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when复句多义性的认知识解

时间:2024-05-10

向 平 肖德法 张法春

提 要:时间连词when是英语中使用频率高、多义的连词之一。它连接的主从句既可以表达相继或同时发生的时间关系,也经常用来指称对比、条件、原因、让步等抽象概念。本文尝试运用隐喻、图形/背景等认知理论,探讨英语时间连词多义性存在的认知基础,以期对其作出更合理解释,并据此讨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when复句; 原型范畴; 隐喻; 图形/背景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1-0048-5

A Cognitive Study of When-Complex Sentences

Xiang Ping Xiao De-fa Zhang Fa-Chun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264025,China)

When is a frequently used polysemous temporal connector denoting not only temporal relations of anteriority, simultaneity and posteriority, but also the extended concepts of contrast, conditionality, cause-result and adversativenes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polysemy of when-complex sentences in the light of cognitive theories (metaphor and figure/ground) so as to explore the inne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ir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tries to reveal the implica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when complex sentences; prototype category; metaphor; figure/ground

1 引言

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存在于英语when复句中,Quirk等学者(1985)在对when复句进行语法和语义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when连接的主从句之间语义联系的多种释义(时间、原因、让步、对比等关系),吴炳章(2005)在内涵逻辑框架内探讨条件句的语义表达的基础上论述了when句式和if条件句式的相似性。马博森(2000)研究了时间复句中时、体使用的一般规则以及影响时、体选择的因素。这些对when复句的研究对分析和认识此类复句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但是这一视角对为什么同一个when引导的复句既能够表示时间关系,又可以引申出特定的抽象关系的解析力显得不足。分析when复句语义的方法之一是语义含义分析。根据Grice(1975)的会话含义理论,会话含义转化为常规含义是可能的。Traugott&Konig;(1999)认为一种语言形式的多义性可体现为其新的常规意义(conventional meanings),由此,时间连词的非时间含义可被表述为会话含义的常规化过程(conventionalizing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语义变化需要通过推理来确定意义,但是含义分析不能解释为什么when复句可以被解释为对比、条件、原因等关系。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when复句多义性的认知基础进行探讨。

2 when复句的语义特征

when复句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特征复杂多样,其典型语法结构形式可以抽象为两个关系式:

A(,)+when+B[“(,)”表示可以不用],例如:

① She was shockedwhen she heard his story.

When+B(,)+A,例如:

② When I walk around, I see a bird singing in a tree.

在当代英语中,when复句主要有以下5个语义特征。

2.1表示时间关系

这里,时间连词when表示主句和从句中事件、动作、状态等发生的时间关系,也可以理解为when从句为主句提供时间参照点,说明它们在时间直线上所处的位置(为叙述方便起见,我们用事件来统称以上概念)。例如:

③ She was already born when the war broke out.

④ When I dream I see angels running up and down a ladder.

⑤ I will write when I have finished the book.

2.2表示原因关系

when复句不仅可以表示时间顺序关系,还包含了因果关系。例如:

⑥She talked back when he criticized her.

⑦When he is earnest, he will succeed.

2.3表示条件关系

when复句在某些语境中既可表示时间,又可表示一种隐含条件的抽象意念。例如:

⑧ How can they learn anything when they spend all their spare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这里when从句不可前置,因为此句只隐含了条件关系,并没有提供显性条件。when从句中“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电视”的条件很自然地在主句“学不到东西”这一观点和评论之后给出。

2.4表示让步关系

Quirk et al.(1985)认为,when复句可隐含时间和让步的意义,when要求两个情境对偶,但另含in that same situation或in those same situations的意思。例如:

⑨ We were carrying on a strike, when we ought to have been making a revolution.

这种用法中,when分句是非限制性的,而且通常处于句末位置。

2009年 向 平 肖德法 张法春 when复句多义性的认知识解 第1期2.5表示对比关系

when复句表示对比时,意为从句中意外发生的事件打断了主句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持续的某种状态。这种情况下,重要的信息出现在when从句中,表示叙述的信息达到高潮,其位置必定位于句末(Quirk et al. 1985),通常用语调或标点符号使之与主句分割开。例如:

⑩ I was walking on the street when there was an explosion.

(11)I was watching the television, when the lights went out.

3 when复句多义性的认知识解

上述归纳出了when复句5种主要的语义特征。那么when复句这种多义性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其理据又是什么?王寅(2007)认为,“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与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可较好地解释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以及多个义项间的关系。人们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多种事体和意义,是因为这些事体和意义之间具有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来自同一意象图式或图式变体”。以下主要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图形/背景认知角度识解when复句的认知基础。

3.1when复句的原型范畴认知识解

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在一个范畴中有一个或一些成员成为典型代表,处于范畴的中心地位,而其他一些成员则不是该范畴的典型代表,处于边缘地区。一个多义词就是一个范畴,其中有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之分。Langacker(2000)指出,“一个典型的词项代表了一个复杂的范畴,它不是仅有一义,而是有多个相关的意义。这些意义通过范畴化关系联系起来”。许多认知语言学家(李杰2004,李瑛2006,王寅2007,王文彬2007)都同意多义词的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都是在范畴化过程中在家族相似性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或者转喻)等方法联系起来的。when复句主要用来表达时间这一范畴中心意义,同时也可以表示原因、条件、让步等边缘意义或关系。

3.2when复句多义关系扩展的认知识解

3.21基本时间关系的认知识解

分析例③至例⑤主从句中两个事件的时间情境,就会发现时间情境是根据两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主句中事件可发生在从句事件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从这一点看,when可以指称所有这三种时间关系。

a. 主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于when从句事件发生的时间,如例③。主句事件在从句事件参照点之前发生,即She was born发生在先,the war broke out发生在后。“出生”和“战争爆发”均指时间上的一个点,均为非延续性动作,图示为(主句、从句时间分别用T1、T2表示):

b. 主句事件与when从句事件同时发生,或者两事件至少在时间上有交错,如例④中的主句事件I see angels running up and down a ladder与when从句事件I dream同时发生,而且主从句事件均为持续性,可用下图表示:

c. 主句事件发生在when从句事件之后,如例⑤。主句事件Ill write发生在从句事件I have finished the book之后,见下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when可以广泛地出现在所有时间情境里,可以表征时间坐标上事件间的三种可能关系,并且when从句既可以置于主句之前,又可以置于主句之后。正因为when具有这种多样性,才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有用但同时又是非常模糊的连词,这种模糊性也反映出原型范畴理论中由典型成员逐渐向边缘成员的扩展(王寅2001),使得when除了表达具体时间概念之外也可使其映射出多种抽象概念范畴成为可能:条件、原因、让步等。

认知语言学家强调语言的体验观,认为语言意义的产生根源于人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而对客观世界的体验首先是通过身体感知实现对空间的体验和理解。而很多学者都认为时间表达是空间的延伸,即时间是空间的隐喻(Andereson1971, Traugott1982,Lyons1977,Jackendoff1985)。所以when所表示的三种时间关系(前、后、同时)是空间中相对应的三种位置关系在时间认知域中的映射,是人们空间体验的隐喻表达。

3.22原因、条件、让步关系的隐喻识解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束定芳2000)。许多研究都指出(Lakoff & Johnson1980,Lakoff1987,Paivio & Walsh1993),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从一个范畴域向另一个范畴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域” (source domain) 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 的映射。通常人们是把较为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域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范畴域上(魏在江2006)。王寅(2007)也指出,“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

when的中心意义为时间概念,但是在when复句中,它的指称对象也可以不是时间概念意义,但在心理表征中时间概念又往往是它真实的指称。在时间概念与让步、原因、条件等抽象概念之间有着一种转换关系或投射(mapping)关系,即言者经历的动作或状态构建了一个时间观念,这个具体的时间观念通过观念的联通即时间的思想唤起了对条件、让步、原因等抽象概念的识解,时间域投射到了条件、原因等目标域。但是这种联想/投射是基于时间这一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的。

(1)时间域投射到原因域

牛保义(2006)在研究中发现,言者在感知或识解因果复句过程中表现出两个共同特征:时序原则和接近原则。人们常常把先发生的事件识解为原因,把后发生的事件识解为结果,即“时序原则”。此外,一个事件伴随着另一个事件接踵发生,一个事件诱发或导致另一个事件的发生也是构建因果联系的条件,也就是“接近原则”。而许多when复句中主句和从句表示的两个事件的时间情境就是根据两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导致作用”来设定的,如例⑥和例⑦。这也使得时间域投射到原因域显得入情入理,合乎人的认知规律。

分析例⑥可以发现其隐含She talked back because he criticized her的因果意义,这是因为主句和从句所表达的两事件的发生不但有先后顺序,即he criticized her发生在she talked back之前(符合“时序原则”),而且是一个事件发生导致另一个事件的发生,即he criticized her 导致了she talked back的发生(符合“接近原则”)。因此,when复句的原因含义映射是时序原则和接近原则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概念域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果。

(2)时间域投射到条件域

“原因—结果”与“条件—结果”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域。前者强调由A到B的一种必然性,即A产生了B,A是B的原动力。例如:

(12)Because it rained hard, the house collapsed.

在此例句中雨水大直接导致了房屋的倒塌。

后者则强调满足A后,B会自然实现或产生。例如:

(13)If John is hungry, he will eat bread.

这里,吃面包并不是饥饿直接导致的,而是约翰在满足了饥饿这一条件后自然而然发生的动作。但两者之间也有共性,那就是原因或条件表示的动作在时间上要先于结果发生的动作,即同样符合时序原则。

when复句表示条件概念时,从句通过给出某种情形或者构造时间框架来设定条件,使时间和条件在此框架内同时存在,从而投射成为可能。例⑧的含义可以表示为“如果他们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电视,又怎么能学到东西呢?”但两句也有些许差异。

例⑧中when从句不能前置(? When they spend all their spare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how can they learn anything?),因为此句只隐含了条件关系,并没有提供显性条件。when主从句中事件均为延续性的,两事件是平行的,内容对比意义由when准确地表达出来,其对比意义比if复句强烈。而if从句可前置,因为从句提出假设,主句得出最终结果,条件假设关系明显(If they spend all their spare time watching television how can they learn anything?)。条件范畴与事件本身无关,但与言者对客观世界的识解和对识解的反应有关。因此我们可以说,当主从句是两个延续性事件时,when意义模糊,导致产生许多推理,除了时间概念外,它还表达条件关系。这也进一步验证了认知语言学家倡导的意义整合观(王寅2007),即词语或句子的意义不完全是通过其组成部分的意义和组合方式而获得的,而常是通过互相作用,激活相关认知域,进行整合而获得的。在这里,when复合句的整体意义就远远多于各个分句的意义总和。

(3) 时间关系投射到让步关系

when由时间关系到让步关系的映射同样是基于主句、从句所表达的动作之间的时间对比之上。当when从句描述一个事实或作出的评论使主句中的事件不可能发生或难以置信时,也就是说主句中的情境与从句中所说情形产生的预期情境相反,它们往往隐含两个分句所描写的两种情境之间的对比。这两种情境之间的让步关系的对比是隐性的,而两种情境的时间对比却是显性的。如例⑨中时间对比同时包括了先时性和同时性两种情况(如图示)。

也就是说,从句表示的动作make a revolution 本该在T2发生(先时性,先于T1)并持续(同时性),却没有发生,而主句表示的动作carry on a strike却在T1发生并持续着。因此这种让步关系的对比同样是基于时间对比之上的,这是实现跨域映射的基础。在这种用法中when相当于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while, whereas或although.

例⑨中是两个持续状态的组合(carrying on a stri-ke + making a revolution), 两个事件的这种组合方式使时间意义变得模糊,同时给投射提供了条件。但从句中持续性动作或状态(making a revolution)不能被前置,因为从句中的解释自然在持续动作(carrying on a strike)的陈述之后出现,从句为主句中描述的事件提供限制。

3.23对比关系的图形/背景识解

“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这一对概念来源于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自Talmy(1978)率先把图形/背景论用于语言研究以来,认知语言学家就把图形/背景分离原则看成语言组织信息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匡芳涛等(2003)在Talmy研究的基础上对语言中的图形和背景的定义特征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他们认为“图形没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确定;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以作为参照点用来描写、确定图形的未知特征”。具体到时间复句的先后关系上,图形是指在时间上的方位是可变换的事件,具有相对性;背景是指参考性的事件,在时间方位上相对固定,参照它可以确定图形的时间方位。在典型的时间复句中,主句最为突显,是图形,从句是背景,是主句的参照点,突显度不如主语。在表示时间的when复句中背景和图形均可前置,如例③④⑤。图形与背景的区别与语言中“时间事件”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抽象出一个基本的认知原则:较大的、在时间上可包容的事件作为背景(通常出现在从句中),较小的、在时间上被包容的事件作为图形(通常出现在主句中)。

然而例⑩中when 从句表示从句中意外发生的事件打断了主句正在进行的动作或持续的某种状态,表达的是对比的含义。通常作为背景的when从句在例⑩中却成了图形。“我正在街上行走”(持续性动作)与“听到爆炸声” (瞬间动作)形成对比,体现了图形和背景位置的颠倒和对调。与主句I was walking on the street相比,从句there was an explosion所描写的是一个突发的出乎意料的新事件,是有限的事件,而“有界性”是图形的一个特征, 图形倾向于适当地被包含在背景中。相反,例⑩中主句却作为背景先被提出,图形(从句)投射在背景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when从句不可前置(? When there was an explosion I was walking on the street.)。其构造在认知上可用下图加以概括:

主句中的事件是延续性的,被瞬间动作打断。这里when与and suddenly同义,可释义为I was walking on the street, and suddenly there was an explosion.因此,例⑩主要有对比意义,是因为主从句中两个事件的时间组合(时间段+时间点)。如果两个事件同时发生,那么对比就不很强烈,也不会超越时间概念,如例(14):

(14)We were having a chat when she entered.

这时时间和对比意义共存,可以有两种识解。如句序可颠倒就表示时间关系:When she entered we were having a chat. 句子可以解释为At the moment she entered we were having a chat.也可以解释为对比句We were having a chat and suddenly she entered.但是例⑩不会出现和例(14)相似的情形,因为例⑩中两个事件有前后发生的顺序:“在街上走”发生在“听到爆炸声”事件之前。然而在例(14)中,两个事件同时发生也解释了前后位置互换的可能性。而且,例⑩和例(14)的不同,还在于“爆炸”的动作发生在瞬间,而“进屋”的动作则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例⑩中的对比意义明显。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决定图形和背景组合的因素并不是动词本身,而是Langacker所说的事件的识解(construal)方式。

4 结束语

本文试从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和图形/背景认知的角度识解了when复句多义性认知的基础。when复句中主句和从句所表示的两事件相继发生或同时发生,会引申出对比、条件、原因等抽象含义,这些含义已逐渐固化进when的词汇意义中。在语言使用中,虽然when复句有多种释义,对本族语者并不构成识解困难,他们可以正确识解出时间关系之外的隐含意义,问题是如何帮助二语学习者正确识解从显性时间域到抽象条件域等概念的投射。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往往更多地使用when复句来表达时间关系,对when复句表达其他诸如因果、让步等抽象概念的利用和理解意识不够,容易导致误解。因此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教授when复句时应同时强调除时间关系之外的其他抽象关系。可从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和图形/背景等角度来解释连词when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习者掌握连词when表达抽象概念的用法,也可帮助他们提高识解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匡芳涛 文 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 外国语, 2003(4).

李 杰.字面意义的疆域:隐喻、一词多义以及概念理论(导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李 瑛.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J]. 外语教学, 2006(3).

马博森. 复合句中时、体用法的几个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 2000(3).

牛保义. 英语因果复句的认知语法研究[J].现代外语, 2006(4).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王文斌. 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4).

王 寅. 认知语言学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王 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魏在江. 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 2006 (5).

吴炳章.If-条件句的内涵语义分析——兼论if-条件句式和when-句式的相似性[J].现代外语, 2005(4).

Anderson, J.M. The Grammar of Case: Towards a Localistic Theory[M]. CUP, 1971.

Grice, Paul.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In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Jackendoff, R. S.Semantics andCognition[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5.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ngacker, R.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0.

Lyons, J. Semantics [M]. CUP, 1977.

Paivio, A. & M. Walsh.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in Metaphor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A]. In A. Ortony (eds.).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Quirk, R. et al.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Essex: Longman, 1985.

Talmy,L. 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 In J. H. Greenberg (eds.). Universals in Human Language Vol.4[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Traugott, E.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s: Some Semantic-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A]. In W. P. Lehmann and Yakov Malkeil (eds.).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Traugott, E. & E.Konig. Semantics-pragmatics of Grammaticalization Revisited [A]. In E. Traugott & B. Heine (eds.).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ation, Vol.3[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收稿日期:2008-10-11

【责任编辑 李洪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