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郑红霞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是语文卷中容易出新的题目,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作为高考试题的“试验田”,年年都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近年来这个板块成为高考语文改革的风向标,因此,认真研究语言运用类试题可以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思路和发展动向,为今后的教学确定总的思维方向。纵观近几年的新课标Ⅱ卷语言运用题,可以发现语言运用题考查点日趋成熟稳定,成语、病句、篇章衔接和连贯题一直是命题的重点。但稳定之中也不乏变化。创新试题设计是实现考试内容改革的必要手段。稳中有变、守正创新是高考试题追求的目标。近几年图表、图文转换题为考查阅读和表达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通道。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程标准全国卷Ⅱ)语言运用——图文转换试题原题如下:
17.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解读此题时,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 看清图片的标题,准确把握图片的主题;2. 捕捉图片信息要素,要弄清图画中人或物整合形成的特定情景,体察作者所要传达的主题思想及态度与价值观;3. 透过现象挖掘图片所蕴含的道理或规律;4. 依据题干要求,规范答题。
我们将图像与标题契合,把“联合”“力量”与图像中“鸽子”(象征和平)、组成鸽子的“多面旗子”(象征联合)和鸽子口中的植物橄榄枝联系起来去分析,可以得出构图要素:“联合我们的力量”展示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鸽子是由多国旗帜组合而成的。这样构图的寓意:联合多国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此外,还能在作答的过程中,感受到该图暗合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背景。该题指向明确: 一是图形的构成;二是这样构图的寓意。这道考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要求图文转换,又要求考生联想;既要准确把握图形的创意,又有字数限定。跟以往的图文转换题相比,它一题多考,既考查了考生的形象思维,又考查了考生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面,又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施行,高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
2008年山东卷第18题:下面这幅摄影作品展现的是刘璇在自由体操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请从比喻、比拟、排比、对偶中任选两种修辞方法,对画面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 字。
2008年福建卷第16题:今年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就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可能引发的后果发出预警。阅读下面图表,请你就我国粮食问题写一条宣传标语(16字以内)。
2008年北京卷第21题:公元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举世震惊。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请为下面一幅图片配写几句话,抒写你的真挚感情。要求:紧扣画面,鲜明生动,连贯顺畅,不超过45个字。
2008年重庆卷第18题: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孵蛋图配上一段文字。要求:(1)能够揭示漫画的寓意;(2)句式整齐,有讽刺意味;(3)20~40字。
2008年广东卷第23题:下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
2009年全国卷Ⅰ第19题: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7题: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17题: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由上述试题可见图文转换题考查题型多样:图表文字转换题、徽标文字转换题、漫画文字转换题、图画文字转换题等。图文选材丰富:照片、统计图、统计表、绘画、漫画、剪纸画、徽标、书法、活动策划图等。“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涉及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生动、连贯、得体,以及修辞、表达方式等诸多考点,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它一般置于第Ⅱ卷的第五大题中,分值一般为4至6分。继2008年高考,北京卷、重庆卷、福建卷、广东卷、山东卷同时出现了这一题型之后,2014年大纲卷,新课标卷Ⅰ与Ⅱ,江苏、辽宁、四川、广东、湖北、山东等多地考卷又同时出现了这一题型。新课标卷Ⅱ自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出现此类题型,由此可以看出命题者对图文转换题的青睐。在已经进入大数据、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今天,文字之外,从图片、表格、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成了阅读“新常态”。估计今后考卷仍会将其发扬光大,考查的图标取材将会更加丰富。考查内容更加紧贴时代,紧贴高中生的现实生活,考查形式也会更加灵活多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对语言运用题足够重视,在加强现有题型训练的同时,还要考虑“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语言现象特别是那些现实生活中常见常用但近年来还没有考到的语言现象,这样考生不仅仅会在不断发展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理解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作者系黑龙江省农垦教师进修学院高中语文教研员,从事高中语文教研之前,一直在一线担任高考语文把关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注重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语文成绩,所教学生的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