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读懂《月光曲》,亦能成“知音”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第二实验小学 蔡淳之

“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导语。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如何用语言来描绘音乐呢?《月光曲》一课,有着一段经典的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的表达手法来欣赏音乐。

一、阅读教材,了解“以文写乐”的方法

《月光曲》一课叙述了这首曲子诞生的过程。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用文字描述音乐的段落:“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的呢?这段文字给我们两个启示:

(一)音乐能给人画面感

贝多芬的《升C小调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究竟是怎么创作出来的,课文中讲的故事也只是个传说。据说,德国诗人路德维希听了此曲后,感觉“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从而此曲又叫《月光曲》。而课文《月光曲》的故事,很可能也是基于此虚构出来的。因此,在作者对音乐的描述中,就有了缓缓上升的月亮,轻纱似的微云,波涛汹涌的大海……

事实上,艺术是相通的,钟子期听伯牙的弹奏会想到高山、流水也是这样。普通人没有伯牙的艺术水平,所以,人们要借助乐曲的创作背景才能展开想象。

(二)乐曲的旋律有层次

文中这段文字,叙述了这首乐曲给人的三种感觉:一是月亮升起,海面洒满银光;二是月亮慢慢升高,穿过微云;三是海面刮起大风,卷起巨浪。三种画面,其实对应的是三种不同的旋律:刚开始时乐声是轻缓的、悠扬的;慢慢地,旋律在升高;后来,手指在琴键上飞快地移动,乐曲变得铿锵激昂起来……文字作者把乐曲的旋律与想到的景象一一对应起来,使人在阅读文字时仿佛能看到一幕幕图画,同时也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用人眼能看得到的景物来描写耳朵才能听到的音乐,是不同感觉间的融会贯通,这样的描写其实告诉人们:艺术是相通的。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描述音乐,学会了用这样的方法,我们也能听懂音乐,能成为作曲家的“知音”。

二、拓展阅读,强化“以文写乐”的认识

苏教版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二泉映月》,记录的是无锡的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故事。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也是用文字来描写音乐: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这段描写与《月光曲》中的描写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因此,课堂中可以引入这段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以文写乐”的方法。

(一)了解乐曲的情感

为什么文章作者会这样写音乐呢?其实,他们都是在了解作曲家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的。因此,老师可以把文章第1~4自然段读给学生听,同时向学生介绍无锡的民间艺人阿炳,引导学生来了解阿炳和他的生活经历。

接下来再播放《二泉映月》。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给人带来的感受:忧伤的、凄凉的……其次再引导学生想想:你在乐声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A说,他仿佛看到一个孤独的老人,坐在一棵树下,树上的叶子纷纷掉落;学生B说,他仿佛看到月亮一直躲在云的背后;学生C说,他仿佛看到雪纷纷飘落,一个老人拎着二胡在雪中走着……这些意象,都是学生在了解了阿炳的生平,了解了乐曲的情感后产生的。

(二)了解乐曲的旋律

《二泉映月》时长约六分钟。听完后,可以让学生来把不同的旋律区分一下。有位乐感较好的学生,把全曲分成了四个部分:起始阶段是一段悲凉的音乐,接着是一段起起落落,然后进入高昂激烈的部分,最后又回到开始时的悲凉。班里也会有一些乐感并不好的学生,欣赏音乐时,老师要适当地提醒学生注意旋律的变化,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把旋律分成若干个部分。

(三)欣赏作者的写作水平

怎么用文字来描写《二泉映月》呢?教师可以把文章第5自然段印发给学生。

首先找找想象中的景物。景物有月夜(月光)、山泉(泉水)。为什么作者会运用这些事物呢?因为乐曲的作者阿炳是无锡人,无锡惠山脚下有一眼泉水,人称天下第二泉。阿炳本人将这首曲子命名为《二泉映月》,所以想象中才会有月夜、山泉……

其次,作者是分三部分来写《二泉映月》的,分别是起始阶段的委婉连绵,乐曲进入高潮时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收尾时的舒缓起伏、恬静激荡。在不同的乐章中,泉水、月光的表现也不一样。起初的琴声,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后来则是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与《月光曲》不一样的是,这段文字中还加入了作者本人对阿炳的介绍和对乐曲的理解,如: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乐声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但作者的情感、创作的背景,都是可以伴随着乐曲一起介绍的。这样,读者就能成为作曲家的知音。

三、欣赏乐曲,尝试用文字写音乐

不同的音乐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法国的《马赛曲》,似乎敲响了催人奋进的鼓点;班德瑞的《春野》,似乎带着人们去春游;吕思清演奏的《思乡曲》牵起了无数游子归家的梦。

学习了两段用文字描写音乐的课文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来听听音乐,用文字来写写音乐。

(一)了解乐曲的意境

课堂中,老师给学生播放了古曲《十面埋伏》。听了这首琵琶曲后,学生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大多数学生觉得像在打架(应该是打仗),曲调有些紧张,像是在比赛……果然,学生只要有目标,有方法,聚精会神地听,是能成为“知音”的。

那么,这首琵琶曲中能让人“看”到什么景象呢?有的学生看到了一座孤城,城里有一座破屋,窗未关,冷风不断地吹进来;有的学生感觉到夜晚很黑,树木在风中不停地飘摇,有点吓人;有的学生看到有一个人独自在树林中的羊肠小道上踟蹰,头顶上是遮天蔽日的树冠,挡住了一切阳光……这些,都是欣赏音乐带来的感受。

(二)了解乐曲的背景

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十面埋伏》的创作背景。这是以楚汉相争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琵琶曲。乐曲由十三段带有小标题的段落构成,分别是: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和得胜回营。当这些背景资料一出现,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了。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听听哪些段落表现的是“列营”,哪些是“点将”……

老师把音乐发在家长群里,让学生回家多听几遍,也来当一回《十面埋伏》的“知音”,写一写这首乐曲描绘的情景。

学生写道:音乐初起时,叮叮咚咚的声音一阵阵传来,我仿佛感到了一阵晚风,吹开了旅舍未关紧的门,冷得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紧接着,散板的声音突然紧密了,画风一转,似乎许多将士身披铁甲,手持矛盾,骑在战马上,有序地向营门外走去。这时,琵琶声渐小,一会儿又响亮了,这一紧一密的声音,似乎让我看到了汉军悄悄地走近楚军大营,设下了埋伏……

另一个学生这样描绘:起初,乐曲一个急进,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一会儿,乐曲用多个扎实的扫弦,扫出了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似乎让人感觉到两军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突然,乐曲变得幽森,这会不会是暗夜里的密谋……这是一位有着古筝学习经验的学生,她把曲中的弹奏技巧也表现出来了。

两个学生的作品,既写出了乐曲的情感,也把乐曲背后的故事写出来了。

四、自由欣赏,写画音乐成“知音”

世界上的名曲有很多,学生回家后,可以欣赏一下自己喜欢的一首音乐,如《菊次郎的夏天》《野蜂狂舞》等,了解一下它的创作背景,再用文字写一写乐曲所描绘的意象。

有的学生欣赏了法国国歌《马赛曲》之后这样描述:音乐刚开始响起,我就听到了一阵阵马蹄声,这似乎是法国人民对残暴君王的不满,对不平等政权的痛恨,预示着接下来将爆发的狂风暴雨;渐渐地歌声中传出一丝悲壮,这标志着法国人民在一次次欺压下,仍勇敢地向前迈进……

还有的学生欣赏了《思乡曲》之后写下感受:乐曲声响起,声音委婉惆怅,似乎是溪水在潺潺地流过,风儿在轻轻地吹过,故乡的美景一点点呈现在我们眼前。接着乐曲变得激昂起来,似乎是作者回到了家门口,与亲人在一起热情地交谈。慢慢地,乐曲又低沉了下来,仿佛是作者坐在房顶上,仰望着夜幕中的满天星辰,回忆着童年的点滴……

音乐不仅可以用文字来写,还可以用图画来表现:

上图是学生根据《二泉映月》的意境创作的画。虽然旋律的结构不能表现出来,但学生用的色调,呈现出了一种哀伤的气氛,选择的景物也能与乐曲表达的情感相吻合。

还有学生根据《高山流水》的故事来绘画。音乐也许很难用图画来表达,但学生用褐色画的山,白色画的云(或水),给人的视觉冲击感很强。

文字和音乐、图画,原来是并不相干的内容,但如果我们把握艺术之间的相通之处,就能发现“语言的秘密”,从而让读者和作者成为“知音”,让听者和奏乐者成为“知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