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聂 闻
1. 我们追求写,能写出来,这比什么都重要,它是获得写的能力的必要基础与前提。如果孩子对写都没有兴趣,写都不愿写,要让他们获得这一能力,岂非缘木求鱼?
2. 孩子笔下的内容和世界,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释放,求存在感:不同声音,不同想法。很多情况下,只是觉得那样写好玩,而不知道这样写有可能对他人形成伤害,让自己变得不受欢迎,适得其反。
3. 文章中能释放心中的“恶”,是真正教育资源的形成,更是教育时机的出现。这时的引导措施和方法,体现的是一个教育者的教育水准与教育艺术。
因此,能写最重要,尊重孩子的表达最重要。
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对于那些非主流的言行,都有一种纠正癖,容不得不善的出现或存在。只要看到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自己的方式给予干预,施加影响,发挥我们的教育功能与体现职责。
但现实残酷而无情地告诉我们,我们的影响是有限的,不是我们不用心、不努力,而是因为起决定性因素的不是我们教师——这个外在的因素。一个人的成长,既有外界因素所起的作用,更有个体内部的原因,虽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但在外因和内因之间,内因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因,只起催化、促进性的作用。所以,我们虽然要重视自身的价值与作用,但不要以为是万能的,更不要扩大我们自身的功能与价值。作为教师,施加积极影响与作用即可,至于其后的效果,可能不是我们所能顾及的。
既然如此,是否对孩子在作文中的表现就可以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呢?非也,而是要施加我们的积极影响与作用。
一、告诉学生,写文章是为了阅读的。文章不只唯真即好,在真的基础上,还要有善的力量与温情。写的快乐,是以不影响、伤害到周围物、事、人为基础,为前提的。你这样写,或写这样的内容,会不会伤害到他人?写了这样的内容,你觉得大家是会越来越喜欢你,还是会远离你、不喜欢你?你的朋友呢,因为写这样的内容,是会越来越少,还是越来越多?教者,只是对学生习作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而不是生硬地告诉、指责学生这可以写,那不能写。
二、对于写出人性中的自私、冷漠、怀疑、否定所有的那种真实,首先肯定其认识的深刻与独到,赞赏其勇于剖析、敢于敞开心扉的勇气与磊落。其次,要指出其认识上的偏狭之处。如果大家都冷漠、否定、怀疑人性中的善,那整个社会就会处于一种互不信任、无助无爱的冰冷状态,就会少了温暖、真诚,不再有奉献,人人自危、人人设防、人人自保、人人设陷的可怕状态。社会上,生活中,虽然有一些自私、钻营之人,但不是社会主流,绝大多数的人是善良的、真诚的、友爱的。他们有助人之心,有奉献之举,不能因为少数人的极端之举,我们就开始怀疑、否定生活中所有的“善”,从而让自己加入到自私、冷漠的大军中来,加入“恶”的行列,让社会上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让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只有我们自身对善拥有信念,有善行,才能得到别人的善报。我们自身没有,却希望别人有;人人都希望别人先有,自己才肯付诸行动,这只能让善意与善行流于空想、空谈。以善行得善报,善在生活中会越来越多,世界就会变得温暖;以恶行报恶念,这个世界不但会变得疯狂,而且会走向他的毁灭。当然,这里提倡善,并非指一味的、无条件、无原则、无立场地忍与让,更不是向恶的低头与纵容,而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应有的善念与善行。
学生作文中,写什么,不是让或不让、能或不能的问题,不是老师直接、简单地告给学生:这样是不可以的,那样的才是行的。老师所能做的,只是让孩子从思想认识上了解、懂得自己的思、言、行与社会的关系及价值所在,从而让孩子自己去判断,采取相应的行动,从而发挥作为教者引导与影响的积极作用与价值,这应该是教者在“之后呢”的应有之举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