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福建省石狮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许敏莉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写话教学更是学生习作开始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写话教学因局限于“看图写话”“仿写片段”等写话“套路”中,导致学生写话规范有余,灵性不足。很多学生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也经常会感觉没什么值得写,用学生的话说:“爸爸、妈妈又不带我去玩,我没什么好写的。”学生从写话的一开始便觉得无话可写,把它当作“苦差事”,写话作业也成了“亲子作业”,甚至成了父母的“亲自作业”。
绘本,作为国际公认的最适合低幼孩子阅读的图书,它以图画讲故事的方式来到了学生的面前,拥有独特的魅力。从儿童写话的角度看,绘本中的“图”和“文”,还有图文共同构成的意义空间与话题,都是丰富的写话素材,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写作范例。我们不妨借助绘本神奇的魔力,激活学生写话的灵感,为学生搭建“乐写”的平台,让他们“无压力”写话。
“创作的开始是模仿”,特别是对低段的学生来说,绘本的语言规范,有别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很多绘本,语言充满了童真童趣,表达方式贴近学生,让学生乐于接受:句型、段落重复,有着特定的表达形式,在重复、对比、往返的节奏中,蕴含着一定的语言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文中句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模仿、移植绘本中的语言,让他们愿意表达、乐于表达。比如在教学《我爸爸》中,可以提炼出文中反复出现的经典句式:“我爸爸像— —。”“我爸爸是— —,也是— —。”这些比喻、比拟的句式,让学生进行仿写,学生的写话热情被点燃了:
我爸爸像一棵大树,可以为我遮风挡雨。
我爸爸是超人,不管我和妈妈遇到什么困难,爸爸都能马上飞过来帮助我们解决。
……
学生在仿写中,迁移了绘本中精彩的表达方式,创造出了自己的童言童语,也体会了写话的乐趣。
再比如绘本《逃家小兔》,妈妈和小兔子之间的奇妙对话富有节奏韵味:“如果你— —,”XX说,“我就— —。”在课堂的最后,可以进行如下设计:如果你是小兔子,你还想变成什么?妈妈又会怎么做?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式,展开合理的想象,让小兔子和兔妈妈“玩语言捉迷藏”,学生迁移了绘本中精彩的语言图式,表达也就“轻舞飞扬”了:
“如果你变成渔夫,”小兔说,“我就变成小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鱼,”妈妈说,“我就变成大海,让你在我的怀里快乐地游来游去。”
“如果你变成太阳,”小兔说,“我就变成花伞,把你挡在外面,让你看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花伞,”妈妈说,“我就变成雨点,在你身上快乐地跳舞。”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学生的好奇心强,一切未知的事物和未知的答案都能激起他们探究和寻找的欲望。许多绘本在画面和语言上都有“留白”,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师可巧借“留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绘本上的形象、色彩、细节,大胆去猜测、想象、创造画面以外的世界,既让学生感受意想不到的写话乐趣,比如绘本《苏菲生气了》,用了“竖起的头发、狮子、火”等来表现苏菲的愤怒。教师可以顺势引导:“你们见过火山爆发吗?苏菲现在是一座火山,就要爆发。你猜苏菲真的真的生起气来会怎么做?谁来说一说?”学生会根据自己生气模样来想象画面以外的事,他们的猜想很有画面感,体现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写话中流淌出来的也都是学生个性化的语言:
当苏菲生起气来——真的真的生起气来,她一见到朋友们,就跺着脚,手插着腰,冲着朋友们大声嚷叫。大家都被吓坏了,纷纷都说苏菲变得好可怕呀!
当苏菲生起气来——真的真的生起气来,她一脚踢翻了玩具箱,扯着姐姐的衣服大声嚷着:“你不让我玩,我也不会让你玩的!放开你的手!”
许多绘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学生听着绘本故事往往会追问:“后来呢?”这就是绘本的魅力。优秀的绘本故事里让人浮想联翩的悬念,精彩之处的戛然而止都用别样的方式在邀请孩子主动参与到故事的续写、续编中。当学生心绪飞扬,想出更多与作者不一样的有趣的情节与结尾,会很有成就感,也就能自发地进行写话了。比如《乱七八糟的变色龙》讲述了一个变色龙,因吃了一只小飞虫后的变色功能变得一团糟。它很苦恼,可有一天乱七八糟变色龙却用它的智慧战胜了大狮子,变色龙不再为它的颜色而苦恼。阅读到此,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乱七八糟变色龙后来又遇到了谁(什么危险)?它又会怎么变?你能把这个故事继续往下编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纷纷放飞自己的想象,与同伴分享自己创造性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再比如读完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引导学生想象小老鼠、大老虎和犀牛它们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利用《我的幸运的一天》绘本结构特点和故事情节,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和小伙伴的故事,进行创编。当我们老师为学生架设了读与写的桥梁,学生的写话有了绘本人物形象作为依托,有了生活作为写话的源泉,自然就有话可写,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语言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学生阅读的绘本多了,画面和语言的积累丰厚了,思想和情感也更活跃了。这时候可以引导他们创作绘本,先画后写,绘画时可以允许学生采用伙伴合作、亲子合作等方式,既降低了难度,又可以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创作中展开想象,表达情感。如读完《我爸爸》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画爸爸”,并给自己的画配上文字“夸爸爸”,学生的表达妙趣横生:
一个学生把爸爸画成一头可爱的猪在跳绳,写道:
“我爸爸真的很棒!他像一头快乐的猪,我和妈妈不吃的东西给他吃,他都吃起来特别香。爸爸还是一头喜欢运动的猪,每天都跳绳,但还是很肥(胖)。”
一个学生把爸爸的脑袋画成一台电脑,写道:“我的爸爸真的很棒,他是会说话的电脑,如果我学习上遇到困难,只要问他,他准知道。那次,老师让我们查找北京的风景名胜,家里电脑坏了,爸爸跟我讲起了故宫、北海公园还有天安门……老师还夸我找的资料好!”
在学生稚嫩的表达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已尝试学着用自己的语言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爱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英国作家山姆·麦克·布雷尼都借一大一小两只兔子之口,在短短的对话里浓缩了大、小兔子的母子情。当我们看到小兔子拼命往两边张开两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时,不禁要被逗乐。当接龙游戏似的比喻一个接着一个,天真、智慧,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之间的爱必定也让学生感动。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封底的一段话:“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小兔子勇敢又聪明,它想到了用动作和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请你们也像小兔子一样,用你手中的笔画下你对妈妈的爱,并为你的画配上对爱的语言。”此时的学生情动了,有了表达交流的欲望。不管是画,还是写,都让学生兴趣盎然。
总之,绘本无疑是给低段写话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作为老师,在引领着学生享受绘本文化带来的快乐之余,我们还可以巧借“绘本”,努力挖掘“图”的作用,认真落实“文”的训练。只要我们在学生心里种下写话的种子,学生便可在写话课堂上尽情挥洒着他们的童真童趣、童言童语,体会到写话的乐趣,实现“无压力”写话。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