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敲开『写人作文』的秘妙之门

时间:2024-05-1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洲湾实验小学 吴华芳

写人作文也要写故事,所不同的是这个故事是用来表达人物特点的,写人作文的基本形式是“特点+故事”。如何写人有方法可循。

一、着力主角, 寻觅特写

训练要有持续性。持续训练,边写边导,边探讨边修改。我班写过的人物有同学、同桌、亲人、朋友、老师、崇拜的人等等。就拿“我的同学”为例,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有特点的,我从学生的作文中发现了写人的秘诀:着力主角,寻觅特写。

(一)外貌特写找特征

她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挺拔的鼻梁上有一副颇有学问的眼镜。她不胖不瘦,但她最有标志性的是那古铜色的皮肤,像极了古代的铜钱。

—— 邹伟杰《我的“铜钱”同桌》

她头发还扎成了马尾,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一个翘翘的鼻子和一张红润的樱桃小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比假睫毛还要长的眼睫毛了,不管是哪位老师见到她,都一定会问:“你的睫毛是真的吗,怎么这么长?”

—— 院士举《我们的“笑神”》

课上,PPT出示上面两个孩子外貌描写的句子。他俩难能可贵的地方是描写时抓住了同学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古铜色的皮肤和长睫毛。于是,人物的外貌特征就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学习这两个句子,我没有直接出示,而是卖了个关子。先出示第一句,请孩子们猜这句话写的是谁。第一句话中外貌模糊,孩子们没能够捕捉到有效信息,一个个在下面胡乱猜着。出示第二句话,孩子们马上异口同声:“唐娜,是唐娜!”声音干脆响亮,大家兴奋不已,激动啊,他们捕捉到了最能代表同学特征的句子。一个小小的“猜猜他是谁”环节,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牢牢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抓住人物不同于他人的外貌,进行细致描写,可以称之为外貌特写。在进行外貌特写时,一要注意有选择地写外貌,不可面面俱到;二要注意写外貌的顺序,一般从上到下写;三要注意抓住他人没有的特点来写。

(二)动作特写要分解

写好人物,除了外貌特写,还可以进行动作特写。也就是说,抓住人物的主要动作,分解成很多小动作,然后用语言组织串联成一系列动作。

他忍不住美食的诱惑,从口袋里拿出沙琪玛,头微微低下,腰弯了下去,边看老师边打开包装。好不容易包装打开了,一只手把沙琪玛弄了出来,一只手将沙琪玛转了个180度,接着,张开他的大嘴,使劲儿往里一塞,牙齿以惊人的速度运作着,不一会儿,一块沙琪玛便消失了,除了包装纸上的残渣。

—— 方元《又一枚吃货》

孙浩霆信心满满,握着毽子,轻轻一抛,又精准地落到他脚上。他脚轻轻一提,毽子又飞到了半空。他轻松自如,一个接着一个,节奏感十足。踢完右脚后,身体一斜,胳膊一弯,左脚一挥,又一对左右踢。左右踢之后,他丝毫不慌,向前走了一小步,右脚一钩,毽子又像一个听话的宝宝,一上一下,像是在蹦床上似的。

—— 李成《孙浩霆,你真牛!》

上面两段话,先找一找方元同学这段话中的主要动作,孩子们马上找出“吃”来。我板书“吃”,用简笔画让“吃”长出很多翅膀来,学生们很是诧异,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神秘又夸张地说:“今天,我们要让‘吃’字飞起来,不过它的翅膀没有力量,需要助它一臂之力。请同学们为它寻找相关的小动作。”开始,孩子们没能理解,我在两个翅膀上分别写了“拿”“低头”,孩子们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吃的时候,会有其他的一些动作配合,它们就是小动作。于是,大家纷纷举手,找到了“拿、低头、弯腰、打开、转、张开、塞”等一系列“小动作”,我写在翅膀上,宣布:“五、四、三、二、一,起飞!”教室里一片欢腾,写好人物动作可以这样有趣。

方元这段话把小动作有序串联,形成一段精彩的“动作特写”,一个活脱脱的“吃货”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样,李成的片段也将“踢”这个动作进行了分解,一连串的动作特写之后,一个踢毽高手的形象跃然纸上。

寻找小动作,开始!我们可以创设情境演一演,老师表演,同学表演,教室做实验,操场打比赛等等,这样有趣地动起来,可以成为我们训练动作特写的有效素材。

(三)组合特写巧安排

除动作特写,还有语言、表情特写等。更多时候,人

物的表情、动作、语言都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文章里。

顾娘娘“龙颜大怒”,张目瞋视,一双凤眼瞪得宛若铜铃,又似快喷射出熊熊火焰,柳叶眉往上一扬,奋力大跨一步,这情景,这架势,仿佛置身于富丽堂皇的朝堂之上,下面是文武百官,“女皇陛下”龙袍一甩,怒斥那个胆敢以下犯上,目中无人,计划谋权篡位的“张大臣”……

—— 胡译允《一代“女皇”》

突然,他转过头来,眼中闪过一道光,邪魅一笑,用手在额上潇洒一甩,毫无违和感地接了四字——“的美男子”。我像是嚼了“炫迈”笑得根本停不下来,他还在一旁眨着一双“呆萌”的小眼睛,嘟着一张“可爱”的“樱桃小嘴”,装作一副什么都听不懂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有说错吗?”

—— 厉孜《风中凌乱的“美男子”》

《一代“女皇”》的主角,性格豪爽,言辞犀利,是男生眼里的女汉子,同学们称她“一代女皇”。胡译允对“女皇”的表情和动作进行了细致刻画,形成一段“动作+表情”的组合特写,人物的性格呼之欲出,读来特别有画面感。

厉孜笔下那位风中凌乱的“美男子”,是她的同桌。《风中凌乱的“美男子”》首段便开门见山,第一句话是:“他,我的同桌,一个爱臭美的男生。”上文节选是“动作+表情+语言”的组合特写,我们读到了一个可爱、卖萌又耍酷的“美男子”,着实有趣。

可见,着力主角,寻觅特写,是写人作文的秘妙之一。那么,该怎样寻觅特写呢?不同文章,可以有不同的主要特写点:写同桌是个表情包,表情特写可以是重点;写同桌是个灌篮高手,一定会写“打”篮球,文章应该以动作特写为主;写同桌是个话痨,语言特写的分量可以加重……

特写,自然是需要训练的,而且要反复训练。训练时,应注意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训练表情特写,可出示微信或者QQ里的表情图,各种表情包,非常有趣,然后与孩子们一起探讨“写好表情的五虎将(眉、眼、鼻、嘴、牙)”;训练组合特写,可播放“表情帝”傅园慧的视频,或者播放相声演员小岳岳的相声,让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练说。

如此趣味盎然的写作指导,可以让孩子们有话说,有话写,愿意写。当然,训练方法并非唯一,只要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动力,都是好方法。

二、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写人,一定要着力主角吗?不是的。

(一)侧面环境作烘托

苏教版四下《黄河的主人》,除了写主角,还故意对其他事物进行了描写。这是一种特殊的写人方式——侧面描写。

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

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课文除了写艄公,还写到了黄河、羊皮筏子、“我”和乘客,这些事物和人,不是主角,但他们的存在,从侧面烘托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如此,通过描写周围环境或人物来衬托主角的方法,便是侧面描写。

苏教版课文很多有涉及侧面描写,可以整理出来供孩子们学习。

(二)次要人物成对比

说到侧面描写,不得不提及常说的对比描写。对比,范围小一些,它是侧面描写的一种。一般情况下,侧面描写既包括人或事相反面的对比,也可是对环境或周围事物的描写。

教材中的写人课文,很多会用次要人物作对比的方法,以此来衬托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比如,苏教版四下课文《三顾茅庐》中写道:

张飞嚷道

:“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

.

.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这个片段,无论是一个“嚷”字,还是一个“捆”字都写出了张飞的鲁莽无礼,这样特写张飞,作者是用来对比衬托刘备的尊重人才、诚心诚意。将对比描写运用到极致的课文,要数苏教版五上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了。课文写洪教头的语句远远胜于林冲,可是本文的主角却是林冲。施耐庵这样着力描写洪教头的动作、语言,目的就是想用他的傲慢无礼、武艺平平,来对比衬托林冲的谦逊礼让、武艺高强。

三、借物写人,托物寄情

一次写人作文训练,我从孩子们的作文中发现了更厉害的写人方法。

文一:《奶奶的桂花糕》节选 作者:厉孜

盛出热气腾腾的桂花糕,顿时香飘四溢。瞧,奶奶做的桂花糕糕身晶莹剔透,宛如一块洁白无瑕的水晶;

.

.糕身顶着几朵金灿灿的桂花,白嫩嫩的花蕊使它显得更加小巧玲珑,令人垂涎欲滴。我在一旁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顾不上应和奶奶,便赶紧直接用手抓起一块,也管不上有多烫,“呜哇呜哇”地大快朵颐起来。刹那间,一股淡淡的桂花香萦绕齿间,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回味无穷,味蕾得到了至尊的享受。

文二:《爱如玫瑰》节选 作者:陈若识

母亲身材苗条,双眼充满着智慧,秀发披肩,高挑又不失伶俐。身上总弥漫着一股玫瑰花的清香,气质与魅力相得益彰。……

我最喜欢母亲柔软温暖的怀抱,喜欢母亲身上淡淡的玫瑰花香味。……

母亲忙前忙后,奔波于厨房和我的房间两点间,夜深朦胧中闻到熟悉的花香,浅浅甜甜地伴我入了梦。……

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总想起母亲柔软温暖的怀抱,母亲身上的玫瑰香仿佛钻入了我的鼻腔,鼓舞我重新坚强地站起来,让我变得勇敢顽强,有勇气去面对。

哦,爱如玫瑰,爱如玫瑰……

文一写奶奶,先写奶奶做的桂花糕。孩子用了无数溢美之词——热气腾腾、香飘四溢、晶莹剔透、洁白无瑕、金灿灿、白嫩嫩、小巧玲珑等等。桂花糕在孩子眼里,真的是色、香、味俱全,字里行间透露的尽是对奶奶的爱,同时奶奶对孙女的爱也藏在了美味的桂花糕里。作文,是可以这样有情味的,不是吗?

文二写妈妈,就写妈妈身上的香味。妈妈的身体总是散发着淡淡的玫瑰花香,与妈妈拥抱时,夜深蒙眬入睡时,遇到挫折鼓励“我”时,小作者总能闻到那股淡淡的玫瑰花香。可以说,“玫瑰花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串联起了孩子对母亲浓浓的爱意。作文,的确是可以这样有情味的,不是吗?

其实孩子的写人手法并不陌生,苏教版六上《姥姥的剪纸》和五下的《爱如茉莉》。课堂上学习这类课文,我时常鼓励孩子们去模仿,写着写着,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文二作者陈若识借“玫瑰花香”来写妈妈,已然有别于课文的“借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