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东犬西吠”注解的质疑

时间:2024-05-10

朱永芳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课文《项脊轩志》(P96)对“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句中的“东犬西吠”,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对着西家叫”。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

从文意来看,这种解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一段是紧承过渡段(第2段)而来,“多可喜”承上(第1段),“亦多可悲”启下(第3段)。这一段是重点写悲的,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然余居于此……亦多可悲”。

作者写“悲”,从“诸父异爨”——分家写起。正由于分家,因而“墙往往而是”,导致了庭院由一个整体分成了若干小块,这就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一个大家庭的零落衰败、分崩离析。“东犬西吠”正是这个大家庭分裂后必然出现的一个现象——叔伯们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细节描写,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对大家庭瓦解、败落的无限伤感。如果按照注释来理解,“东”是“犬”的定语,意思是“东家的”,“西”作“吠”的状语,是指“对着西家”,整个句子解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对着西家叫” 似乎顺理成章。既然如此,那么西家的狗(听到东家的声音) 难道就那么“老实”,那样“友好”,不对着东家叫了吗?不要忘了古谚所揭示的“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生活常理。很明显,这个注释的解释不合生活逻辑。这个注释过于机械了,太拘泥于字面意思了。“东犬西吠”应当从“互文见义”的角度来理解。

所谓互文(互辞)即“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也就是说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得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它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的修辞手法。它的结构特征是互省,“文省而意存”。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它的语义特征是互补,“互文相足”(钱钟书语)。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意思是:“(木兰)向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云一样的秀发,把花黄帖在脸上。”也就是说“理”和“贴”这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所以对这类句子,我们理解时应注意瞻前顾后,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再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和“汉”就是互相补充的关系。我国在秦、汉时代就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塞。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主人”和“客”构成互文。我们不能机械理解为“主人下了马,客人在船上”,而应当理解为“主人(客人)下了马,(主人)客人在船”。

同理,“东犬西吠”亦属此类,需要前后补充而“见义”——前半部分只讲“犬”,动作义由后半句的“吠”补出;后半部分只讲“吠”,主语义由前半句的“犬”补出。也就是说“东犬西吠”即“东犬(吠)西(犬)吠”的省略形式而已。前面说过,这句话是大家庭分裂后所出现的犬声相闻而不相往来的真实记录。不言伤感而感伤寓于其中。因此,无论是从文意的方面来理解,还是从修辞的角度来考虑,准确的解释应当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家的狗也对着东家叫。即犬声相闻之意。看来对于古诗文中的这类互文句,我们阅读与理解时万万不可忽视。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平潮高级中学)

编辑/李莉

E-mail:lili79928@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