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程亚男
小学生在作文内容中时常呈现的是想象中或者是构思出的内容,缺少亲身实践的经历,缺少深入思考的过程。当学生根据凭空想象完成习作后,文字缺乏真情实感,读起来也会味同嚼蜡。因此,语文教师只有开展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感悟探究生活、积累丰富经验的机会,才能够让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实质性的转变。因此,笔者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劳动意识的培养,创设劳动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劳动的情况下写出情感真实、内容丰富的习作。
观察能力的训练主要集中在小学第二学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部分在教学目标中对写作的方式与写作的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要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将这种能力体现在表达上。统编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教学核心内容是强调学生通过有效的方式观察周围事物,并且能够将自己观察的结果通过习作的形式进行表现。
而同学段,《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让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磨炼意志,进而全面提升劳动核心素养。因此,笔者将习作单元与劳动主题相融合,并与“发现劳动程序、劳动技巧或劳动工具使用方法,初步感受劳动者的能力、精神或品质”这一学习任务相结合,借助劳动任务开展《我们眼中的劳动世界》习作教学。
结合单元作文目标将《我们眼中的劳动世界》的作文目标确定如下:
1.描写观察到的劳动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或劳动场景。
2.用看、摸、听、闻等方法进行细致观察。
3.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情或想象写清楚。
为帮助学生实现习作目标,笔者通过设置系列劳动观察任务,统筹规划帮助学生避免了观察的盲目性。
1.借助任务单记录。
劳动工具在生活中极为常见,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越是熟悉的物体,越是缺乏观察,于是笔者选择了家务劳动工具——扫帚为观察对象,并为学生提供观察任务单支架。
通过任务单在实际观察中运用,由此学生能够发现多种感官在观察中的作用。
2.交流学生例文《扫帚》,聚焦“写清楚”。
在亲土种植的“土壤改良、减量增效、品质提升、综合服务”等一系列措施的背后,是“亲土1号”系列产品和相关技术的大力支撑。
出示习作例文片段:教室里有一把扫帚。它的手柄是绿色的,支撑杆是绿色的,扫帚头支架是绿色的,扫帚头也是绿色的。扫帚像是一个穿着绿衣裳的身材苗条的女孩,当有人挥动它时,它便开始跳舞了……
(1)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扫帚外形写清楚的?
(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扫帚的形状、颜色)
3.迁移写法,自主观察。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常用常见的劳动工具,比如拖把、抹布、清洁球、锄头、铁锨、锤子等。在分享《好用的抹布》观察记录单的环节中,学生依据观察汇总表说发现,感受作者观察的用心: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摸。
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生活,劳动就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所以第二个习作任务便是观察一个劳动场景,写下观察片段或观察日记。让学生写自己观察到的劳动场面,距离大家最近的就是家人的家务劳动。以学生观察妈妈炒菜为例:
1.借助任务单记录。
2.评析学生例文,聚焦“连续动作”。
出示习作例文片段:妈妈系上围裙,先将洗好的锅放在燃气灶上。打开火,在锅里倒上油。等到油起泡变热便放入切好的葱花、姜,炒出香味,接着,倒入切好的土豆丝,然后开始翻炒起来。大约炒一分钟,倒入适量的盐、酱油、香醋继续翻炒,等土豆丝逐渐变软,再放入少许葱花、香菜,这样一盘美味的醋熘土豆丝就出锅了。(刘德凯)
自主阅读后,启发学生思考:小作者是怎么把妈妈炒菜的场景写清楚的?
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小作者将妈妈炒菜时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通过“系、放、倒、翻炒”等系列动作,以及“先、接着、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让我们眼前浮现出一个鲜活的劳动场景、一位经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
3.巧用多媒体,再现劳动场景。
劳动工具的观察以静态描写为主,劳动场景则侧重于动态描写。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帮助他们打开写作的思路,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让观察变得有趣,还能在观察“连续动作”时帮助学生清晰准确地进行记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如在写到“教室大扫除”场景时,教师可将提前录制好的擦黑板、擦桌子等动画视频,通过暂停、截图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擦黑板和擦桌子时的一系列动作,让他们懂得观察要细致。
我们应注重学生习作后的自主修改与分享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完成一篇作文,需要经历“写成初稿——自主修改——引导评改——交流互改”这样一个学习过程。
在评赏教学环节中,教师出示学生习作《我爱劳动》片段,带领学生依据清单围绕“写清楚”进行修改,引导学生评价:文中如何写使用扫帚扫垃圾的?如何写擦黑板的?是否写出了劳动感受?……
学生根据《我爱故乡的杨梅》片段中“圆圆的”“和……一样大”等,发现用词的准确性和合适的修辞可以把扫帚等劳动工具的外形写清楚。学生修改后,小组内进行分享交流。一名学生读完,其他学生依据评价单评一评;小组合作互改;学生晒“二次习作”,总结写法。
正是劳动让学生有了写作的灵感,因为拥有了写作的灵感,便赋予了写作内容深刻的内涵。于是,笔者创设了“校园百事新闻——我们眼中的劳动世界”这一教学情境,让学生留心观察并进行专题写作。当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并参与“我们眼中的劳动世界”专题写作后,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集中讲解或在校园广播站、校园宣传栏及班级习作墙上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热情,使他们将自己的劳动经历进行书写,也提高学科素养,受到了良好的劳动教育。
综上所述,将劳动教育与习作教学相融合,必须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有效的学习任务,合适的评价激励,逐步推进教学,丰富学生体验,深化学生认知。让劳动教育从表层化向细节化延伸,让学生能够在劳动中有付出,有收获,有感悟,进而形成积极的劳动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且能够将在劳动中的所观、所感、所悟有效地融合到习作中来,让习作内容变得细腻、真实且赋有丰富的情感,最终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