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混合式教学工具的教学模式探索

时间:2024-05-10

徐绮爽

摘 要:本文首先以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在《运营管理》课程中的学习行为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课前预习,课中的师生互动、参与程度以及课后复习等多个学习环节的行为都不好。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普及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针对调研结果,结合混合式教学工具,在《运营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做了一系列探索,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拓宽考核方式,进而发挥工具性功效,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新型的结合移动终端的《运营管理》教学模式。

关键词:移动教学; 教学信息化;运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2-0041-03

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式逐渐开始由传统的依赖于课本的教学发展为依赖于科技的现代混合式教学。而大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率也相当高,因此将教学与移动终端结合起来,更易于实施。2016年,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清华大学推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混合式教学工具——雨课堂,给传统课堂形式和新型现代教学架起桥梁。它将信息技术融入到PowerPoint 和主流社交类应用微信中,且仅需要移动智能终端和网络即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因此将其作为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教学工具。《运营管理》在商科专业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它广泛应用于全球各类企业,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来体现,是组织的基本职能之一。该课程内容涉及企业的产品设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企业日常运营相关的所有领域,内容涉及广泛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样的内容属性使得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受限颇多,很多内容无法进行全面深刻的讲解,因而更需要探索新的工具和模式。

本文以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运营管理》课程为例,通过问卷形式调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将移动终端应用作为教学工具,深入应用在课程的教学中,根据调研结果,从教学的各个阶段和角度出发,探索建设能够丰富教学活动并与学生即时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过程。

一、研究背景及方法设计

国外针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可追溯至1994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实施的 “Wireless Andrew” 项目,研究教师利用掌上电脑评价学生。Mottiwallla提出移动学习是结合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3]Khaddage等提出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给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建立了桥梁,并且在科学艺术数学等五门课程中结合移动学习的应用作了实验,来衡量学生的学习目标实现程度。[4]国内针对移动教学的研究始于2002年,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移动教育实验室的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正式启动。左登登(2014)提出高校教育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目标为建立多终端音频视频同步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实现课前预习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5]李珗明研究了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的应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及订阅号,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6]本文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正式及非正式的学习为侧重点,旨在找到引入移动终端作为教学工具的所有可能切入点,同时融合《运营管理》教学环节中的不同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研究对象

本文对许昌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3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共122人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覆盖所有教学过程,包括课前预习及调研,课中对题目、知识点讲解的形式,课后作业解答反馈及延伸的模式。

2.调查结果

在发放的调查问卷中,共有13个问题,其中1-4题针对课前的情况,5-8题针对课中,而9-13题针对课后学习的情况,问项为 “总是、”“经常”、“偶尔”、“从不”四项,表1为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二、调研结果分析

由调研结果可得,首先学生使用手机进行非正式学习的频率相对较高,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查询;其次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问卷结果中,学生和老师沟通,自主学习及课堂参与等行为的频率都不高,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不高。针对以上的情况,本课程结合雨课堂,将其作为教学工具穿插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旨在创新教学方法,将教学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各项能力。

1.课前分享案例连接推送至移动终端,引发独立思考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美国著名教授Jay Heizer和Barry Render编著,由陈荣秋和张祥翻译的《运作管理》(第10版)。[7]其优点是每个章节的首页都有导入性案例作为阅读材料,学生在课前熟悉后可以了解该章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且在材料后面都有思考性题,以引导学生讨论和深入思考。但由于是美版教材,引用案例多数具有鲜明的美国本土特征,作为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很难了解案例的特定环境,因而影响深入理解和思考。

而根据上文问卷调查结果,仅27%的学生在课前会主动预习,大部分学生偶尔或从不预习。在引入雨课堂后,通过网络分享链接和推送材料,将国内最新的相关案例发送给学生的移动终端,学生就可以在上课前接受到教师推送的所有包括视频案例等材料,进而方便预习。如在供应链管理章节,课本的课前材料是达登饭店,学生对酒店行业本身不熟悉再加上美国的特定环境,很难理解案例的背景。后改为分享蘋果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以及伊利的供应商管理案例的链接,这些都是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便于理解。并设置思考题,允许学生在线上分组讨论,他们可通过微信平台的模拟课堂群组进行相互讨论。有利于产生思想的碰撞,形成新的想法或者新的角度,产生不同的视角和看法,这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前提。这样在上课之前,学生对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有所了解并进行独立思考,能够带着问题和自己的想法来上课。

2. 课堂上课件同步至移动终端,并实现实时互动

而对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移动终端的应用丰富了上课形式和互动的程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性。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32%的学生经常感到老师单纯的讲授法较为低效,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会在听不懂的时候选择用手机而不是问老师。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根据课前备课教案来安排课堂进程,学生只有被动听课,在听不懂的时候因文化原因,不会像西方课堂的学生一样独立发问,而更愿意使用手机来查询相关的内容,这样很难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去。问卷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或没有学习的参与感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和互动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将雨课堂应用在课堂上之后,首先课件可以同步至学生的移动终端,教室大屏幕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学生通过手机可进行以实时反馈,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在手机上点击“不懂”,教师可以实时获取,这样建立了互动的渠道。其次,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特别是《运营管理》课程,实际的案例导入非常重要,如在选址章节,只有用企业实际的案例,才能很好地说明紧邻供应商获紧邻市场这些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影响,这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最好示例,因此课前的案例阅读很重要。为确保课前阅读效果,在课堂的前十分钟,设置案例相关题目来测验学生的阅读情况。利用雨课堂,可以将设计的题目推送到学生的移动终端,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来答题,教师可以获取实时的答题结果,根据答题结果的情况,即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对案例的理解程度来灵活安排课堂的进程,增加课堂的灵活性。另外,雨课堂作为教学工具,还可以实现“弹幕”功能。弹幕的主要使用和受众人群是90后。在课堂上,开启弹幕模式后,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理解情况可以实时分享。学生可以实时通过移动终端匿名发问,不需独立发问又可以提出来。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弹幕内容对课堂教学进程进行实时调整。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弹幕进行互动。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及兴趣点,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安排讲课进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同时也提高了师生互动程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

3. 课后分享习题解答视频,推送延伸材料,了解最新现状

由问卷结果可知,49%的学生偶尔会课后复习,而在课后作业完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有61%的学生选择经常找同学讨论,而找老师求解的情况仅15%,且在完成的过程中,超过六成的学生经常或总是将手机作为辅助。这说明学生课后复习的相对较少,在布置作业的情况下,有问题很少问老师,且相当依赖手机。

为提高课后师生互动,在作业批改以后,利用雨课堂可以录制微视频来详细解答学生作业出错较多的地方,并且学生还以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相互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疑难问题既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具有示范性,节约时间。再者,在重要章节,利用雨课堂可以实现课后延伸材料的推送,如流程策略章节,大量定制流程目前属于既能实现数量上低成本又具备柔性的流程,很多企业通过互联网正在尝试,这是日前的最新趋势。课本上涉及较少,通过雨课堂推送《海尔的工业4.0之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量定制生产流程的概念的理解,又对当前最新趋势有所了解。关注企业目前的前沿性管理理念,是应用型人才重要特质,而通过学生每天都接触的手机微信平台来推送,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关注前沿的习惯,为走出校园打下好的基础。

4. 考核方式多样化,并实现考核主体的转换

《运营管理》贯穿了企业日常运营的所有职能,需要学生运用其应用能力、分析能力、沟通及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贯穿其中,仅依靠传统意义上的试卷答题很难衡量具体的掌握程度。因此本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以外,还需提供解决方案,以论文和演讲的形式呈现,占总成绩的40%。具体要求为选择任意企业调研目前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运营管理》的理论知识来应用解决,小组完成,最终呈现为企业的解决方案。学生需要在完成调研和论文后做演讲,这也是日后工作中的重要素质,对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都有所裨益。在演讲的过程中,过去的考核主体是教师,在引入雨课堂后,在弹幕开启的情况下,其他同学也可以做实时评论,要求每个组对其他各组都需要做出客观评价,最终综合考虑师生的结果而定,而且各组在演讲后都能得到除了教师以外其他各组的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并且课堂的形式也实现了以教师向学生为主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而言,同行评价更易于接受,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会更用心,对于反馈也更加重视。

三、结语

本文从课前课后课中学生涉及的所有学习行为出发,利用混合式教学工具,创新教学方法和互动渠道,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有所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大大提高,对该课程以及整个工商管理专业的认知也更加深刻。在目前严峻的就业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的形势下,以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需要逐步建立起来,以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 Steed, A, The flipped classroom[J], Teaching Business & Economics, 2012.16(3).

[2]199IT互联网数据中心,易观国际: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EB/OL].2016,http://www.199it.com/archives/468111.html.

[3]Mottiwalla,L.F, Mobile learning: A framework and evaluation[J]. Computers in Education,2007,49(3),581-596.

[4]Khaddage,F.,Muller,W.,& Flintoff,K, Advancing Mobile Learning in Formal and Informal Settings via Mobile App Technology: Where to from Here, and How?[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16, 19(2), 16-26.

[5]左登登.智能移動终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思考[J].科技论坛.2014(6),132-133.

[6]李珗明.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需求分析及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2015,1-55.

[7]杰伊.海泽编著,陈荣秋译,运营管理(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郭桂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