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后现代绘画语言的哲学反思

时间:2024-05-10

赵 玫

提 要:后现代持续不断地渗透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文化活动和日常生活观念。人们对于后现代的提法褒贬不一,对于后现代绘画语言更是莫衷一是。本文从哲学视角、形而上层面深入探讨“何谓绘画语言”、“后现代绘画语言何为”、“后现代绘画语言何以存在”三个根本问题,客观分析后现代绘画语言面临的悖论及其走出困境的可能。

关键词:后现代; 绘画语言; 哲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1-0022-4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Post-modern Painting Languages

Zhao Mei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Post-modernism has continuously penetrated and influenced our thought of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daily lives. The concept of post-modernism receive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ppraisement, so does the post-modern painting language. In this study, three problems of “What is painting language”, “What is post-modern painting language for” and “Why do post-modern painting languages exist?” ar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 point of philosophy and metaphysics. The puzzle of post-modern painting languages and the solution to it are also analyzed.

Key words:post-modernism; painting languag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1 引言

毫无疑问,“后现代”已经持续不断地渗透并影响到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世界(贝斯特 凯尔纳1999: 2)。然而,人们对于后现代观念褒贬不一,对于后现代绘画语言更是莫衷一是。到底什么是后现代绘画语言?这不是一个一般的概念问题,而是一个涉及艺术的性质和本原的问题,是哲学范畴的问题。哲学应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哲学不是科学,它不会直接去论证某个实质领域和文化现象的合理性。作为人类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哲学是“对思想本身的再思想”,是对某种现象、问题的“反过来而思之”。恰如海德格尔所说,“哲学所追问的不是存在者,而是存在本身”(海德格尔1987: 233)。然而,这一实质性问题却久被遮蔽了。回顾当下中国后现代绘画语言问题的争论,我们同样会惊愕地发现,很多人所探讨的问题一直停留在“存在者”这个现象层面,根本没有触及到后现代绘画语言这个纯粹存在的问题本身。本文旨在从哲学视角和形上层面审视和反思后现代绘画语言。

2 何谓绘画语言

除了哲学,任何一门学科都不会问及自身是什么的问题,但是一旦我们要把某一门学科置于哲学的视野中来考察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了。对于绘画语言的哲学反思,我们首先必须要问:什么是绘画语言?绘画语言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绘画语言作为人类的一个独特的精神门类,是由其自身的独特性来规定的。这种独特性表现在“是其所是”与“非其所不是”。

所谓“是其所是”,是指绘画语言的“自我同一性”,绘画语言是其自身,而不是他物。这是绘画语言的“内在”规定性。“内在”规定性要求绘画语言具备自我意识和自我品格。绘画语言既要自觉到自身的“绘”,即一定的技术和手段;又要自觉到自身的“画”,即一定的存在形式和表现方式;更要注重绘画语言的精神品格,即人类精神生活的“澄明”。同时,绘画语言的“是其所是”并不是固守绝对同一和绝对自我,而是在自身之内谋求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的内在同一和内在超越。如是,绘画语言应是人类精神世界“自在自为”的手段和方法,应是人类对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领悟和把捉,应是人类由日常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跃迁。艺术家则是要用独特的视觉语言勾画出自己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宇宙探求相对超越的可能,以至通达“诗意”的生存境界。

所谓“非其所不是”,是指绘画语言与非绘画语言之间的的差异,是绘画语言对貌似绘画语言的东西的一种“外在”的抵制与拒绝。绘画语言作为“是其所是”强调的是绝对的内在规定性,而作为“非其所不是”突出的则是相对清晰的外在界限。清晰的外在界限是任何艺术形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否则,界限的混乱势必造成现象的混乱,反之亦然。自文艺复兴以来,绘画语言一直把再现世界当做自己的目标,但当照相与摄影这些技术手段出现后,绘画的本性受到质疑和挑战。本雅明指出,机械复制技术导致艺术“韵味”的丧失;利奥塔坦言,如果照相与摄影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绘画现实主义的任务,那么绘画技艺就被剥夺了,甚至作为艺术家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绘画语言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必须坚决反对各种“所不是”的东西,同时又要勇于张扬自己“所是”的东西。如此,绘画语言才能获得生命,才能实现自身,才能超越自身。当前的绘画语言之争其实质不在于要不要保留传统的艺术形式,也不在于要不要接纳新的绘画形式,而在于这些活动是否真正体现了绘画语言的自我品质和自我意识。真正的自我意识不是一味的持守,而是内在的超越性。然而,超越主题,画家依然是在绘画;但超越绘画,画家则彻底远离了绘画。虚假的超越注定了艺术消失于平淡的宿命,呈现艺术与非艺术的混沌状态,波普之后,“画”的艺术成为“制作”的艺术,难怪人们现在连什么是绘画都分不清了。所以,只有将“是其所是”与“非其所不是”作为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作为一个“自我确证”与“非我否证”的矛盾过程,“绘画”才能依然称得起“绘画”,称得起“艺术”。

3 后现代绘画语言何为

“后现代”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概念,其起始时间模糊,边界模糊,性质众说纷纭;既常指某些特定的风格、观念和态度,又经常成为与“现代”相对立的一个包容广泛的代名词或历史时期的代名词。“留恋那种整一,那种概念和感觉以及明了的和可传达的经验的和谐一致,我们已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Lyotard 1984:53)后现代是一种独特的力量,一种与现代性相对立的力量,突出表现就是反基础、反本质、反中心。无论绘画语言首先催生了后现代,还是后现代继而推动了绘画语言,绘画语言与后现代的联姻都呈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壮观景象。对于后现代绘画,有人称之为“解构”或者“反叛”,有人称之为“复兴”或者“超越”,也有人称之为“不可归约”或者“怎么都行”。我们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定性的问题,况且这正是后现代所要反对的。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乃是:后现代绘画语言到底要做什么?此一分析旨在洞察后现代绘画语言冒然前行的真实前提与必然后果,知其何所为,然后知其何所不为。

3.1 后现代绘画语言的历史动因

后现代艺术是从反思传统价值入手对现代主义进行反拨的,有关后现代绘画语言解构方法的讨论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展开。20世纪50-60年代之后,西方思想界、理论界异常动荡和活跃,思考与认识日趋复杂,此特点也经常表现在绘画中,并经常与观念艺术的复杂理念相契合。“80年代以来西方艺术已经摆脱了线性发展模式,而呈现出一种多元、折中、融合的混杂的局面。”(王端廷 2004:42)事实上,这些特征与这个时期西方文化的走向、哲学观的转向不无关系。后现代绘画语言是西方当代现实的必然反映。其中,西方现代社会批判理论对其影响尤为深远。阿多诺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基于对一种组织化的资本主义理论的研究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艺术面临着被物化的危险,艺术家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孤立,越来越异化。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像物与物的关系一样,一切都以交换逻辑为条件。因此,他认为艺术当然也逃脱不了成为商品的命运。阿多诺认为艺术必须首先承担起摆脱这个命运的责任,他倡导以艺术的自律性来抵抗一个日益商品化、产业化和物化的世界。受其影响,现代艺术,特别是绘画语言首先打破18世纪建立起来的艺术博物馆体系以及收藏制度,主张艺术向自然靠拢,以此来对抗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社会对艺术的占有和消费。阿多诺还深入分析了“大众文化”,指出大众文化的出现导致文化的批量生产,各种技术手段作为工具理性可以大量复制艺术作品,从而使艺术不再是什么灵性的表现或风格的追求,而是实现交换的手段,所以阿多诺非常支持先锋派艺术与大众艺术保持距离,以使艺术作品保留希望和批判的热情。

同时,法国哲学家德里达60年代提出的解构主义对理性的原则进行了极为猛烈的攻击。结构主义强调事物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有序性和确定性,把认识对象看做整体结构。德里达反对结构主义的观念,认为结构的稳定性及西方人几千年来所崇尚的、确信无疑的“真理”、“思想”、“理性”、“意义”、“确定性”等实质是空洞的虚无,所有的既定界线、概念、范畴、等级制度都应当推翻。后来的现代艺术家们也许正是沿袭了否定现实的思维,把艺术的自律性空前地放大到各种标新立异的艺术形式之中。这种“否定的”、“颠覆的”、“解构的”理念一时间成为后现代主义的核心精神。“所以在后现代艺术中,完整的风格没有了,精致的形式也没有了,艺术变得怎么都行了。”(王瑞芸 2004:222)很多绘画语言家的创作刻意追求平庸、通俗或戏谑之态。商业广告、图案、漫画、涂鸦的画法成为常见的形式,浅薄、滑稽的感觉显现于大量图画之中,一些艺术家故意显露模仿、抄袭他人的印记,一些艺术家极力表现杂乱、粗糙、拙劣与无序的效果,也有艺术家制造种种荒谬的情感玩笑。这些现象体现或混合着各种各样的因素,其中有探索突破与创新的成分,也有做作、低级趣味和无可奈何之感的表露。后现代绘画语言俨然呈现出一种“不可归约”、“无法言说”的独特景观。然而,透过后现代绘画语言变幻莫测、琢磨不定的斑斓图景,我们看到了什么?由此我们果真能够通达“本真的存在”抑或“诗意的栖居”吗?

3.2 后现代绘画语言的三大悖论

回顾当今后现代绘画语言领域的现实状况,我们不难发现,后现代绘画语言所主张和声称的基本意图,不仅没有得到彻底实现,反而面临着欲进不能和欲罢不得的尴尬境地。何故?从哲学上来看,就在于后现代绘画语言自身存在着以下难以克服的三大悖论。

其一,无前提之悖论。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任何一门学科或者艺术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前提(诸如本质、基础、中心等)之上的,这些东西构成了坚固的硬核和僵化的体系,已经严重束缚了当代文化的发展和人类自由的表达。所以提出了“反本质、反基础、反中心”的口号。Greenburg总结道:“首先证明自己是合理的一种方式,以便既能让自己喜好不那么苛求的艺术,又不被人说成是反动或智力迟钝”(马泰·卡林内斯库2001:312)。如果从后现代的观念来看,上述我们追问的“何谓绘画语言”或者“后现代绘画语言何为”等都是十分“可笑”的。因为前者隐含着绘画语言的“本质”问题,而后者则隐含着后现代绘画语言的“目的”问题,这些都是后现代绘画语言所要解构和颠覆的传统观念,我们怎么可以还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呢!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些现代的带有前提性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后现代绘画语言所倡导的是一个没有任何前提的后现代观念。显然,如果不经反思,后现代的这种说法很容易就会被接受、被认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后现代绘画语言表面上固然没有任何前提,但是它却潜在地预设一个不容反驳的前提,即认为一切文化和艺术都应当是无基础、无本质、无中心的。正是这样的预设前提使得现代性绘画语言观念“集体失语”,而后现代绘画语言观念却获得了绝对“话语霸权”。后现代俨然一个“理论黑洞”,任何理论到这里都失去了既有的效力。这种惊人的现象背后潜藏着一个隐秘的悖论:后现代绘画语言解构一切前提,却无法解构自身预设的前提。后现代绘画语言悖论恰如黑格尔所说的“黑夜里黑色的牛”,后现代的“黑幕”吞噬了现代的所有前提和话语,自身却演变成绝对的前提和话语。

其二,无目的之悖论。绘画语言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是人类有意识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必然反映人类的精神愿望、诉求和价值,作为艺术而存在的后现代绘画,要想获得自身的存在也不能不反映人类的这个总体要求。后现代绘画一再声称自身是没有愿望和目的的,并且反对传统绘画的目的性,主张绘画语言仅仅是一种体验活动。然而,此种观念和做法仍然含有目的性,它仅仅是消解了传统的一元目的论,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目的论,是通过不同的“观者”达到不同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目的,实乃康德所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而已。

其三,无总体之悖论。无总体是后现代绘画语言最具冲击力的观念,然而也是最未被反思的悖论。后现代主义把现代主义看做一种宏大叙事的观念,这种观念总是企图构造某种总体图景,并通过对这种总体图景的不断阐释和实践来达到某种未来的理想。但是,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这不过是虚假的总体,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所以,后现代绘画语言首先就要从艺术观、真理观和历史观上去除虚假的总体性,以其杂糅性及其个体性解构现代绘画语言的抽象性和统一性。后现代主义声称现代主义是时间模式,寻求的是总体化的统一;后现代主义是空间模式,寻求的是历史的偶然。后现代绘画语言认为现实的这种转化表明时至今日的现代绘画历史已经“终结”了,人类已经到了一个自由、个性的个体化绘画语言时代。然而,所谓的“去总体化”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去除总体化之后,个体的确可以变成自由的个体,但是却是“伪自由”的个体。因为脱离总体的原子般孤立的个体变成了“漂浮无根”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其存在必须以微观的自我个体的总体为唯一总体。如果说现代绘画语言追求的是“他者总体”的话,那么后现代绘画语言追求的则是“自我总体”, 后现代绘画语言仍然没有越出总体化的藩篱。因此,后现代绘画语言不仅未能一相情愿地实现“去总体化”的愿望,反而造成了新的总体化趋势。

后现代绘画语言因其作茧自缚、悖论难解而陷入了重重困境,难有所为。后现代绘画语言究竟应该如何克服自身的悖论?

4 后现代绘画语言何以存在

后现代观念是一种多元化的观念,各种绘画语言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未必“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只有“合理的才是存在的”。关键是如何界定什么是“合理的”。只有弄清楚了什么是合理的绘画语言、什么是不合理的绘画语言,才能保证后现代绘画语言健康地向前发展。就绘画语言而言,其“合理的”应当是指两条必备的基本准则:一是作为自身而存在的自我特性;二是作为普遍意义而存在的人文关怀。

首先,从作为自身而存在的自我特性来看,绘画之所以作为绘画语言而存在就是因为绘画语言具有自身的特有的本质、特征、形式、色彩、手段、技艺等因素,抛弃这些因素绘画就将不再是绘画。而20世纪绘画语言一再盲目地“解构”自身,所走过的实验性绘画道路恰是反证。在实践上,它造成了两种极端对立的现象:一是完全抛弃对象,运用语词、身体语言和戏剧化表演技巧表现绘画语言;二是转向巨大无比的实体化物象、地景艺术和环境艺术。在理论上,它引起了探讨绘画与雕塑及其他视觉艺术的界限和关系、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艺术品与现成物品的关系等问题。面对“艺术已经终结”或“绘画已经死亡!”的惨淡局面,以新绘画语言为代表的众多绘画语言团体和流派,竭力从事“传统绘画”的新尝试,取得了柳暗花明的效果。绘画语言重新回归了“架上”,回归了自身。但是,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回复”,而是在汲取了后现代丰富营养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再次“回归”,从而也就成为了传统的一部分,成为了绘画语言本身。后现代绘画语言的“回归”表明,绘画语言只有坚持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获得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空间。

其次,从作为普遍意义而存在的人文关怀来看。在后现代绘画语言与现代绘画语言关于何者拥有合法性存在的争论中,核心、焦点是绘画语言作品该不该以传达某种普遍意义为己任。后现代绘画语言以解构“二元对立思维”为前提,进而拒绝接受现代绘画语言作品以“表象”的方式所传达的普遍意义。然而,我们正处在一个开放的、无限丰富并充满活力的意义世界,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固然不需要一种极权主义式的终极价值,但也绝不意味着放弃追寻意义甚至只是无意义、无价值的一种“制作”。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物、一切绘画语言作品都是人类对于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体验和认识的结果,它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是一种理论或话语就能够“解构”掉的,它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任何文本符号与其意义之间的关联也绝不是纯粹私人性的阐释活动,它们之间必然有一种公共的和社会性的关联。人类世界还处在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现实生活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完美之处,这特别需要绘画语言创造一种真善美的理想世界,构建一种意义和价值,从而为现实世界的完善与完满提供一种超越之维。因此,真正的后现代绘画语言不仅仅是解构性的,而且也应是建构性的,是要建构一种适合于现代人生存的精神文化和文化理念。无论后现代绘画以怎样的面目出现,都应当以普遍的人文关怀为根据,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总之,后现代绘画只有在坚持上述两个必要前提的条件下才可能作为绘画语言而存在。

参考文献

贝斯特 凯尔纳. 后现代理论[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M]. 北京:三联书店, 1987.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王端廷. 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王瑞芸. 通过杜尚[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Lyotard, F.Postmodern Condition[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4.

收稿日期:2008-10-21

【责任编辑 李洪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