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我心”到“我手”究竟有多远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小学 展勤丽

那日,在运河中学初中部再见到孟凡军老师,我的内心波澜起伏。想起多年前,他在复习研讨会上的指导,真诚自然。因为愿听,自然会把他的每字每句记入心间——我就是在那时认识了孟老师——矜持、质朴、儒雅、内敛。

多年不见,孟老师更显消瘦,头上多了些许白发。时间去哪了?它流走在我们额前新增的细纹里,流走在絮絮叨叨的琐碎话语里,流走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教育生活里。勤奋的人,从时间的水流里汲取了思考的力量,留下了思维的痕迹,而像我这样慵懒倦怠、毫无计划的人,留下的只有忧伤、惆怅和叹息罢了。

孟老师在讲座时指出,创新是论文的生命。于是,我思考:这新意应从何而来?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会留意他在教学中的困惑,会咀嚼教学中的细节,会思考课堂落实中的得失。而这思想的痕迹就是灵感迸发的火花,就是创新的种子,只有把教学实践活动作为写作的信息源,把自觉审视和自我反思作为写作的动力源,我们才可能在认知上对教学行为进行新的建构,才能有意识地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回访”,便于和已有的理念、看法建立联系。

孟老师强调,应用是论文的价值。我深以为然。一篇和教学实践脱离联系的论文如无根之木、无基之厦,无法立足。写,是为了让思考中的理论性知识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我想到了手边的教育类书籍,它们无不来自实践,又去指导实践,字里行间昭示着教育教学的真知灼见,它于写作者和阅读者而言,都是一种深度认知的推手。

的确,每一位教学一线的老师都少不了教学实践,但如何能像窦桂梅老师所说的那样“回望漫漫来时路,脚印个个好清楚”呢?我想,写作就是思维的脚印,就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脚印。如何在写作中实现从“碎片”到“组合”再到“整合”的提炼过程?我心离我手还有多远的距离?思忖良久,我心中方有了答案。

“我心”到“我手”是一个转身的距离。教师的劳动是琐碎的,当我们一天到晚为批改作业、抄写备课、处理班级琐事而焦头烂额时,很难沉下心来梳理思路、回想当天的课堂实施。我们要尝试着每天养成“回望”的习惯,在转身审视思考每一天的生活时,或许就有了教育写作的话题和灵感。

“我心”到“我手”隔着一些书籍的距离。我不应满足于泛泛浏览。研读学科方面和专业成长方面的书籍,自觉地去揣摩作品的立意和布局谋篇,揣摩规律性的知识和先进的理念,揣摩遣词造句的技巧和字里行间的智慧,努力从别人的佳作中去汲取营养,这样便可以找到一条通途。

“我手”到“我心”是一支笔的距离。我们都需要用写作来审视自己麻木和迟钝的状态,改变自我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教而不研则罔,研而不教则空”,拿起一支笔,从语文书上的一处批注写起,到一篇随笔、一个案例,“一支笔”是一条走向课堂深处的“幽径”,里面藏着我们的学养、理念、风格和创造之魂。

遇见孟老师,仿佛又让我看到了十几年前那个活力四射、对教育生活无限憧憬的自己——梦想依旧,热情依然。我想,如流水般的时光可以带走一个人年轻的容颜,却又留下更为厚重的积淀,那便是成长路上每个人思想上的深刻和追求。

有一种珍惜,叫认同;有一种唤醒,叫遇见;有一种进步,叫回望。

我常常寻觅教育沃土中最美的风景,蹒跚着,用笔探寻,迎接幽深的丛林中的一缕晨曦,静静等待。朦胧中,脚已经远离,发现教学实践的土壤中孕育着丝丝萌动,我发觉:写,不再遥远,因为,我手正与我心呼应——从“我心”到“我手”毕竟有距离,但这距离并不遥远,用笔丈量,虽远可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