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代英汉语转类词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4-05-10

语言的结构维度

编者按:一般把结构理解为单位和单位间关系的总和。本刊将从语言形式出发展开语言研究的成果都纳入本二级栏目“语言的结构维度”。本期推出的司显柱的《现代英汉语转类词研究:回顾与展望》和惠秀梅的《Нельзя P结构中动词的语义特点》两篇文章。司显柱先生的研究充分反思国内外对英、汉语转类词和英汉比较的研究情况,进而提出相应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构想。惠秀梅老师从俄语特定句法结构出发,在句子框架内研究相应动词的语义特点。两位作者研究的对象都是老话题,但老话题出新意却难能可贵。

提 要:文章界定转类词概念的内涵,回顾与述评现代英汉语转类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作者从研究内容、思路、方法、重点与难点等方面规划与展望下一步研究,并从转类词研究多维属性角度阐述开展这一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转类词;英语;汉语;述评

中图分类号:H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1-0071-3

Review of Studies on Words of Conversion in Moder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Si Xian-zhu

(Jiangxi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China)

Having clarified the notion of the word of conversion, the paper presents its review of studies so far on the said category of words in moder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and the outline and outlook of the research to be done in terms of contents, methodology, and focus. In the final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expoun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lural nature connected with the research of word of conversion,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herent of the said research.

Key words:word of conversion; English; Chinese; review

1 引言

转类词,顾名思义,指不经任何形式的改变一种词类直接转用为另一词类构成的词,它在英汉语言中都是较普遍的现象,但对其称谓,无论在汉语界还是英语界,都不统一。根据Clark & Clark和周领顺对词类转换过程的考察和阶段的划分(Clark & Clark 1979, 周领顺 2001)以及郑丽对于词类活用与兼类甄别的论述(郑丽2003),转类词一般经历了“偶用→常用→固定”这种发展路径,从历时角度看是一连续统。处于这一连续统两端的典型情况是“典型活用”(词类正处于转变之中)和“兼类”(词类转变的完成),但在两者之间尚有“非典型活用”这种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灰色地带。本文讨论的转类词从概念外延上讲,包括这一连续统的始终,即“活用”和“兼类”,但不包含一开始就具备两种以上恒定词性的“兼类词”,如汉语中的“编辑、翻译”等。

2 英汉转类词比较研究

限于篇幅,“英语转类词研究”和“汉语转类词研究”两部分从略。下面,直接进入英汉转类词比较研究部分。

词语转类虽然在英汉语言里都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总体上,英汉语言界对其探索仍然基本上局限于画地为牢。如徐盛桓关于“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徐盛桓1981)阐述囿于英语,王冬梅对“动词转指名词的类型及相关解释”则限于汉语(王冬梅2004)。对于转类词研究中所表现出的汉外“两张皮”现象,周领顺指出,汉语语法学界因缺乏对国外理论的直接借鉴(甚至对国内外语界的有关研究成果也借鉴较少),拓展面和深度都还稍嫌不足;而外语界靠直接能够阅读国外语言学书籍的便利,直接把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用于转性词的研究之中……涉及到的理论就有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文体学、功能语言学、语法梯度理论、关联理论、含意理论等……所比较欠缺的是对汉语中同类现象的洞悉、比较(周领顺2001)。不过,刘正光对名词转换成动词使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特征及其心理基础的考察是以英汉语言里的词语转类为对象的(刘正光2000),周琳关于名动转用中主要存在着隐喻和换喻两种认知模式的结论也是建立在对英汉两种语言里的转类词语的考察之上的(周琳2006)。另外,周领顺从语义和修辞学的视角分析了英汉名转动词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周领顺2001),司显柱则从词语来源、语义结构、修辞效果、使用现状等多个方面对英汉语言中名转动词作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司显柱1996)。简言之,近年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转类词研究中所表现出的汉外“两张皮”现象和许国璋先生所说的外语研究“从汉语例子着手不多,以解释汉语为目标的更少”这样的弊病。

3 批评与展望

3.1 批评

可见,词语转类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但是有待解决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如下。其一,从观察、描写、解释充分性的角度,总体而言,目前对词语转类研究,无论是汉语界还是英语界,都严重不足,缺乏对此类语言现象的全面观察、系统描写和充分阐述,研究东鳞西爪,成果不成体系。其二,从方法论审视,缺乏文本类型学视角,导致了对该类词语在不同文本类型里分布与出现频率方面描写的缺失;对英汉语转类词研究,总体而言缺乏对比语言学视角,各自为阵,缺乏比较与交叉。其三,主要局限于名词转类动词的研究,对其他词类之间的转类着力不够:虽有所涉及,如动→名(王冬梅2001)、名→形(司显柱1995,谭景春1998)、形→动、副→动(崔应贤2002)等,但浅尝辄止,缺乏纵深。

3.2 展望

鉴于英、汉转类词研究的前述缺陷,为克服不足,时下和将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们认为必须在研究内容上向前推进,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就前者来说,必须:(1)将以往主要局限于名转动词、名转形容词的有限研究,扩展到英、汉语里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主要词类之间相互转换的系统、全面描写;(2)将以往主要局限于孤立、静止地词与句子层面对转类词语在类型、结构、语义的描写,延伸到语篇、语境角度对转类词语使用的情景—功能语用分析;(3)将以往主要是各自为政的英、汉词语转类探讨,引入到英、汉转类词语的异同比较;(4)从文本类型的角度,描写转类词语的分布规律,并援用功能语言学、文体学等理论探索其差异背后之根源;(5)综合演绎相关理论(如认知语言学、心理学、语用学),阐述转类词语生成、识读的语言、心理、认知理据与成因;(6)加大对转类词语应用研究,如对此类词语的英、汉翻译处理和英、汉词典编撰中的词性标注问题等。

要突破的难点如下。(1)转类词语的搜集与统计问题。当下,无论在英语界还是汉语界,都没有建立起转类词语库,因此对于这两种语言中到底有多少转类词,具体是哪些,缺乏搜集与统计,对于其分布、频率等方面研究更是空白。开展此项工作的难度在于:一方面,当代英、汉语料浩如烟海,另一方面,目前尚未见能有效识别和标注此类词语的检索工具,因此,如何建立起一个能较全面地反映所涉语言的转类词语库自是有待克服的困难。(2)转类词与源生词识别问题,即谁为本体,谁为衍生?(3)转类词状态判断与发展趋势预测问题。(4)对英、汉语转类词语的前述广度和纵深研究涉及了众多学科和理论,对这些理论的把握以及如何将之与本课题研究问题嫁接也是富有挑战性的难题。

就方法论而言,我们认为由于词语转类涉及到语言学研究的许多方面,要较为全面地描写与阐释,自然不能囿于某个单一角度,局限于某一理论,必须根据其所涉及的不同侧面,运用相关理论为指导开展研究。具体地说,聚焦于其作为一种构词种类,有必要从一种语言的构词手段或方式的角度,对之做出相对于其他类构词在诸如结构、来源、分类等方面的描写;关注其语义部分,则无疑要从语义学那里,比如从义素分析、意义类别划分等论述对其进行归类和描写;对其在不同类型文本的分布与出现频率的描写与归纳,自然要援用统计学、文本类型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对其生成与理解的认知阐述则有赖于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帮助;对其状态与趋势的判定与预测等需要从词典学、语料库语言学等的视野展开;对其修辞效果、功能的探索自然要以文体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等理论为依托;对于该类词语的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的研究当然要以对比语言学和翻译学理论等作框架。

当务之急是要以现代大型、权威性英、汉语词典和文本类型学指导下选取的代表性英、汉文本为语料,以语料库语言学为指导搜集转类词案例,统计其频率,同时借助于已有研究文献中的转类词案例,完成现代英、汉语转类词库建设;在此基础上,就词语转类研究的前述内容,根据不同研究侧面,引入相关学科理论,全面描写与阐释。在研究方法上,要微观与宏观结合:既在微观层面上对其诸如结构、语义、类型等方面描写与归纳,又从文本类型、使用情景等高度阐述其功能,描写其分布与频率;定性与定量搭配:判断、描写、预测转类词的状态,是处于发展中还是已经完成,既要以量的统计为基础又要根据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进行定性的判断;描写与解释并存:不仅要对当下英汉词语转类的状态、特征、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描述,还要从“所以然”的角度阐述;分析与综合同用:分析主要表现于对转类词语的各个侧面研究,而综合运用于对其作整体描写与结论。

4 价值与意义

词语转类,孤立地看,只不过是一种词语方式,或者说,一种修辞手段,属于语言研究中的微观层面,但要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如前所示,既涉及到了词汇学(构词方式)、语义学(词义特征)、语用学(词语使用情景)、修辞学(炼词)、文体学(词语的文体特征)、文本类型学(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出现频率与分布),又牵涉到诸如认知科学(词语的生成和识读机理)、翻译研究(转类词语的翻译处理)和比较语言学(不同语言之间的词语转类异同)、词典学(词类标注)等所关注的问题,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以上诸多层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如此,正因为词语转类研究涉及到了如此广阔的领域,一方面自然难度大,也因此裹足不前:表现在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学界缺乏反映上述系统研究的标志性学术专著。另一方面,惟有如此,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全面的描写和充分的阐述,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必然加深人们对所涉语言的整体认识与把握。换言之,对词语转类的系统研究,并不仅仅是将其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构词方式或修辞手段的研究,而且还是由此及彼,由小见大的对语言全貌进行探索的路径。

参考文献

程望道. 修辞学发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崔应贤. 简论鲁迅作品中“转类”辞格运用[J].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4).

胡裕树. 现代汉语[J].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

黎锦熙. 新著国文语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1.

刘正光. 名词动用过程中的隐喻思维[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5).

吕叔湘. 中国文法要略[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司显柱. 论英语形容词转类名词的语义特征及修辞效果[J]. 山东外语教学, 1995(4).

司显柱. 英汉名转动词比较研究[J]. 外国语, 1996(3).

司显柱. 英语名词动用及其修辞效果[J]. 山东外语教学, 1992 (1, 2).

王东梅. 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1.

王 蕾. 英语构词转类法与英汉翻译词汇转译法[J]. 上海翻译, 2006(3).

王 力. 词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徐盛桓. 论英语名—动词的转化[J]. 山东外语教学, 1981 (1).

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赵秀凤等. 词类转换的语用及修辞意义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 3).

郑 丽. 词类活用的多视角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周 琳. 英汉名动转用的认知研究[D].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周领顺. 名转动词再研究[J]. 外语学刊, 2001(2) .

Adams,V.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Word-formation(2nd ed.)[M].Munchen: Beck, 1973.

Clark, E.V. & Clark, H. H. 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J]. Language, 1979(7).

Quirk, R. 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 London : Longman Group Ltd.,1985.

收稿日期:2008-05-14

【责任编辑 王松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