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徐敬建
摘 要:以河南省永城市为例,对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工具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工具应用;調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75-04
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较强的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需要首先通过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程序等信息工具获取相应的信息、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和改进,以便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为了解当前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工具技能的掌握情况,我们主要从硬件的操作技能、软件的使用能力、对各类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价值判断,选择信息化教育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等几方面,对451名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教师信息技术工具应用状况,分析目前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出建议。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河南省永城市农村中小学教师,涉及幼儿园、教学点、村小、乡中心小学、初中等五类学校451名中小学教师,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见表1。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根据经济和社会调查通用的一些发展指标,如人口、人均GDP、居民平均教育水平等指标,在河南省直管县之一——永城市29个乡镇中选择调查样本。在前期预调查的基础上, 进一步修订调查工具,正式调查时,现场共发放500份教师问卷,回收451份,有效回收率92.5%,同时,为了补充问卷调查所获信息的不足,课题组还对几所农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农村学校教师和校长进行了座谈及个别访谈。数据录入主要运用SPSS 18.0和EXCEL2007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问卷设计,我们把教师信息技术工具及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分为以下四个方面:教师对硬件的操作技能、软件的使用能力、网络应用情况、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与应用状况。
1.教师对硬件的操作技能
(1)计算机的使用频率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网络使用能力,信息获取、组织、处理、加工、表达、评价能力以及制作简单多媒体课件的技能。在被调查的451名教师中,有19.6%的教师每天都使用计算机,49.3%的教师经常使用计算机,30.1%的教师偶尔使用计算机,1.0%的教师没有使用过计算机。说明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还没有完全普及,教师应用计算机的频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访谈部分偶尔使用计算机和不使用计算机的教师发现,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农村学校的基本信息化条件还无法满足每个教师的需要,再者是因为教师年龄较大,不会使用计算机。
(2)常用教学媒体设备的应用
掌握媒体的使用能力是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基本体现。表2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使用率最高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其次是幻灯/投影,第三是课件/视频,均达到50%以上。多媒体教室、平板电脑的使用率超过30%,而传统电教媒体使用率有所下降,如录音机、录像机/VCD/DVD。同时,语音室、闭路电视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及校园网使用率偏低,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从来没使用过这些教学媒体。访谈发现,近年来,交互式电子白板、幻灯/投影及相关的课件/视频等在农村各学校配备较为齐全,经过培训和示范,教师基本上都能操作使用这些教学媒体,而另外一些教学媒体使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没有配备这些设备,另一方面自身不会使用或感到用起来非常麻烦。如农村学校基本没有校园网、闭路电视网、语音室等设备。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在现代课堂上逐渐消失,如录音机、录像机/VCD/DVD。
2.软件的使用能力
(1)教师对常用教学软件的熟悉程度
表3调查数据表明,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软件工具(如Word、PowerPoint、Excel)的使用,具备了一定程度的信息工具运用技能,但有关数据库管理(如Access)、图片工具(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音频加工(如Audition、录音机等)、视频处理(Premier、会声会影等)的相关软件编制与课件开发能力普遍较弱。访谈中发现,多数教师写不出与自己学科相关的教学软件名称,可见,在实际教学中,他们无法根据具体学科领域选择针对性的软件包进行教学,教师掌握信息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使用课件的情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的最普遍形式。从目前基础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从我们调查的数据来看,有41.3%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够自制课件,29.6%的教师从网上下载课件,24.3%的教师使用与教材相配套的课件,从没使用课件上课的教师占2.9%,其他为1.9%。访谈发现,部分教师一直不用课件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学校硬件条件限制,有的是因为对多媒体作用认识不清,有的是因为年龄大,不会使用相关软件,有的是因为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3.网络应用情况
(1)每周上网的时间
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在8小时以内,高于8小时的比例较小,其中,0-1小时的占20.6%,2-4小时的占52.6%,5-8小时的占28.3%,8小时以上的占15.8%,从来不上网的占2.7%,这表明教师对网络的使用已经相当普及,绝大多数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有上网习惯。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学和初中教师每周上网时间超过8小时的比例高于幼儿园教师,而幼儿园教师每周上网0-1小时的比例最高。由此说明,农村幼儿园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还需加强。
(2)使用网络主要用途
对教师上网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排在前三位的是下载教学相关资料,浏览信息,运用网络进行教学,其他排序为收发电子邮件,与别人网上交流、消遣娱乐、上网购物及其它。由此看出,中小学教师使用网络主要是进行备课和教学,说明网络已成为教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
4.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与应用
我们主要从教师获取信息渠道、资源应用和开发教学资源能力三方面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获取与应用情况。
(1)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调查数据显示,28.8%的教师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24.8%的教师通过图书和教材获取信息,17.9%的教师通过广播和电视获取信息,12.2%的教师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由此看出,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农村教师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2)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情况
把网络教学资源真正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是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基本要求。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應用于课件制作占26.8%,其次是备课,占20.8%,第三是课堂讲授,占20.4%,其他依次为学习答疑、编制试题、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教学反馈等,均不到10%的比例。说明目前农村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仅限于课前备课、课堂讲授,而对于课后复习、自学、反思、反馈方面应用较少。
(3)自制各类教学资源(视频、图片、动画和课件等)的能力
数据显示,教师自制各类教学资源情况是,教师所用教学资源全部自己制作的占8.8%,部分制作的占60.4%,尝试过但有困难的占25.2%,从未制作过上课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教学资源的教师占5.6%。访谈发现,教师自制各类教学资源主要以PPT课件为主,而基本不会制作视频、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这与前面数据呈现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相对复杂的视频、图片、动画等软件使用不熟练或不会使用是一致的。在所制作的课件质量上,多数处于初级水平,大多数教师表示是从网上下载或是参考别人的,只不过做了力所能及的修改,以符合自己授课的需要。这说明需要在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上给予教师更多的培训和指导。
三、讨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实地调研和个别访谈,我们发现,近年来随着“农远工程”“校校通工程”“班班通工程”等一系列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有效实施,大批农村中小学校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对信息化教学硬件和软件进行建设,拥有了一定规模和层次的教学设备,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观念是认可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教师在充分利用这些硬件设备、软件技能和教学资源上依然有所欠缺,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经费的投入,目前政府对城区学校和乡镇政府所在地学校经费投入比较充足,而对于偏远农村小学,尤其是教学点投入较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做好各种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投入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学校自身可根据国家和河南省相关政策,从新增生均经费中切块安排专项培训经费,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持续培训,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方面的硬件建设[2],缩短城乡硬软件投入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加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力度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他们也普遍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素质所限,不能得心应手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因此,对教师进行培训依然是当前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在培训方式上,要兼顾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可进行分层分类实施培训。如对于各种信息技术硬件、软件应用较为熟练的教师要进行提高培训,而对于那些对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应用不熟练或不会用的教师要进行普及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一方面要让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认识,要让教师树立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正确理念,同时,也要让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技能。
3.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信息资源库的贫乏已成为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自制课件和使用其他教学软件时技术上不能得心应手,教师技术、教学结合不够是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为此,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校本教学资源建设,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制作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软件;其次资源建设应由学校向区域提升,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信息共享。要实现优质信息资源共享,应该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从教师自制教学资源的个体行为提升为新一代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学科共同创建教学网络化教学资源的群体行为;二是从教师闭门设计教学提升为师生共同探索、创造新型学习模式;三是从学校各自为政的封闭竞争转向以区域为基础的校际联盟[3]。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开发县域范围内信息资源库,鼓励各校进行校园网建设,实现县域内校园网络全覆盖,建立县域网络研修平台,定期更新教育教学资源来解决教育资源共享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4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Z].
[2]教师[2014]850号.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Z].
[3]桑新民,郑文勉,钟浩梁.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3):8-11. (编辑:鲁利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