能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纠结于这种难过的精神状态中,毫无意义,我需要平静下来解决真正的问题。大家看一下这张照片(出示照片)。这是在我内心很苦闷的情况下,我去了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的路边坐了坐,然后往那边看,那边是夕阳。
…………
师:我背后就是咱们学校的后门。那是一段很难过的经历。想起我当年在122念高中的时怎样一步步努力,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那接下来我应该怎么做,我要有平静的心态,才能稳扎稳打地去面对接下来的一切困难。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你生活居住的每一个地方,都会成为让你内心平静的归去之处,工作之后如果遇到困顿、瓶颈或者是重压,我也时常会想回到我的大学,去寻找那份内心的平和。
师:如果说陶渊明给了我们一个可以随时回去的精神家园,那是他最初的热爱;那么苏轼就在回不去的情况下告诉你:没关系,看好现实,坚定地走下去;而如今当我们面对着更广远的世界,用脚步丈量了更多的土地,我们会面临更加难以解决的新问题,韩少功先生告诉你:也没关系,试着把全天下、把你步履所到之处都变成让你自己心安的故乡。这是古往今来的文学母题的传统,也是我们当今研究归去主题的意义所在。大家也是,再过一年半,各位就要进入大学。很多同学就要离开这片土地,面临着新的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甚至新的价值观,甚至是中西方国内外不同的意识形态。在那种情况下你又该如何自处、何去何从呢?我想听完这节课,你们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教学反思:
之前看过一篇论文,文章提到,串联起群文的原则主要有这样四种:以“主题”为线索,深层挖掘文章内涵;以“题材”为线索,拓展阅读视野;以“考点”为线索,夯实学生的基础;以“作者”为线索,知人论世,培养学生人文情怀。通过回顾比较熟悉的文本,我想到的有登高主题(杜甫的《登高》、辛弃疾的《水龙吟》——“登高”中的孤独意识)、赤壁主题(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归去主题(《归园田居》组诗、《饮酒》组诗、《归去来兮辞》《采薇》《定风波》,甚至想到了《春江花月夜》《十五从军征》《渡汉江》),曾和一位大学同学交流,还想了一个悯农诗主题(《悯农》《山中寡妇》《观刈麦》),综合了自己的性格、风格之后选择了归去主题。
就我个人感觉,群文阅读更像是一种阅读方式,如果说那种与考试相关的能力目标,我觉得更适合“群题解读”,所以我更想在其中放入更多的人生体验,用设计的问题来引导他们逐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
当然,由于阅读篇章的增加,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相配合,必定是一种粗读、略读的阅读方式,而我总觉得,文本精读应该是我们阅读课的根本,如果只是为了一个我想讲的结果而将一篇文本简单处理,生拉硬拽推理出一个结论,那样对学生来说,无异于讲了一道不咸不淡的考试题,对文本来说,也是一种浪费。而一节公开课时间有限,我只好从他们比较熟悉的文本中选取篇幅比较短的《归园田居》和《定风波》,而这样又只是比较阅读,并没能体现出“主题”意识,于是我在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找到了《我心归去》这篇文章,力求讲出“归去”这一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源流与传承。而这样的课,形式上是群文阅读,内核是探究。形式上旨在让学生阅读容量变多,内容上则希望基于学生对文本准确理解打通他们的思路,树立由此及彼的迁移能力,联合多篇文本树立对母题的理解。但实际上,我还没能真正利用好这三篇文本,那种打通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也是自己能力有限,不能举重若轻,接下来我会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提一下,我觉得最初上报的课题有些大,我的课堂里没能体现出外国文学的“归去”主题,其实有很多类似的文本,印象中尤以拉美文学为主。这也反映出了自己的问题,读书还是太少,在做题的同时荒废了阅读。我觉得我还是要多读书,无论现阶段的高考试卷中有没有。
在课的内容设计上,一开始也陷入了误区,我将《定风波》作为重点,用《归园田居》和我心归去印证、解读了定风波的归去。一方面是个人对苏东坡的莫名喜欢,一方面是还没有走出之前设计的框架,最后做成了苏轼的豁达境界探究,换汤不换药地跑题了。最后我还是将三篇文本放在同一个层级上,力求探究出归去的实质与内涵。
而在课堂表现上,还有很多准备的资料和细节并没来得及讲,像苏轼是模仿陶渊明追求田园之乐,山头斜照与回首向来萧瑟处的对比,吟啸、徐行的细节描写都没有提到,但好在不影响对“归去”的理解;课堂的最后,总结陈词的时候,如果能站在文学历史源流的角度上把这个传统明确地、完整地阐述出来,或许学生对这节课的意义能体会得更好一些。
(本文系教育部“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FHB160578。)
编辑/李莉E-mail:1183916794@qq.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