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情状句之于叙事语篇发展的认知建构

时间:2024-05-10

提 要:本文将Langacker和Talmy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分析拓展到叙事语篇层面,认为叙事的连贯性可从三重“图形-背景”关系作出解读:(1)分句层面的主补关系,(2)语段层面的话题与论述,(3)叙事语篇中情状句间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第三种关系。主要观点是:情状句在叙事语篇中构成话题统领下的事件域,事件域中的情状句表现为完成状与非完成状,并且在语篇中呈现出两种不同形式的突显,成为叙事中不断发展的前景-背景,形成一个“前景-背景”链,推动叙事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情状句; 叙事语篇; 图形-背景; 连贯; 突显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1-0043-5

A Cognitive Model of Situation Complex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rrative Discourse

He Xue-qin

(Huzhou Normal College, Huzhou313000, China)

A broad and profound study has been at the lexical and syntactic levels within the Figure-Ground theor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y Langacker and Talmy. This paper aims to advance this study to discourse level. It is proposed that discourse coherence can be construed at three different levels within figure and ground: (1) clausal subject-complement relationship,(2) topic and its narration in a discourse fragment and, (3) situation-complexes in a narrative discourse. We maintain that situation complexes are governed by the topic of a narrative. They manifest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being perfective and imperfective and comprise event domains that display two kinds of prominence which in a narrative will be respectively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conforming to and making up Figure-Ground chain with Figure as the backbone in the temporal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Key words: congnitive linguistics; situation complex; narrative discourse; Figure-Ground; coherence prominence

1 情状句解析

“情状”(situation)是指以动词短语为中心的言语形式对事件情境进行的基础性识解。根据动词(短语)的内在时间图式,Vendler(2002)将情状划分为状态(states)、行为(activities)、完结(accomplishments)和成就(achievements) 4类,Smith(1991)在此基础上,将情状拓展到语句层面。我们认同这种拓展,认为情状是对事件情境的基础性识解,是基于认知加工用语句结构表达客观情境的结果,是说话人在一定认知视角下对事件情境的言语编码,但不包括时态与体的语法形式。情状的根本特征是具有内在时间性,而非时态与体的语法时间特征,其内在时间性建立在动词短语的基础之上,与其他言语成分共同组构而成。这种内在时间属性又可称体义(aspectuality),它表现为情状的事件状况是否有时间终结点,即时间界性(temporal bounding),这是情状分类的理据。据此,情状可分为完成(perfective)和非完成(imperfective)两种。尚新(2007)在前有研究的基础上,把情状的构成层级分成从核心到边缘的三级:动相、补相和生相,并认为它们构成各自相应结构的内在时间特征。“动相”指动词本身所具有的时间义,“补相”指动词所带的副词补语(包括宾语等)所含的时间义,语句的其他附加成分构成表达时间义的“生相”。除此而外,主语也同样影响情状(Comrie 2005,Langacker 2004 Vol.I,Smith1991,贺学勤 2002)。

当无语法时体的情状结构复合了“时”或“体”的语法范畴构成完整语句时,我们称之为“情状复合体”(situation complex),它包括沈家煊先生所说的“事件句”和“非事件句”(沈家煊 1995: 374)。情状复合体的时间特征是在情状体义的基础上,复合了表示说话人视角的时或体,表现为完成和非完成两类。简言之,情状是情状复合体的基础,表现为没有动词时体的结构形式,而情状复合体是情状结构和动词时体语法范畴复合而成的语句形式,故本文将其称为情状句。

情状句的完成性和非完成性指的是情状句在时间意义上的有界与无界。Langacker(2004 Vol.I: 248-261)正确地把情状归属于事件过程范畴,但他把情状时间界性的完成和非完成分别对应于动态类情状与静态类情状。正如他所指出的,区分这两类情状的关键因素是同质(homogeneity)-异质(heterogeneity),即状态变化(Langacker 2004 Vol.I: 254, Thelin 1990: 18,贺学勤 2002: 79)。但是,动态与静态情状和时间界性的完成与非完成这两对关系并不完全对等。动态不等于完成,静态也可以识解为有界,如动态情状“他跑”就不表完成,静态情状“他躺了两小时了”很明显有界。而且,它们也不是同等意义上的范畴:动、静态是指事件情景的状况,完成与非完成则是指事件的时间特征。不过,完成与非完成尽管表示有界与无界,但它们相对于情状和情状句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情状来说,完成与非完成是情状的内在时间特征;对于情状句来说,它们却是情状的内在特征在时体语法化之后的时间特征,是归并了时或体的时间意义后的外在时间特征。正因如此,完成与非完成在情状和情状句中的体现并不完全一致。

2 图形-背景论的语言研究简述

图形-背景概念用于语言研究,是语言组织方式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反映了语言在空间和时间组织上所遵循的规律。下面我们从几方面简述与语篇直接相关的研究,以印证我们的基本观点:图形-背景原则不仅是词汇、分句的基本组织原则和语义原则,也是语篇组织的基本原则,即语言连续统各层级的组织原则。

2.1分句层面的主补关系

分句的主补关系,指的是分句的主语与动词补语的关系,即主宾关系与主表关系。Langacker(2004 Vol.II), Ungerer & Schmid(2001)与Talmy (2000 Vol.I)等以图┬-背景论为基础框架,论证了分句主补成分关系。Langacker(2004 Vol.II)用“射体-界标”解释分句的“主┯-宾语”成分,认为作为射体的主语是侧显化关系中的主要图形,作为界标的宾语与次要图形对应,主语比宾语更突显。如Floyd broke the glass with a hammer和The hammer broke the glass两句,前一句主宾关系为客观突显,突出了“力量-动态”事件常规关系中的主体;后一句隐去了事件的主体,突显的主语是传递力量达到“玻璃破碎”这一结果的工具,为主观突显。这说明了突显的主观识解性,尽管这种识解是有限制的。Ungerer & Schmid(1996)也对此类分句的主宾关系作了详尽的分析,并且认为分句的主语、宾语分别与图形、背景相对应②。同样,表示空间位置关系的分句,其主补语关系也体现出图形-背景下的识解。如在The balloon is (flying) over the house中,由﹐ver表明的“气球”与“房屋”的位置关系也是图形-背景关系。图解见下节。

2.2语段的话题与论述

“话题”(topic) 一般理解为“被谈论的对象”。实际上,它是一个跨层面的概念,既可指句子层面,又可指语段、语篇层面。前者是句内话题,后者是语篇话题。我们所要谈的是语篇话题,包括语段话题。有的研究者把语篇话题看做一个命题或标题。当然,无论是谈论对象还是命题或标题,二者本质相近,都是指语篇的目标指向。话题统领语篇的结构与语义,是相应的结构与语义关系中的上义概念,构成语篇连贯的根本(Brown & Yule 2000,廖秋忠 1992: 186,王寅 2005)。

在对话题作论述时,由于论述内容过于丰富,其中还可设立分话题,以实现语段的层次性,例如本文的标题就可看做统领全文的话题,它由多个分话题构成,组成完整语篇,而情状句是实现论述的主要手段,其下是与情状句相关的其他内容。正如Brown & Yule(2000: 107)所言,话题是由话语(语篇)内容里层级性的重要元素构成,最顶端的元素就是话语的话题成分。

王寅先生(2005,2007)运用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模型”(又称“认知参照点原则”)研究了语篇连贯性,得出了话题统领语篇取得语篇连贯的基本结论。认知参照点原则可简述为:认知参照是一种存在于人类生活经验中的基本认知能力,概念化者在认知事物时,往往以一突显物为参照点,作为认知的出发点,可图示为:

此图例在语篇层面上的含义是:在语篇范围D内,参照点RP是语篇出发点“话题”,T指围绕出发点的叙述目标——分话题。话题与分话题有着意义并不等同的双向关系:从话题到分话题是演绎性组织结构,从分话题到话题是一种归纳性组织结构,所有分话题的指向集中,它们均起充分解释说明大话题的作用,语篇就是围绕话题展开,话题就是组织语篇的注意中心,是语篇中的“图形”。因此,话题与分话题就形成语篇中的图形-背景关系。

此图不仅说明了语篇的基本建构原则,同样也可解释分句的成分关系原则:此时D为分句范围,RP为分句的起语(亦可指分句的主语),T指情状句中的动词短语部分。如上所述,主语与动词补语则具有句子层面的图形-背景关系。

3 图形-背景与情状句

3.1图形-背景与前景-背景

语篇研究中,以认知理论的图形-背景作为前景-背景概念的理论基础是Wallace(1982: 201-223)早就提出过的研究路径③。Langacker(2004 Vol.I: 120-126, 183-189, 217-220)以图形-背景为理论基础,提出语言认知研究的前景与背景(foreground-background)这一识解方式,认为它是某一场景因观察点(vantage point)不同而产生的结果。前景是占据了注意中心的述义结构,是被其他述义支撑着理解的表达式。背景是用来支撑理解另一个述义的表达式,是提供解释说明作用的“语境”。区分图形和背景的原则是突显。也就是说,前景-背景的基本识解方式就是以突显为基本原则,区分和确定出图形-背景。Langacker旨在识解非时间性关系实体,实际上,这一识解方式也同样可以用作解读语篇的理论。

Talmy(2000 Vol.I: 320)研究宏观事件情景在主从复合句中的图式化时,对图形-背景的概念意义作了如下总定义:图形是有时间定位的事件,时间定位这一变量的特定价值就是相关事项(issue);背景是参照性事件,具有相对于某参照框架(通常的一维时间线)的静态场景,图形的时间定位根据参照性事件确立。他(Talmy 2000Vol.I:76) 把突显(salience/prominence)归为“注意分配”中的“注意强度”的属性。他认为,在语句中,即所谓的封闭类语法式中,根据突显程度来对比某参照值而产生的注意程度的强弱,语句表现出相应的前景性与背景性。参照他(Talmy 2000Vol.I: 315-6)对图形-背景定义特征的说明,如未知的、引起强注意的等为图形,已知的、注意较弱的等为背景。不难看出,前景-背景就是图形-背景在语句中的直接反映。

如上所述,以突显为区分原则,以图形-背景为基本识别框架,我们可以确定前景-背景的识解。为方便起见,下文中的前景-背景概念均用“图形-背景”表述。

3.2情状句图形-背景的设定

情状句的时间界性——完成与非完成是推动语篇图形与背景转换发展的语义主线(Hopper 1982: 3-18, Thelin 1990: 64-65, Chvany 1990: 217, Smith 2003: 35)。相对于事件发展的过程来说,完成是事件的完结,非完成是事件的持续。叙事语篇中,完结的事件是动态的变化事件,有异质性,最容易占据概念者的注意中心,最为突显,持续不变的事件则获得较少注意,较少突显。代表两种事件的情状句在突显基本原则的支撑下,分别组成图形与背景。

再者,同为完成性的情状句系列代表连续性完结事件,此种情况下,前一事件是后一事件的参照点,形成连续转换的图形-背景事件。Langacker(2004 Vol.I: 244-249)在研究动词和独立分句时提出,动词的语义极过程述义具有发展式时间侧显,它表示的时间是序列扫描式展开的,概念化者对事件时间过程的识解遵循序列扫描原则,将事件时间的发展过程侧面化为系列构成体。此原则针对的是单个动词述义事件的扫描,虽不能解决完成性系列事件的识解问题,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思路。沿此思路,我们提出识解完成性系列事件的扫描原则。

系列完成事件的序列扫描原则(sequential scanning of event series)的基本含义是:概念化者识解系列完结性事件时,将单个事件整体扫描,前一事件完结后,视线淡出,前移到下一事件,到第三事件显现,视线再淡出第二事件,前移至第三事件,如此往复。对系列完成事件的次第性扫描表现在对完成性系列情状句的解读上,意味着概念化者对于系列完成情状句的识解是从先往后一个个“突显-隐退-突显”地进行的,每一先前情状句均成为后一情状句的参照背景,也就是说,对完成性情状句系列扫描以先后次序突显,所以图形-背景呈现出连续性的转换。沈家煊先生(1995: 374-375)把完成性情状句和非完成性情状句分别称为“事件句”和“非事件句”,而“事件句就是叙述一个独立的、完成的事件的句子”,认为二者是界性在语篇层面的反映,而且“连续事件的叙述总是一个事件接着一个事件,事件与事件之间要有界限”,并认为这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语言表述方式。Hopper(1979)的研究也表明,完成性的图形事件依次呈现,非完成性的背景事件基本同时而非先后出现,前者构成叙事过程,后者为前者提供支撑材料(Binnick 1991: 378-379)。

以上我们论证了图形-背景就是叙事语篇的建构和识解方式。图形指具有图形意义及其特征的语篇场景突显点,背景指为突出图形而作铺垫的参照框架,图形和背景共同建构语篇的认知域。叙事语篇的基本架构具有时间性,语篇事件的发展体现在时间的发展上(方梅2005)。时间在语篇中又是由情状句表现的,呈现出完成性和非完成性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间及完成性系列情状句之间,因为突显而表现出两种相应的图形与背景,图形与背景不断转换,推动着语篇的不断发展。

4 情状句与叙事语篇发展

4.1叙事语篇模式

如上所述,情状句是一定视角下概念化了的情状和动词语法时体的复合体,时间性是其主要特征,也是叙事语篇发展的主要组构方式,而语篇概念连贯的根本条件是话题串起的言语事件。实际上,话题就是组建语篇事件认知域的核心,是语篇格式塔,由不同层级、不同方面但彼此相连的分话题构成。事件域则是在对具体事件体验和认知基础上的概念结构,包括行为和事体两大核心要素(王寅 2005:17-26)。结合Langacker就“实体”所划分的前三个语义层级网络体系,并作语篇层面的解读④,我们可以认为,叙事语篇实体是在大话题统领下的统一体,由分话题网络支撑,各分话题由情状句建构,情状句由以动词为中心的行为状态和参与者构成,体现为事件发展的完成与非完成时间过程状态性。反过来说,单例情状句只有在一定的话题统领下构成序列,才有统一的格式塔效应,而叙事语篇从它的性质看,是在话题统领下的事件过程序列集。也就是说,由事体和行为构成的相关事件过程序列组构一个个分话题,再由分话题组构完成大话题这个叙事语篇域,图示如下。

本图中,ND代表话题统领下的叙事域;S为分话题,说明一个语篇由S1、S2直至Sn个分话题构成;E代表分话题下的事件域,即情状句,说明一个分话题下可由若干事件组成;事件由行为和行为的执行与参与者合成,分别用A和 B表示。在总话题的统领下,各个分话题作分解式演进,呈连续性发展,用→表示。各个分话题下可有连续性的若干事件,连续性事件的发展同样用→表示。

理想叙事模式图(idealized narrative model) 【图示说明:ND=叙事域(narrative domain); S=话题(topic); E=情状事件(event); A=行为(action); B=事体(being); →=发展(on-going development)】上图是理想叙事模式,排除了非叙事元素。事实上,不同类型的篇章有不同的组织原则,且常常是以一种话语方式为主,兼带有其他话语形式(Smith2003, 方梅 2005: 169)。正如Langacker(2004 Vol.I)所论,关系包括时间过程关系和非时间关系,叙事语篇中典型的非时间关系情状句有如评论体等,但非时间性范畴都不是叙事语篇的典型模式,所以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

4.2叙事发展方式

叙事是话题统领下的过程发展,是由事件述义集,即情状复合体语句系列复合而成。情状复合体语句集的时间过程性共同构成叙事的时间流,随着事件的发展,时间也不断往前推进,直到叙事的结束。换句话说,情状句集的时间流构成了叙事事件的发展,是叙事事件发展的基本构架。这就是叙事发展的基本方式。

情状句时间特征的基本类型表现为完成状和非完成状,其区别标志就是变化与否,也就是是否异质。完成状因为其有界性,标示着一事件的完结;非完成状为无界的,意味着事件要么正在发生,要么在时空中一直延续,或表现为静态特征,是事件的非完结状态。

情状句构成的语篇叙事发展呈现出过程序列性,这种过程序列性体现于情状句的完成性和非完成性之中,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当情状复合体语句系列同为完成体时,先前事件为后续事件作参照点,使后续事件突显,先后事件的参照-突显接续转变,直至完成状系列的终点。Talmy(2000Vol.I: 327)在研究了各种单个复合句(包括事件隐含式简单句)的事件时间后,明确地给出了他认为是语言中普遍性倾向的序列原则:非标记性语言表达式在表达有特定时间先后关系的两事件时,把先前事件作为参照点或者背景,而把后来事件当做需要参照的,也就是当做图形。Talmy的序列原则指的是主从复合句时间关系的单向流变,他所谓的先后事件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完成性事件。在语篇中,情状复合体语句系列是特定话题下的系列,而不仅仅是主从复合句。此原则不仅适合解释单个复合句中的事件,同样也是完成性情状句系列的解释原则。第二,当情状复合体语句系列是完成状和非完成状黏接时,非完成状为完成状的参照点,完成状为非完成状的突显(参见 3.2节)。

由此,我们可以说,情状句的完成性和非完成性因为其最显著的特征-异质性的变化与否,使它具有图形-背景的基本特征,这使之成为叙事中的图形-背景,同时,完成性情状句系列也因其先后突显关系而同样以“图形-背景-图形”方式推动叙事的发展。

5 结束语

总起来看,即使没有非完成情状句的出现,完成性情状句构成的事件链也完全架构起了语篇的发展经脉,充分显示出完成情状句的突显图形化能推进语篇的发展。但是,没有非完成情状句的背景衬托,叙事将不完整,语篇的发展会显得似没有肉的骨头,使文本不能充分突显话题。对此,我们需要另行研究。另外,通过对整个第一章的全面分析,我们初步发现,极少数时候非完成情状句也能构成图形,其原因有待我们更深入探讨。

注释

① Langacker的界标作为句法背景之论,可参见Ungerer & Schmid 2001.

②Wallace(1982:201-223)主张用图形-背景作为认知的总体框架之一来研究语言各种范畴,并将其看做与图形-背景平齐的一对概念,他指出,只有将语言范畴纳入话语范围才能真正了解其意义。

③Langacker(2004 Vol.I: 244-254)关于“实体”的前三个层级分类体系从高到低依次是:上义层级为“实体”,中间层为非过程的“事物”与“关系”范畴,底层为归属于“关系”的“非时间关系”和动词表示的“过程”范畴。非时间关系的下层分类我们不予以考虑。本文将此拓展到语篇层面进行解读和建构。

参考文献

方 梅.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 2005(6).

贺学勤. 论英语语句情状动静态的相对性及其转化[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4).

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A],廖秋忠文集[C].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马庆株.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J]. 中国语文,1981(1).

尚 新.英汉体范畴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邵军航 余素青. 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突显观、注意观及其一致性[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 中国语文,1995(5).

王 寅.事件域认知模型及其解释力[J].现代外语,2005(1).

王 寅.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J]. 中国外语,2005(2).

王 寅.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易仲良.英语动词语义语法学[M].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朱德熙.语法讲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Binnick, Robert I.Time and the Verb [M]. Oxford: OUP,1991.

Brown,Gillian & George, Yule. Discourse Analysi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Chvany, Catherine V. VerbalAspect, Discourse Saliency, and the So-called “Perfect of Result” in Modern Russian [A]. In N. B. Thelin (ed.). Verbal Aspect in Discours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0.

Comrie, B. Aspect[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Hopper, Paul J. Aspect Between Discourse and Grammar: an Introductory Essay for the Volume [A]. In Paul J. Hopper (ed.). Tense-Aspect: Between Semantics & Pragmatics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2.

Langacker, 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 [M].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Langacker, Ronald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I) [M].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Smith, CarlotaS.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M].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1.

Smith, CarlotaS. Modes of Discourse [M]. Cambridge: CUP,2003.

Talmy, Leonard.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I) [M]. Massachusetts: MIT, 2000.

Thelin, Nils B. (ed.). Verbal Aspect in Discourse: on the State of the Art [A]. In N. B. Thelin (ed.). Verbal Aspect in Discours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0.

Ungerer,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Vendler, Z.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M].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02.

Wallace, Stephen. Figure and Ground: the Interrelationships of Linguistic Categories [A]. In Paul J. Hopper (ed.). Tense-Aspect: Between Semantics & Pragmatics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2

收稿日期:2008-10-11

【责任编辑 李洪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