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徐州市星源小学 许继忠
【案例】
有位教师创设作文情境,指导学生“折纸”作文。他这样开讲:童年的梦里,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色彩缤纷的花朵珍藏着。今天的作文课,请大家拾起其中的一朵浪花——折纸。折纸是儿童手工的一种,用纸折叠成各种形状的小东西,如小鸡、小狗、小猫、小船、小衣服等等。我想大家一定会折一两种,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最拿手的折纸展示出来吧——
学生纷纷拿出纸来,饶有兴味地折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们折了好多小工艺品,稍加归类,有船、纸人、花、小动物,形状各异,煞是爱人。
接着老师宣布:
今天的作文课是写一篇介绍折纸方法的说明文,请大家把刚才的折纸过程写出来吧!
学生兴味盎然,很愉快地写出了自己的“作品”。
(节选自韦志成《作文教学论》)
此种作文教学,笔者姑且称之为“情境作文”教学模式。在正式写作文之前开展一个情境式的活动(这里的情境活动指生活、游戏、比赛、实验、表演、活动和观察等),该情境就像一个引子,活动结束,教师接着发布写作指令,让学生去写。
笔者以为,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这样的推理: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是因为缺乏写作内容;教师制造活动,相当于提供写作内容;学生参与活动,就等于拥有了写作内容。
现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活动轰轰烈烈,学生也玩得兴高采烈,可是轮到写作文时,学生仍然抓耳挠腮,就像是挤牙膏似的,干巴巴的几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多姿多彩的情境,并没有转化成为生动活泼的写作内容。由此可见,制造生活,并不能完全解决写作内容缺失的问题。
对此,学界有着清醒的认识。叶黎明认为,以制造生活为教学内容的写作课,根本不是解决写作内容缺乏的良策。这种教法忽视了生活之于写作的“原材料”的特质,更忽视了学生主体在写作过程中的“融化”的作用——对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和提炼,其结果是把写作当作对生活的“机械反映”。[叶黎明,种海燕.“生活贫乏说”与课堂写作教学内容.语文教学通讯,2007(1).]
荣维东认为,学生没内容可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会转换”造成的,是因为缺乏对生活进行唤醒、激活、体验、加工、转换、再造的能力造成的。[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54.]
笔者认为,教师制造的情境,学生经历的活动,仅仅是写作的原材料,与写作内容并不能画等号,在原材料与写作内容之间存在着一系列落差。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填补这一落差,促进原材料向写作内容的转化。
笔者接下来将试着以信息加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着重分析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哪些落差,教师又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帮助学生填补这一系列落差。
信息加工理论将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当外部刺激的信息从记忆的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流动时,它受到了转化或加工,涉及一系列过程,包括如何注意、选择和接收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内化和组织,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反应。从这一层面来说,生活原材料向写作内容转化的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意味着对外部环境刺激的一系列加工或转化,因此,信息加工写作心理学才会认为,“写作是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的过程。”[荣维东.交际语境写作.语文出版社,2016:430.]
以往的“情境+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就在于不关注这一加工或转化的过程,直接让学生写作,从而导致活动搞完了,学生仍旧没有写作内容或不愿意写的局面。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学生就活在生活中,却仍然陷入没有内容可写的窘境。
笔者感兴趣的是,情境刺激的信息,从记忆的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流动时,它受到了哪些转化?或者说,原材料经过了哪些加工过程,才转化成为写作内容的?教师在这些过程中,应该怎样做,采用哪些教学策略,才能最优化地促进这些转化?
第一个加工过程是注意。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注意是指学习者在忽略其他信息的同时选择和加工某些信息的能力。“注意可以设想为对众多可能的输入进行选择的过程。”
注意意味着选择。爱德华·E·史密斯在《认知心理学:心智与脑》一书中提出,“我们的注意受到自上而下的加工驱动和调控”。这意味着,当生活情境在学生面前展开时,学生只会选择他感兴趣的部分加以关注,也就是说,注意什么,受限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因此,当学生所注意到的情境信息与本次作文所蕴含的要求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时,落差便产生了,这就是“情境+作文”教学所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在上文所引用的案例中,学生的注意可能是折出的模型,可能是在折纸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可能是谁折得漂亮有趣……当教师提出本次作文的要求“今天的作文课是写一篇介绍折纸方法的说明文,请大家把刚才的折纸过程写出来”时,学生需要根据作文要求,重新对活动中的信息进行回忆和选择,从他所感兴趣的情境之外提取折纸的方法和过程。这无形中增加了加工难度,学生写不出来也就理所当然了。也就是说,折纸活动非常精彩,但是它不但没法有效地转化为写作内容,反倒成为干扰,成为认知负荷。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在折纸活动之前和折纸活动过程中,需要提醒学生关注折纸需要的工具、折纸的过程等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
综上所述,当情境刺激展开以后,如果没有适当引导,学生会根据情境与兴趣的关联程度采取无意注意;而提出问题或要求,则相当于设置注意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对刺激情境进行有意识地筛选。
如果说注意的作用是对刺激情境进行筛选,那么编码就是将筛选后的信息进行组织和精加工。申克认为,“编码是把新(进来的)信息放入加工系统的过程……编码通常也是使信息变得有意义并使新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已知信息整合的过程。影响编码的因素有组织、精细加工和图式结构等”。[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80.]
筛选后的信息零散而琐碎,必须要经过组织这一过程才能意义化。有时候,我们发现学生作文前后不连贯,或者前后矛盾,原因就在于学生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组织。这是生活原材料向写作内容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第二个困难。
在写作中,组织是根据相关图式将选择的信息进行排序,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义结构。在前文案例中,教师可以按照折纸准备、折纸过程和折纸结果提示学生组织信息。针对折纸的过程,可以通过“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帮助学生进一步组织信息。
面对情境,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接收到一大堆信息流,经过选择性注意环节,这一堆信息流经过筛选,逐渐清晰,呈现的是点状信息块。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图式结构,就无法使这些信息块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学生最后呈现的作文就会显得混乱。比如描写一处景物,学生呈现的结果可能是一会儿写湖水,一会儿写树木,一会儿写小桥,一会儿又写流云等,这是缺乏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及远等顺序图式所导致的。
如何使这些点状信息块意义化,成为一个有顺序的整体?通常的做法就是用相关的图式结构把信息块都整合进去,如思维导图、提纲、文章结构等。帮助学生建立相关图式,促进学生对筛选过的信息进行整合,这是解决第二个困难的有效策略。
小学生写作文,比较笼统,仅仅是叙述大致经过而已。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来看,是学生无法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精细加工,这是原材料向写作内容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第三个困难。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精细加工指的是通过添加知识或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而扩展新知识的过程。[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81.]在把生活原材料转化成为写作内容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精细加工。
赵为华针对写作的心理过程,提出了表象操作加工过程模型。他认为“对直觉信息材料的表象加工包括表层加工和深层加工……深层加工是表象的第二次序同构,即对物体组成部分局部性的符号化。……第二次序同构过程包括部件细化和部件添加两类操作,部件细化指利用记忆中原部件信息使表象更精确、更细致;部件添加指利用原来就存在于头脑中的部件来补足表象的空白”。(转引自刘淼《作文心理学》)笔者以为,细化和添加是进行精细加工的主要方式。
周子房博士曾叙述过一个案例:山西某小学五年级的期末考试作文题是《监考老师》,要求写出一篇数学监考老师的作文。由于监考老师都不是本班的老师,在这之前,考生对这些老师半点儿都不了解,因此作文大都笼统。育英老师看完一名学生的作文之后,问了六个问题:
1. 你平时考试紧张不紧张?这一次呢?如紧张,说明为什么?
2. 你坐进教师,在等监考老师来时,想了些什么?
3. 监考老师走上讲台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4. 监考老师发完试卷,又说了些什么?你的感觉是什么?
5. 在考试过程中,监考老师在你身边停留过没有?如果停留了,把他停留在身边时的情景写出来。
6. 他给你的最后印象是什么?(周子房.作文教学中的“支架问题”——从育英老师的教学案例谈起.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0.9C.]
请注意每个问题的后半部分。前半部分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后半部分是对筛选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如说明什么,想了些什么,感觉是什么,这些提问,引导学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对相关部件进行比较、联想。如第一个问题,前半部分是问学生是否紧张,后半部分是让学生说明为什么。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我平时参加考试一点儿也不紧张,这次考试却有点儿紧张。因为这次不是我们的老师监考。在我的印象中,其他班老师监考都有点儿凶。”第二个问题,前半部分是让学生写见到的,后半部分是让学生写“想了些什么”。一位学生写道:“我坐在教室里,见一位女老师和一位男老师在我们教室门口说话,我心想,但愿监考老师是那位女老师,因为那位女老师看上去很和善,而那位男老师的样子有些凶。要是那位男老师监考我们,他走到我身边,我会吓得连字都不会写。”(请注意下划线部分)很明显地看出,这些问题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取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通过比较、联想等形式,促进了学生进行精细加工。
学生无法主动对材料进行细化和添加,这是编码环节的主要困难。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搭建合适的支架,帮助学生填补这一落差。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提问,唤醒学生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经验,进行补充,融合,使相关部件立体丰富。
简要言之,“情境作文”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解决写作内容缺失的问题,关键在于转化。如何跨越这道鸿沟,促使生活情境转化为写作内容呢?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三种加工,一是选择,二是组织,三是精细加工。每一种加工都可能成为学生面临的潜在困难——选择困难,无法根据写作任务进行信息筛选;组织困难,无法将信息根据图式结构进行意义组织;精细加工困难,无法进行细化和添加细节。因此,基于学情的“情境作文”教学,就需要审视学生遇到的这三重困难,为学生搭建恰当的支架,帮助学生跨越这些鸿沟。
没有努力过的人,没有资格去鄙视那些正在努力的人。你不能因为自己变成了一个不痛不痒的人,就去嘲笑那些爱恨分明的人。
——卢思浩《离开前请叫醒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