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话题迁移延伸写作宽度

时间:2024-05-10

石树仙

“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普遍认为,一个新颖有趣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教学实践的长期尝试中,我发现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适当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激活他们的灵感迸发。

1.拓展生活所感。

科幻小说《流浪地球》中,刘慈欣带着中国文化中浓郁的乡土情怀,以他独特的宇宙观构建出这一个用百代人坚守的计划。吴京拍摄的《流浪地球》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学生对科幻电影比较痴迷,基于此,我便布置了以“中国人对家的浪漫情怀”为主题的作文征稿。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总容易引发他们倾诉的欲望,在刚看完电影的新鲜感的刺激下,学生个个心潮澎湃,写起来也不吐不快。

某次体育课后,学生又渴又热地回到教室,才发现饮水机没水了。面对这一窘境,有学生抱怨值日生没有备好水,也有学生抢别人水壶里的水喝,教室里怨声载道,怨怼吵闹。可当我提了一大桶水送进去时,他们一改常态,互相谦让。看着此情此景,我感触颇深。下次上语文课时,我便让他们以体育课后的“没水了”为情境,让他们回忆整个过程中有意思的情节,可以写表情、写动作,也可以写评论。因为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学生的感触便各有不同,有自豪自己以平和心态对待的,也有惭愧地反省认错的,当然不乏统观理性地分析问责的。此次训练,文章异彩纷呈,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言说心声,不就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作文训练方式吗?

2.迁移教材文本。

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写作最佳模仿的范本。课文因其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经典性,故可挖掘的教学点便极多。

史铁生的文字将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感人至深。在学习完《秋天的怀念》后,围绕着对残疾的认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和对人道、对爱的理解,我组织学生写“史铁生,我想对你说”一文。有学生表达对史铁生的敬意,有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回忆自己与母亲的“相爱相杀”,还有学生结合当下不少人脆弱的承受力,呼唤培养坚韧的生命观。学生对教材课文的再回顾,可清晰地把握课文内容,在写作的过程中深化认知,无形中又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学完《植树的牧羊人》后,布置学生写“默默的种树人”,教会学生关怀、体察这个社会上所有默默付出的人;学完《狼》后,布置学生写“屠狼笔记”,在斗智斗勇中赞美人类的聪明、理性;学完《诫子书》后,布置学生写“埋下一颗‘静的种子”,在温习课文内容的同时,又教会他们懂得做学问就需要沉下心来的普遍哲理;学了《猫》之后,以第三只猫的口吻写“如果有来生”……

3. 延伸名家名著。

寫作是对语言文字魅力的深刻领悟与实践。在读完一部经典的文学著作后,有必要让学生动手写一写。

读完《创业史》《骆驼祥子》,我会让学生比较“祥子与梁生宝”;读完《长征》和《红星照耀中国》,我会让学生思考“毛泽东这样读书”;读完《昆虫记》,写“圣甲虫的幸福生活”;读完《寂静的春天》,写“假如我是菜农”;读了《外婆的道歉信》,写一写“外婆教会我……”等。

每届学生我都会进行这样的训练,三年的坚持,三年的积淀,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有了新的转变,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学会将写作的话题扩大到学生的一切生活中,用写作能力,来根养学生的生命成长,我想,这也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吧!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第七中学;0323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