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作后讲评”让学生的进步看得见

时间:2024-05-10

孙鹏

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写活动类习作时,总是出现“面”的描写,抓不住代表性景物、人物来概括、烘托气氛的问题,而“点”的描写又不够具体生动,所以导致学生在描写场面时,总是泛泛而谈,缺乏画面感。为了解决学生写场面描写类文章的困惑,我以《记一次运动会》作后指导课为例,来帮助学生解决切实困难,提高其写作能力。

一、问题呈现

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热火朝天地举行了两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临近放学老师布置了一篇习作,让学生写写本次运动会的见闻和感受,内容要求突出运动会场面的宏大和运动员拼搏的精神。学生作文交上来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习作存在“面”的描写过于笼统,“点”的描写又不具体的问题。下面以一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为例来诊断问题。

小张同学部分习作展示:

学校举行了两天运动会,场面非常盛大,各班走完入场式之后,我们就开始比赛了。

大家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每一个运动员都奋力为班级争光。第一个项目是50米跑,我班运动员刘力瑞满头大汗地坚持到最后一刻,同学们为他加油助威,我也激动地为他加油。最终他跑了第二名,为班级争得了荣誉。接下来是跳绳比赛(用类似于记录流水账的方法讲述了几个例子)……

小张同学的语言描写很清晰、有条理,但是结合本次习作“突出场面宏大和运动员拼搏精神”这一要求来看,这篇习作没有达到要求。他的习作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面”的描写缺乏整体概括性

所谓场面描写中的“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侧重是全局,体现的是广度,在文中通常起到烘托气氛或交代背景的作用。例子中小张同学用“学校举行了两天运动会,场面非常盛大”一笔带过,是笼统性场面描写。他既没有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没有选择符合场景气氛的景物来突出场面宏大。但从他习作呈现的内容来看,他对场面描写中“面”的描写概念不清楚。像小张这样不用具体景物或人物来概括场面的学生在班级中有近2/3。

(二)“点”的描写缺乏具体生动性

所谓场面描写中“点”的描写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特征的详细描写。“点”的描写侧重个体特点,体现的是深度。从小张的习作中我们看到,他具备选择“点”(代表性个体)的能力,但描写不够具体。在小张同学的笔下读者只能通过这样一句“我班运动员刘力瑞满头大汗地坚持到最后一刻”笼统感受到他的表情,读者看不到运动员的动作,也感受不到他的心理。这样缺乏细节的描写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就不深刻。

二、问题诊断

通过诊断学生习作,我梳理出以上两个共性问题。接下来我访谈了包括小张在内其他几位学生,又结合他们的习作,总结了导致问题出现的几个原因。

(一)点面描写,“面”的概念模糊

“点面结合”是通常用来描写场面的一种具体方法。它是指详写和略写相结合。“面”是多种事物的概括描写,“点”指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点”和“面”最大的区别是一个详写,一个是略写。结合本次《记一次运动会》习作,要想突出运动会场面宏大,学生可以选择“操场布置”“主席台布置”“学生队列”等作为代表性景物概括场面热闹。从学生习作以及对他们的访谈来看,因为不清楚“面”的概念,所以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能突出场面盛大的“景”“物”“人”,很多像小张同学一样的学生只是很笼统一笔带过“运动会场面很盛大”,不能进一步通过具体景物来概括描写。

(二)“点”的细节描写方法缺失

“细节描写”就是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描写。结合这篇习作,要想突出“个体”的拼搏精神,小作者要能抓住运动员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细致刻画。“我班运动员刘力瑞满头大汗地坚持到最后一刻,同学们为他加油助威,我也激动地为他加油。”从小张这段描写中可以看出他有意识地在进行细节描写,但是他这个细节描写仅仅只有运动员的一个神态——“满头大汗”。这种描写其实还是在笼统层面上徘徊。再次對小张等多名学生进行访谈,及对他们进行课堂观察,得知他们对什么是细节描写的概念很清楚,但不知道细节描写的方法,也就是细节描写策略。

三、解决方案

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点面结合”概念模糊及“点”的细节描写方法缺失。我上了一节作后指导课。

(一)明晰“点面结合”的概念

1.借助同伴优秀例文,理解点面结合中“面”的概念

同伴的优秀例文,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有着天然的亲和力,而且这些例子对于小作者本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激励手段,同时也会激励其他学生积极效仿。首先我出示了优秀学生的例文:

瞧,我们班的同学个个昂首挺胸,十分自信,高举的红旗迎风而展,随风飘扬。听,我们的口号多么响亮!喊出了我们追逐并超越梦想的决心。

我让学生们赏析这段场面描写,并说说在这段话中小作者写的是谁。他们很快发现写的是全体同学。我顺势板书“概括许多人”并引导他们明白,场面描写不是写某一个人,而是写很多人。接着我又出示了另外一个学生的描写:

观众的加油声,选手拔腿奋力狂跑时的呼吸声,主持人的广播声,呐喊声交织着,让全场陷入疯狂的境界。

我继续引导学生们总结出这段写的是运动场上的很多声音(物),体会这么多声音交织在一起,场面多么的热闹啊。(板书:概括许多景物)出示完这两位学生的场面描写,我带着学生学习结点面结合中“面”的概念——“面”的描写就是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内许多人或者景物的概括描写,它的作用是交代背景,烘托气氛。这一概念出示让学生对场面描写有了整体感受。

2.口头练习“面”的描写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通常在动笔之前先引导充分练习与训练内容有关的口头表达。当学生说得充分时,写也就顺理成章。接着我出示了运动会当天的盛大场面照片,让学生观察除了描写全体同学和运动会声音之外,还可以选取哪些镜头来突出场面的宏大。

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有的学生说可以写主席台的装饰;有的学生说可以写操场布置;还有的说可以写某几个班级同学的面貌……充分交流之后,我让一位学生把场面描写完整地口头表达了出来。这种整体输出范例,对其他学生又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二)学习“点”的细节描写方法

1.出示典型例文,体会“分解法”把动作写具体

“分解法”是把一个笼统的动作用一系列细微、连贯的动词表达出来。我用与上面相同的教学策略,出示了本班学生优秀例文。

只听哨声一响,孙启宸昂首挺胸,紧闭嘴唇,双眼死死盯住前方。他飞快地摆动他那修长的手臂,两条腿也像鼓槌一样不停地敲打着地面,他的头发在风中摆动,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来。

在这段文字描写中,我让学生体会小作者是如何抓住一个人的细节来表现他的拼搏精神。学生们很快找到通过动作、表情来写。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关注小作者用了多少个动词把“跑”这个笼统性动作写具体的。学生找到了“紧闭”“盯住”“摆动”“敲打”。我顺势板书:分解动词法。我带着学生总结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分解法。依次类推,同样可以进行表情分解和心理分解。

2.口头练习“分解法”

我出示了几个有典型性的运动员图片,让他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分解动词练习。随后把动词串联在一起,用整段话输出。接着又用“分解法”练习分解人物表情。从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反馈来看,“分解法”他们很快掌握了。

四、效果检验

(一)练习是转化知识、方法的重要途径

这堂作后指导课,我既教了学生如何在场面描写中进行“面”的描写,又进行了关于细节描写的方法指导。知识要转化为能力,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而方法也是需要在实践中才能熟练运用的。因此这堂作后讲评课上完后,我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继续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比对学生前后习作变化,得出结论

学生习作前后变化是检验课堂学生掌握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下面以小张同学的第二次习作(节选)为例:

一大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操场,整个操场变得五颜六色,像春天怒放的花儿在争奇斗艳。主席台上几位领导注视着台下的一八才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台下一群群身着鲜艳服装的一八才子,手握红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使劲挥动着红旗,喊出各班的口号。

比赛终于开始了,只见我们班跳绳运动员陈言使劲甩着绳子,双脚像轻盈的小鸟,在地上蹦来蹦去。她紧闭嘴唇,用力重复着每一动作,每一次绳子落下来,她都从容淡定避开,没有一丝放松,绳子落在地面发出“哒哒”的声音,像是有节奏的音乐……

从小张同学第二次习作来看,他抓住了“操场布置”“主席台领导”“一八学生”这些代表性景物和人物,突出场面的盛大和热闹。说明小张同学理解了课堂上所传授的“面”的描写概念,懂得了要通过具体景物概括描写突出场面的盛大,他这次描写还是很成功的。

在“点”的描写中,小张同学分别抓住了运动员“甩着”“蹦来蹦去”“避开”这些连续性动词。从这段描写可以看出,他运用了“动词分解法”写运动员跳绳,给读者带来了很深的画面感。

通过这次讲评课,大部分学生都能像小张一樣,比第一次习作有了很大的进步。由此可见,这堂作后指导课的问题诊断——分析原因——改进措施这三个环节都是基于真实学情下进行的教学设计,也体现了作后讲评课“以学定教”的原则,这样有目的的教,既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又让课堂变得高效起来。

五、反思总结

(一)先写后教,找准问题

这堂课,我按照“先写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让学生先自主写。通过研读学生习作,我梳理出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 ——“面”的描写抓不住代表性景物来概括,“点”的描写笼统不具体。

(二)聚焦问题,对症下药

通过学生习作呈现以及访谈个别学生,我分析出他们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点面结合中“面”概念的模糊,又有“点”的细节描写方法缺失。

针对分析出的原因,我设计了一节作后讲评课。在这节讲评课上我采用了以同伴范文为例提取总结“面”的概念,进行了如何把事物写具体方法指导,口头练习巩固所学方法,既有概念的植入,又有写作方法指导。通过讲解和练习,大部分学生能掌握“面”的描写和“点”的具体写作方法,并能把这些知识、方法转化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三)总结提升

由这节作后讲评课我想到特级专家管建刚老师的一句话:“作后讲评课最能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次课上,我通过诊断问题、对症下药、精准练习这样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完成了一次写作能力上的小小提升。由此我认为,讲评课要做到为真实的学情服务,实实在在解决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在一次一次的讲评课中逐步得到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