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聂 闻
钱学森先生曾在晚年发出这样的提问:“中国教育为什么总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钱先生提到的人才,特指科学人才。是啊,我们中国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将祖宗曾经的辉煌挂在嘴上或拿出来炫耀,对后辈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荣耀的事;相反,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同是神州大地养育出来的中华儿女,为何就有了今昔之别?这样讲,并非是指当今中国没有人才,而是说我们曾经为人类奉献了那么多辉煌文明的中国,为何如今缺少引领世界的、超级的人才?
人才匮乏,应该是人才培养出了问题,而不是中国人本身出了问题。这就不得不涉及如何培养人才这一问题。
在人才培养上,首先要培养人的思考精神(有人称之为“怀疑精神”),其次在探究过程中给予人研究的方法,在前两者基础上,教人学会科学论证,从而产生知识。能形成思想、创造知识的人,才算得是超级人才。
综观当下的教育,无论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还是高校的专业教育,我们进行的都是知识教育,对“思考精神”“探究方法”“逻辑论证”这些形成思想、产生知识的根源性质的上游内容,鲜有涉及,我们将所有精力与心血用在了末端的下游环节,在知识的海洋里死缠烂打,不迷失方向就已很难,想在思想的高度上培养出高屋建瓴的超级人才,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若论博学与多知,没人能敌过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在未来世界里,一个人若需有知识,体内植入一枚小小的芯片也许就能解决知识问题,但这显然并非人类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并非人才的核心所在。无论是“思考”“探究”,还是“论证”,都是一种积极思维,积极思维才可能形成创造;而消化、吸收业已形成的创造,是一种消极思维,会形成思维的惰性。在惰性思维里,人习惯于从现有知识库中寻求答案,习惯于直接拿来使用,而很少去思考、探究、论证这些知识产生的源头与过程,丝毫不去怀疑自己所学知识的真伪,迷信权威,在这样一种认知状态下,想在某一领域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简直就是不可能。纵观人类进步史,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因思考、怀疑而带来人类里程碑式的进步比比皆是。近代西方大批杰出科学家的出现,有其长期培植的科学土壤与形成的教育模式;而近代中国,打开国门热烈欢迎、深情拥抱“赛先生”的时候,也许是因为百余年来我们与世界脱钩太久,知识欠缺太多,我们贪图便利,一味贪婪地吸收西方产生的知识,而将知识产生的基石与过程却抛在了一边,这样一来,我们就只好跟在西方屁股后面,一方面进行着消化,一方面做着一些发展与完善的工作,难以再有独领风骚的开创与引领。思考、探究、论证会产生全新知识,是独创;知识产生知识,最多只能是一些次生知识,有极大的局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下,我们的教育却是“以有涯随无涯”,实在是一个令人高兴不起来的现状,也难怪钱先生会有文章开头之问。钱先生发问,就是想着探明原因,想着我们能改变人才现状。否则,我们的学校教育无论多么用心、用力,培养出来的多是超大容量的知识容器,而非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读到这里,也许有读者心里犯嘀咕:这不是一本作文的专业刊物吗?这里一直不是非作文的问题不予探讨吗?怎么开始探讨起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问题了?
我要说的是:教育的事情就是作文的事情,作文的事情也是教育的事情。造成杰出人才匮乏的现状,不是某一学科培养乏力,而是整体学科教育合力的乏力。每一门学科除了让学习者具备高深、纯熟、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之外,更应培养学习者的思考精神、探究热情、论证能力,为孕育杰出人才造就必要的品质,而不是将人才培养完全交给某些学科来实现。思考、探究、论证原本属于教育,只是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人为地切割了。具体到作文教学上来,作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它的学科属性是主观、多元、个性,更易于培养人思考、探究、论证的品质,作为教者,就应该好好利用学科这一属性特点,在写的过程中体现并凸显创造性,写出创造性的文字,在杰出人才的培养过程发挥作用,而不是在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中,写着几代人都在重复的内容,让作文成为别人嚼过的那块“馍”,最终让写作陷入一种枯燥、无趣的境地。
创造性的事物,无论是其本身,还是过程,都是充满无限魅力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