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变通”原则的商务英语翻译

时间:2024-05-10

提 要:“等效”是翻译实践中所追求的一个基本标准,然而商务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翻译中需要“变通”来完善和促进“等效”。本文拟就商务英语文体的多样性探讨其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即“变通”原则。

关键词:商务英语; 翻译; 等效; 变通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1-0120-3

A Research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Innovation”

Li Ming-qing

(Hunan Business College, Changsha 410205, China)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equivalence” is a basic criterion for translators to stick to in their translating practices.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however, requires “innovation” to achieve and to perfect “equivalence” due to its characteristic featur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nnovation” principle in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criteria for the various business English features and styles.

Key words: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nnovation

1 “变通”原则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由于商务英语涉及面广,文体形式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翻译标准,只能在“等效”和“变通”原则的基础上,寻求个性翻译准则。因此,针对不同的商务文体提出不同的具体翻译标准——“变通”最为切合商务翻译的实际。辜正坤先生提出,“真正有实用价值的翻译标准正是那些具体的标准”(辜正坤 1998:203)。下面,笔者将以常见的4种商务文体:商务英语信函、商务英语广告、商标、合同来探讨其具体翻译标准。

1.1 商务信函的翻译:准确规范、礼貌得体

1.11 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

商务信函翻译虽然不要求字字忠实,但是对于正文部分写信人强调的具体事实要准确翻译,不能疏漏任何细节,否则会产生误解,影响贸易关系。准确传达原文的事实信息要求:术语翻译规范,具体事实细节要准确传译,一般性叙述要用词恰当,行文通顺。

1.12 贴切再现原文的礼貌语气

商务信函属于公函语体,措词严谨,语气委婉,注重礼节,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再现原文的礼貌语气。例如,汉语商务信函有一整套公函礼貌套语,往往使用“贵(处,公司)”、“谨”、“承蒙”、“烦请”、“敬请”、“乞谅/见谅”等字眼,还使用“兹”、“欣闻”、“获悉”、“为盼”等套语。在英语信函中,礼貌套语的运用也相当频繁。只要有必要,就使用please, thank you, 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 We should be obliged/pleased if等。因此,在商务信函的翻译中,恰当、得体地再现原信函的礼貌语气非常重要。

1.13 符合公函文体的语言特征

商务信函的遣词用句要符合公函文体的特征,体现商务信函的特点和专业水准。对信函中某些约定俗成的、固定化的行业套语可以遵循译语习惯,直接套用相应的习惯表达方式。如Dear Sirs/Gentlemen不能译为“亲爱的先生”,而是译为“敬启者/执事先生”,以遵循译语的行业套话和公函行文特征。

1.2 商务广告的翻译:“目的法则”、富于审美

广告的目的是劝购,即说服消费者购买广告中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广告翻译是否成功取决于它能否在译文读者中起到同样的作用。广告翻译应以“劝购功能等效”为其基本原则,译文应与原文有大致相同的宣传效果、信息传递功能和移情感召功能。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以及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广告翻译要实现功能相似,需要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艺术创造力,翻译时进行灵活变通。译文“不必斤斤计较和原文的文字对应,而是可以根据译文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及译文行文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变通和调整”(李运兴 2000: 272)。可见,广告翻译的“功能等效”并不要求字字对等的“忠实”翻译,而是一种极为灵活的对等:即广告翻译的受众是否像原广告的受众一样乐于掏钱买商家所宣传的广告产品。

笔者根据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总结了以下三种广告翻译方法。

1.21 零归化法

“零归化”即直译法。它不是简单的与原文字面对等,而是在不给目标语读者造成语言或文化方面的理解障碍的情况下,保持与原文语意和形式对等。例如:

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杂志广告)//If you leave “Managing Money” alone, money will manage to leave you alone.(丁衡祁2004:75)

译者采取直译法,保持了原文在意义和形式上的对等。用语地道精确,风趣幽默,容易被读者接受。实现了原文的信息、劝诱和美感功能。

1.22 部分归化法

② 即饮柠檬茶,喝一杯,令您怡神醒脑。//译文(一):A glass of instant lemon tea makes you refresh. 译文(二):For refreshment? A glass of instant lemon tea! (刘法公 1999:43)

译文(一)的直译法虽与原文意义对等,但语言平淡无味,很难感染读者。译文(二)改换原来句式,采用广告英语常用的疑问和省略句,有强烈的感染力,符合英语读者期待。

1.23 完全归化法

当语言和文化差异过大,译者可考虑对原文进行完全改写,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广告翻译中的“完全归化”即有的学者提倡的“创译”(李克兴 2004:65)。

③ 有目共赏——上海电视机。//Shanghai TV-Seeing is believing. (何家驹 2001:78)

译文套用了英文谚语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符合广告英语的口语化语气,容易引起译文读者的认可和共鸣。

1.3 商标的翻译:功能等效、求美创译

商标如同人名一样,是代表商品的符号,而商标的翻译是企业形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进入外国市场的桥梁之一。从语言上看,商标的构成极为简单,同其他语际间的转换形式相比,其翻译过程显然不受句子、段落、篇章等较深语言层次的影响。然而,由于功能上的特殊要求,商标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复杂的特征,也需要运用翻译理论和原则加以指导。等效原则比较适用于商标翻译。按照等效原则的理论观点,商标的译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译名本身应具有品牌名称的形式;(2)译名必须能够产生与原品牌名称一样或近似的功能。译名在语言上应该好读、好听、好看,做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与此同时,还要跨越译入语的文化障碍,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心理,便于在消费者心中定位。

1.31 音译法

对一些在原语中以质优取胜而闻名遐迩的商标,可采用音译法,如Adidas阿迪达斯,Motorola摩托罗拉,Shangrila香格里拉,Ford福特,Casio卡西欧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既可保留原文的风韵之美,又可表现商品所拥有的异国情调或较高质量,进而起到吸引消费者注意的作用。然而,那些拙劣的音译,如Canon译成“卡能”,让人无法想像到这款复印机的优秀质量,相反,会让人产生品质拙劣的联想,因为“卡能”就是“卡住能耐”的意思。后有人改为“佳能”,很自然地让人产生“好能耐”的联想。

1.32 谐音取义法

这种译法多以词汇的褒义或积极意义为目标,以原文的语音或语义为基础,借题发挥,译为另一个词,使它既与原文有一定联系,又不完全拘泥于原词的音或义,是对原文的一种超越,惹人遐想,较好地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以刺激其购买欲。例如,英译汉:Coca-cola可口可乐, Benz奔驰,Colgate高露洁,Ericsson爱立信,Johnsons强生,Gillette吉列;汉译英:海尔Haier,四通Stone,可伶可俐Clean and Clear,乐凯Lucky,绿绿牌Lushlush,舒肤佳Safeguard. 在英译汉中,Golgate译成“高露洁”不仅音韵上相似,而且“洁”字暗示了商品的性能,具有点题的作用。Benz本来是“本茨”,然后稍加调整,译为“奔驰”,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不过最精彩的译名还是Kent译为“健牌”,译者不以习惯和常用的译法译作“根德牌”香烟,而以“健康的牌子”来形容,技巧高超。

1.4 商务合同的翻译:准确严谨、规范通顺

合同是双方签订的权利、义务以及双方当事人应该遵守的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因而合同行文严谨,措词确切。翻译合同文件“准确严谨”是首要标准,合同文件的翻译不同于文艺作品的翻译,不讲求文采、韵味、修辞等。合同中的法律术语、关键词语的翻译更应予以特别重视,仅仅“忠实”于原文很难体现出合同语言的“准确严谨”。

为了避免歧义,有些词语的翻译必须保持同一译法,特别是合同中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语都有着严格的法律涵义,翻译时绝对不可信手拈来。在翻译专业术语和关键词语时,一定要透彻地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对原文的内容既不歪曲,也不随意增减,要准确完整地表达合同文件的精神实质。例如:把“保税区”这个专有名词译成tax-free area,这样就成了“免税区”,应译成bonded area或bonded zone. “准确严谨”的合同译文应具备以下要素。

1.41 词语准确

词语是构成合同文件最基本的单位,对合同文件中一些主要词语的准确无误的翻译,是翻译合同文件的基础的工作。“作为一个商业交际者,在措辞上要考虑两个问题:准确和有效。”在合同文件翻译的实践中,有相当多的错译都产生于译者的判断错误。例如,在“确认书”中首先规定一条“兹经买卖双方同意按下列条款成交”,翻译为The undersigned Sellers and Buyers have agreed to close the following trans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rms stipulated below. 这个译文中的“条款”一词应译为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短语中的condition不能漏掉,因为一个合同条款的达成经常包含着若干条件。

1.42 译文完整

合同文件的翻译一定要保持译文的完整性,决不能只求保持原文与译文在词量上的对等。例如:

④ 从4月1日起到10月20日止这一期间内交货,但以买方信用证在3月20日前到达卖方为限。//原译文:Shipment during the period beginning on April 1and ending on Oct. 20 subject to Buyers letter of credit reaching Seller before Mar. 20.

以上条款中的交货期应包括4月1日和10月20日两天,所以应补译both dates inclusive;另外,买方信用证到达日期也包括3月20日这一天,因此Mar. 20之前的介词用before外还应增加on,译成Subject to Buyers Letter of credit reaching Seller on and before Mar. 20.

1.43 规范专业

所谓规范专业,就是要把理解了的东西,用规范专业的、合乎合同专业语言要求的文字表达出来,因为合同英文属于庄严性的文体,不允许文字上的随意性。这就要求合同词语运用规范,符合约定俗成的含义。例如:

⑤ By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available by sellers documentary bill at sight to be valid for negotiation in China until 15 days after date of shipment, the Letter of credit must reach the seller 30 days before the contracted month of shipment.//原译文:“以不可取消的信用证,凭卖方即期付有单据的票据协商,有效期应为装运期15天后在中国到期,该信用证必须于合同规定的装运月份前30天到达卖方。”

原译文有4处翻译不妥:第一,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不能译成“不可取消的信用证”,其行话应该是“不可撤消的信用证”;第二,documentary bill at sight译为“即期付有单据的票据”,概念不清,因为票据的涵义是广义的,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在涉外合同支付中的票据主要指“汇票”。因此,此短语应译成“跟单汇票”;第三,negotiation不能译成“协商”,其专业行话应该是“议付”;第四,until 15 days after date of shipment,应该是“装运期后的15天”。应改译为:“以不可撤消的信用证,凭卖方即期跟单汇票议付,有效期应为装运期后15天在中国到期。该信用证必须于合同规定的装运月份前30天到达卖方”。

合同译文的语言不仅要符合法律语言的要求与规律,还应体现在专业上。翻译时要注意译文语言的词句结构,不拘泥于原文语言的词句结构和句法框框的限制,通顺的合同译文应“条理清晰”。合同译文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有时两种文字有很大的出入,所以在不影响原文的条件下,应尽量使译文明确清晰,体现法律性文献的语言特点,切不可逐字逐句地照搬原文。

2 结束语

在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针对不同的商务文体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即“变通”原则,恰到好处地体现“忠实”和“等效”是商务英语翻译的必由之路。灵活掌握商务英语翻译原则与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译文中高度准确地传达原语信息,最大限度地符合目的语的行文规范。

参考文献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

胡庚申等. 经贸商务合同起草与翻译[M]. 北京:外交出版社, 2001.

李明清. 商标翻译的“等效”与“求美”[J]. 商场现代化, 2007(12).

李松岩. 商务英语翻译原则与技巧[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

刘 立. 关于国际商务合同翻译的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2).

马会娟. 论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J].中国翻译, 2005(6).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tion[M].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82.

收稿日期:2008-04-10

【责任编辑 王松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