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汉语SVi+了O句式分析*

时间:2024-05-10

席建国 王国风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宁波 315100)

汉语SVi+了O句式分析*

席建国 王国风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宁波 315100)

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汉语SVi+了O句式的情况:1)Vi+了动词的概念转喻模式及其语义结构特征;2)SVi+了O句式的构式义;3)SVi+了O句式的分类性网络关系;4)SVi+了O句式的元功能。研究发现:Vi+了动词用于SVi+了O句式是一种“跨范畴和谐”现象;SVi+了O句式因遵循“整体-部分”原则相对SVi+了句式属于优势语序。SVi+了O句式比SVi+了句式的意念性和语篇性更强。

SVi+了O句式;分类性网络;跨范畴和谐;语篇性

This paper explores Chinese SVi+leO constructions in the ligh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1)The conceptual metonymy model and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Vi+leverbs; (2)The holistic abstract meanings of SVi+leO construction; (3)The taxonomic network relations of SVi+leO construction; (4)The metafunctions of SVi+leO construction.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Vi+leverbs used in SVi+ leO construction belong to “transcategory harmony”. SVi+leO construction is dominant word order as opposed to SVi+lefor its following the Whole-Part Principle. SVi+leO construction conveys more conceptual mea-nings and performs stronger discourse functions than that of SVi+leconstruction.

1 引言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对“王冕死了父亲”这类句子的研究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该句式可以抽象为SVi+了O格式。SVi+了O句式表达“某人‘增生了/减损了’某物”构式义。见下面例示:

① a. 老王活了两颗树。 (“增生”义)

b. 他来了精神。 (“增生”义)

c. 杰克跑了三只鸡。 (“减损”义)

d. 小李少了些想象力。(“减损”义)

上述句子具有以下句法-语义特征:1)主-宾之间语义上遵循“整体-部分”原则;2)谓词由Vi+了连动结构充任,在上述句式中用作二价谓元,其构式义可以抽象为:“增生了”(①a、b)/“减损了”(①c、d)(袁毓林 2004;沈家煊 2006);3)宾语既可以是具体、可数名词,如“树”(①a)、“鸡”(①c),也可以是抽象、不可数名词,如“精神”(①b)、“想象力”(①d)。以往的研究因多从句法或语义角度讨论这类句式,还留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1)Vi+了动词的转喻义是如何实现的,有何特征;2)SVi+了O句式的结构化理据是什么,有何语序特征;3)SVi+了O句式与SVi+了句式的元功能有何异同。

2 Vi+了动词的概念转喻模式及其语义结构特征

SVi+了O句子与SVi+了句子表达相同的命题意义,但构式义完全不同。见下面Vi+了动词的语义功能比较:

② 他的客户来了1。

例②中,“来了”用作非宾格动词,体现“物质过程”,其句法行为可以概括为:来了1:物质过程(X,(结果(X,0)))。但动词“来了”还有宾格谓词用法:

③ 他来了2客户。

例③中,“来了”用作宾格动词,体现“关系过程”,其句法行为可以概括为:来了2:关系过程(X,(关系(X,Y)))。动词“来了”用作宾格谓词,表达“增生了”转喻义,是通过“概念压制转喻机制”实现的。见下面例句及其谓词的转喻义实现模式:

图1 Vi+了动词的概念转喻模式

图1可解读为:动词“来了”在构式④的整体义及其表达的语用功能作用下,被压制进入SVi+了O 句式,并衍生出“增生了”语义及“二价”谓词元功能。其中涉及一个概念转喻:行为过程指代行为结果。动词“来了”发生转喻时,语义相对抽象,即有一定淡化(彭玉海 2011),其规约化程度普遍低于专用名词。这种语用现象属于动词的“偏离性用法”,即“动词与其出现的句式不一致的情况”(Langacker 2009)。说明Vi+了动词的构式义具有消除语义冲突和句法限制的功能。动词“来了”的转喻义与其词汇义之间的内涵和外延传承关系具有单向性,只能通过“来了1”衍推“来了2”,反之则不然。前件“来了1”是后件“来了2”的充分条件。这一过程充分说明:蕴涵关系的本质是劣势形式的存在蕴涵着优势形式的存在。

通过以上讨论,可作以下归纳:1)Vi+了动词的词汇义向转喻义演变是单向性的,主要源于语用推理,与主观化有关;2)Vi+了动词的一致式作用范围小,意义和功能较具体,句法的强制性程度大;其转喻式作用范围大,意义和功能较抽象,主观意义强;3)Vi+了动词是非典型性自主动词,其宾格用法属于“跨范畴和谐”现象。

Vi+了动词的自主性程度可以通过以下模式得到验证:可进入下面任何一种模式的动词都可视为自主动词(马庆株1988)。

格式I:

a.V+{祈使} b.V+O+{祈使}

格式II:

a.V+来/去 a’.V+O+来/去

b.来/去+V+来/去 b’.来/去+V+O+来/去

c.来/去+V c’.来/去+V+O

我们以下面例示为例,检验Vi+了动词进入上述两种格式的合法性程度:

格式I:

⑤ a.﹡跑了! b.﹡跑了两只羊!

格式II:

⑥ a.﹡死了来/去。 a’.﹡死了三条鱼来/去。

b.﹡来/去死了来/去。 b’.﹡来/去死了三条鱼来/去。

c.﹡来/去死了。 c’.﹡来/去死了三条鱼。

Vi+了动词无法进入上述两种格式中的任何一种。说明:Vi+了动词的转喻用法只能算作自主动词范畴中的非典型性成员。

3 SVi+了O句式的结构化和语序特征分析

“动-宾”搭配的“语义一致性”原则要求二者之间存在语义倾向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积极”、“中性”和“消极”(Hoey, M. ect. 2007:107)。Vi+了动词表达“增生了/减损了”构式义要求其宾语的语义选择性比较宽泛。具体见下面例句及其分析。

SVi+了O:

⑦ a.老赵活了两头牛。(“增生了”)

a’. 老赵的两头牛活了。

SVi+了:

b.小张终于死了心。(“减损了”)

b’.﹡小张的心终于死了。

例⑦a、b成立,是因为:根据我们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老赵活了两头牛” 意味着“老赵‘增生了’两头牛”,“小张终于死了心”可以理解为“小张终于‘减损了’某个念头”。即在我们的认知框架中存在“某人‘增生了/减损了’某物”这一事件意向图式。从认知语用角度来看,选择使用“活了”、“死了”转喻某人“减损了”某物,是最简约、经济的手段,虽然这种用法增加了句子的复杂性和信息处理负担。上述转喻式具有的强大消解语义冲突和句法限制功能,致使句⑦a、b合法。以上讨论说明:1)Vi+了动词的构式义及其属性需通过构式带入具体语句,才能实现(薛恩奎 2011);2)SVi+了O句子的构式义越抽象,其合法性程度越低。即转喻加大了事物与人们日常经验之间的距离。

SVi+了句式中,⑦a’成立,是因为:1)SVi+了句子表征自发事件,即施事自发或有意识地实施某个行为。具体来说,“牛活了”比“活了牛”更具原生性;2)Vi+了动词的非宾格用法的词汇化程度高于其宾格用法(贝罗贝 李明 2008)。这或许正是导致Vi+了动词在SVi+了句式中体现为一致式、在SVi+了O句式中体现为转喻式的主要原因。一致式总是比转喻式表现出弱标记性。句⑦b’不成立,是因为:1)复合结构“小张的心”不符合人们的一般理想化认知模型,因为我们无法根据相关经验建立起“小张的”和“心”两个概念之间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因为关联模式是人类“自然的”经验类型。沈家煊先生(1999)为此列出了如下“的”字结构对照表:

⑧ a.经理的(外套) a’.﹡经理的(身份)

b.辞典的(封面) b’.﹡辞典的(出版)

2)相比⑦a’的主语“老赵的两头牛”的“可别度”,句⑦b’的主语“小张的心”的“可别度”较低,因而造成定指性更高的前者相对于定指性较低的后者,更倾向于前置,而且⑦a’属于“优势语序”。⑦b’因主语的“可别度”较低,致使句子不合语法。以上现象还可以通过Halliday(2009:204)的“共现倾向性原则”来解释,即“主-谓”之间的搭配功能与主语的指称性强弱成正比。这就是定指性强的主语“老赵的两头牛”与动词“活了”搭配相对于定指性很弱的主语“小张的心”与动词“死了”搭配具有更高的共现倾向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具体语言实践中,可以通过增强主语的指称性,使一个句子获得合法地位,如“小张出走/放弃学业的心终于死了”。

⑦b成立,⑦b’不成立,可以通过“可别度领前原则”(Identifiability-leading Principle)得到合理解释:指称性明确的成分的可别度高于指称性弱的成分;可别度高的成分相对于可别度低的成分具有更大的前置倾向性(陆丙甫 2005)。具体来说,“小张”(⑦b)的“生命度”高于“小张的心”(⑦b’)。其实,汉语中“小张的心”之类结构强调的是范域量“整体-部分”,而不仅表示定指性。从“整体-部分”原则的遵循来看,⑦b和⑦b’是不对称的。前者相对于后者具有更大的前置倾向性,符合汉语语言句位分布的“整体-部分”原则。

以上讨论说明:1)SVi+了句与SVi+了O句在合法性方面存在蕴涵关系:SVi+了句成立,那么SVi+了O句成立,反之则不然;2)SVi+了O句相对于SVi+了句受到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少。前者的主语因“可别度”较高,相对后者的主语有更大的前置倾向性;3)违反“可别度领前原则”要付出代价,代价之一就是句法上表现出较高的标记性。

4 SVi+了O句式的分类性网络关系

构式语法认为规约性语言单位的结构化系统是通过诸构式的分类性网络表征的。根据SVi+了(减损了)O句式和SVi+了(增生了)O句式之间的句法-语义关系,可以将它们范畴化为一个分类性网络。分类性网络关系描述构式间的图式关系。任何一个构式在句法、语义、语用和语篇方面都具有唯一个体性特征,且表征为其构式网络中的一个独立节点(node),以体现说话人的语言知识。一个构式一方面具有自足性,同时通过图式关系相联系。分类性构式网络具有两个中心特征:多义性和原型扩展结构(Croft 2009)。分类性关系中的构式间存在三种联系:1)例示联系对应“分类性”联系;2)次部分联系对应“部分-整体”联系;3)多义性联系对应结构相似但语义有差异的次类构式(Goldberg 2009)。构式网络中的诸构式可以划分为不同分类性层级关系,分别由上位构式和下位构式组成,但这种分类性层级往往只能是粗约型的。上位构式具有很强的图式性,下位构式具有很强的实义性(substantivity)。SVi+了(减损了)O句式和SVi+了(增生了)O句式在句法-语义上存在内在关联性。见下面图2及其相关关系:

图2SVi+了O句式的分类性网络

图2涉及的分类性关系分析如下: 1)SVi+了O句式的分类性网络包括两个次构式链:(i)[SVi+了(减损了)O]-[句(a1)/(a2)]和(ii)[SVi+了(增生了)O]-[句(b1)/(b2)]。自上而下,构式的图式性逐渐减弱,实义性逐渐增强;2)SVi+了(减损了)O句式和SVi+了(增生了)O句式属于图式性构式。图式性构式有其内部结构,这种内部结构通过其实义性构式((a1/a2)和(b1/b2))的形态句法结构予以例示。每一个构式都可以通过其次范畴成员的语法结构得到部分详细描述;3)句a1/a2和b1/b2属于实义性构式,实义性构式是用分类性联系表征这种关系的图式性构式的具体例示。Vi+了谓词的语义对立造成SVi+了(减损了)O和SVi+了(增生了)O句式的构式义的对立;4)图2表明:SVi+了O句式的层级性表现为“原型-延伸”关系,即SVi+了O格式属于原型范畴,句a1/a2和b1/b2属于延伸范畴。SVi+了O句式语义上一方面具有“聚合”继承关系,但同时也受“组合”关系的制约。

5 SVi+了O句式与SVi+了句式的元功能比较

SVi+了O句式与SVi+了句式表达不同的人际功能,通过谓词Vi+了体现出来。因为“态度”与“完成相”密切相关。前者包括三个分相:“情感”、“判断”和“欣赏”(Halliday 2009:89)。SVi+了句式强调事件的行为“完全实现”,即“结果性”,SVi+了O句式强调事件的行为“关系”,即“过程性”,具有主观“移情”功能。二者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传闻复合句加以鉴别。见下面例句及其分析:

⑨ 我听说玛丽的一个同学走了。

⑩ 我听说玛丽走了一个同学。

句⑨无标记,是因为:传闻动词“听说”的内容“玛丽的一个同学走了”具有更多的原生性,且符合“传闻-结果”逻辑关系。相比句⑨,⑩带有一定程度的标记性,主要是因为:传闻动词“听说”的内容“玛丽走了一个同学”具有一定的标记性,且不符合“传闻-结果”逻辑关系。另外,上述两句的宾语从句的“可别度”差异也是致使它们句法上表现出不同标记性程度的原因之一:原生性小句“玛丽的一个同学走了”的“可别度”相比构式“玛丽走了一个同学”更高。即后者⑩因宾语较高的标记性,致使整个句子结构上相对于前者⑨表现出较高的标记性。

SVi+了O句式比相应的SVi+了句式的语篇性强,因为SVi+了O句式前或中间可插入小句或其它成分,形成更大层次上的语篇单位。这也是一种增强概念成分“可别度”的手段,如“王冕,在诸暨县乡村居住,七岁时死了父亲”或“王冕,家住诸暨县乡村,从小帮家里放牛,七岁时死了父亲”等。具体来说,SVi+了O句式的语篇结构是根据插入小句或辅助成分修正形成的。相比之下,SVi+了句式因语义自足性较强而致使其语篇建构功能较弱,如只能说“王冕的父亲在他七岁时死了”或“七岁时,王冕的父亲死了”。另外,我们还可通过疑问句应答方式来比较SVi+了O句式和SVi+了句式的语篇建构功能之间的差异性。SVi+了O句能够回答多种提问方式:如“某人怎样了?”、“某人发生了什么事?”等。而SVi+了句式只能回答:“某人的某物怎样了?”之类问句。从信息模式来看,SVi+了O句式表达前景信息,即在叙事语篇中构成事件主线或主干信息,而SVi+了句式表达背景信息,即围绕事件的主干进行的铺排、衬托或非连续性的信息(Hopper & Thompson 2008)。以上讨论也说明:主谓一致性关系不单是句法问题,而是话语-篇章现象语法化的结果。

6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Vi+了动词的转喻义与其SVi+了O句式的构式义和语用功能表达之间存在内在因果关系,是“构式压制转喻机制”作用的结果。Vi+了动词的构式义具有消除语义冲突和句法限制的功能;2)Vi+了动词的词汇义向转喻义演变具有单向性,主要源于语用推理,与主观化有关。Vi+了动词的一致式作用范围小,意义和功能较具体,句法强制性程度大;其转喻式作用范围大,意义和功能较抽象,主观意义强;3) SVi+了句与SVi+了O句在合法性方面存在一定的蕴涵关系:SVi+了句成立,那么SVi+了O句成立,反之则不然。SVi+了O句相对于SVi+了句受到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少。前者的主语因“可别度”较高,相对后者的主语具有更大的前置倾向性;4)违反“可别度领前原则”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句法上表现出较高的标记性。在具体语言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增强主语的“可别度”,来消除句子的标记性。SVi+了O句式表达前景信息,SVi+了句式表达背景信息。

贝罗贝 李 明. 语义演变理论与语义演变和句法演变研究[A]. 载沈阳 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C]. 2008.

陆丙甫. 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论可别度对语序的普遍影响[J]. 当代语言学, 2005 (1).

马庆株. 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A].中国语言学报(13)[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彭玉海. 俄语动词隐喻的语义解读[J]. 外语学刊, 2011(5).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 1999(1).

沈家煊.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中国语文, 2006 (4).

薛恩奎. 动词的语义范畴与句法模式[J]. 外语学刊, 2011(5).

袁毓林. 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J]. 语言研究, 2004(4).

Croft, W. Constructions and Generalizations[J].CognitiveLinguistics2009( 20).

Greenberg, J.UniversalsofLanguage[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6.

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Work[J].CognitiveLinguistics, 2009(20).

Halliday, M. A. K.ContinuumCompaniontoSystemicFunctionalLinguistics[M].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td, 2009.

Hoey, M., M. Dahlberg, Stubbs, M. & W. Teubert.Text,DiscourseandCorpora[M]. London: Continuum, 2007.

Hopper, Paul J. & Sandra A. Thompson. Projectability and Clause Combining in Interaction[A]. In Ritva Laury(ed.).CrosslinguisticStudiesofClauseCombining:TheMultifunctionalityofConjunction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8.

Langacker, R.W. Cognitive (Construction) Grammar[J].CognitiveLinguistics2009(20).

OnChineseSVi+leOConstruction

Xi Jian-guo Wang Guo-feng

(Ningb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Ningbo 315100, China)

SVi+leO construction; taxonomic network; transcategory harmony; discourse function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类型学视角下的英汉语序比较”(11BYY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英汉语言研究的类型学视野”(09YJA740099)和浙江省社科联“英汉语言的类型学特征及语义结构对比研究”(2009N68)的阶段性成果。

H04

A

1000-0100(2012)02-0027-4

2011-09-24

【责任编辑薛恩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