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袁爱国
作为本次“创课”的现场评委,重新阅读张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在重温他这一课的现场情景。无论是眼前的文本,还是现场的教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老师这一课突出了写作教学的三个意识。
一是敏锐的写作教学创新意识。
本课的选题新颖,练习的文体是演讲稿。初中写作教學一般以记叙文教学为主,中考作文也是以记叙文为主要评价文体。选择写演讲稿,也就意味着与应试写作指导保持了一定距离。其实,写好演讲稿并进行演讲训练,是一项挑战性极强的语文实践活动,听、说、读、写、思各项训练有机渗透,既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历练、思维方式的强化,也有审美情感的介入与体验、传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融。
二是写作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
写作课程“教什么”与“怎么教”很重要,写作教学内容的选择极具个性化色彩。在依据课标及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并整合写作教学的资源,这样的课才接地气,才有灵气。本节课导入环节精彩纷呈,一些名人演讲的经典瞬间包含了丰富的课程信息。主体部分为教者写作的演讲稿和奥巴马的演讲视频和演讲稿,从正反两个方面设例,都具有启发性。
三是关注读者的真实写作意识。
本课的主任务是一项情境写作,本次赛课地点在山东莘县翰林中学,这所学校刚刚迁址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极具特色,校内社团活动比较活跃,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个性特长都得到很好的发展。张老师以竞聘社团负责人为真实任务,既符合学校当下的发展需求,也符合学生展示个体特长的主体诉求,因此,学生学习的愿望更加迫切,写作学习的目标更明确,教学的针对性更强。
本课值得商榷的地方在于教学重点的把握与难点的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写“走心”的演讲稿,“走心”即指向以听众为中心。课堂上演讲稿的内容注意了称呼、层次以及听众的心理,这就能算是一次成功的演讲吗?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关注演讲稿主体部分如何写作,即如何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的层次并选择论证的材料。本课写作课堂上的活动要求是结合最有感觉的一部分(开头,主体、结尾等)写一个能“走心”的片段。事实上,课堂上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写,拿起笔来更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本课教学的难点还在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本课课堂教学感性有余,逻辑思维的训练没有得到重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流畅性明显不足,动起笔来自然困难重重。这样看来,写作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起点能力,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写作,教师在学生需要指点的地方教会写作,这才是“创课”的根源。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七中学;21003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