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微课程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时间:2024-05-10

张会丽 杨威

摘 要: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此模式用于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改实践。教学中,选取两个平行班,其中实验班级采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照班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结束后,采用SPSS 对两班的期末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学习兴趣激发与保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程;学案;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0-0044-03

一、引言

早在1991年,有专家学者就提出了翻转课堂思想[1],被众人关注是在2008年[2],到2011年,由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3]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使众多教师熟知。翻转课堂是一种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反转成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突出了师生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4]。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双主教学模式的贯彻执行,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使有效性教学落到了实处。

微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教师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将课程录像分割成碎片,叫碎片式电视教材。随后,美国教师制作了1~5分钟课程,他们认为小课程可以让学生注意力聚焦。2010年以来,国内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深入研究了课堂中的碎片化学习,采用数字技术制作了微课,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国内许多教育技术专家学者,从理论与方法学对微课程进行了解读。例如,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目前,高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不易激发与保持,学生喜欢动手,但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如何变革高职课程教学,利用技术改善学习绩效,是职业院校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整合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进行了微课程+翻转课堂融合的教学实践。

二、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研究随机选取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护理、检验、园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2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班主任及授课教师),随机将学生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学生进行前测问卷调查,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的p值、t值可以知道: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以上四个维度无显著差异。

对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问卷进行了分析,如表2所示。

由表2可得出: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中等偏下,缺乏学习兴趣,学生态度不够积极,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综上所述,学生的学习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信息技术学习态度与兴趣、学习方法与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对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方面的认知水平相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平行班处理。

(2)学生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学习比较被动、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不高;搜集信息、选择信息、整合应用信息等信息能力很差。也就是学习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太强,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三、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1.教学模式创建

根据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等学习理论,以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思想,笔者将课程教学分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检测反思”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在自主学习阶段,教师给学生提供“学案+微课”,学生认真观看微课视频、思考,独立自主完成学案中的问题,标出疑难困惑。教师只指导学生读书,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在展示交流阶段,老师验收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将各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呈现在电子屏。课堂上小组成员充分展示求解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开展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积极引导学生展示,并做恰当的点评。在检测反思阶段,教师对作业批阅和知识测验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进行刨析。学生梳理单元知识内容,巩固复习,反复总结。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反思本单元教学,修改下一学习单元的学案,设计展示交流方案。

2.教学实践

(1)自主学习

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联系学生实际录制微课、编写学案供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学案应高效、简洁、实用,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具体由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知识地图”、“学习任务表”、“学习目标测试题”,学习绩效评价表等部分构成[6]。录制的微课有针对性地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导课、展示目标、过程设计到小结,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讲解。视频效果、互动性和时间长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学,记录问题,并利用学案进行预习测试,帮助学生完成从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

(2)展示交流

以“EXCEL自定义动画”为例,首先通过展示并分析优秀作品“地球,人类的家园”,让学生们充分感受草地、绿树、高楼出现过程中动态的美,流动的美,初步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然后播放动画制作的中难度作品“海鸥经过”,对路径动画的应用进行示范讲解,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进一步加大难度,播放作品“龟兔赛跑”如此循序渐进将整节课内容化难为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最后,一起观看微视频“鲜橙饮料动态产品广告”,引导学生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拓展学习,小结归纳。课后,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放在校园网上进行展示,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共享作用。

(3)检测反思

“EXCEL自定义动画”全部内容需要通过3-4个微课的学习,知识点既不冗长,又寓教于乐。课后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拓展延伸作业,让学生们举一反三,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后进生进行错题讲解、指导,如“退出”动画的灵活应用,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微课形式新颖,通过微课把传统教学翻转成课下预习、课上讲解,课后拓展练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课堂绩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1)成绩分析。成绩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实验班的平均值要高于对照班6分,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好于对照班。

根据学生期末成绩的分布情况,将学生成绩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优、良、中、差,优:成绩大于95分,良:成绩介于85分和95分之间,中:成绩介于75分和85分之间,差:成绩小于75分。分别计算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期末成绩在四个等级的频数,并做出条形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实验班、对照班几乎都集中在“良”和“中”这两个等级,实验班学生成绩集中在“良”这个等级,对照班学生成绩集中在“中”这个等级,表明实验班好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成绩处于“优”的数目多于对照班,没有在“差”这个等级的,表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正偏态。

(2)问卷分析。用SPSS 17.0统计软件整理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的p值知道,均小于0.05,可知两个班在三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问卷的第四部分(其他)是关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体会,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①这种方式,不是纯粹的视频,让我们在预习的基础上树立了自信心,与老师互动的积极性增强。②练就了我们的胆量,提高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让我们学会学习、自主学习。③学习内容能保存下来,用于补课和复习。④增强了我们学习的自主性,减弱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在学习上有了更大的独立性。

四、总结

研究结果表明,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结合,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这与相关文献所得结果一致。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将课程教学分成“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和检测反思”三个阶段。学生通过微课程自主学习,提升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展示交流,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同伴互助的积极性;通过检测反思,提高了认识自己的能力。学生基本养成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上积极展示、热心互助,课后反思、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系列微课的系统性等。教师要善于创新,通过持续的微课程+翻转课堂实践,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成为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王长江,胡卫平,李卫东.“翻转”的课堂:技术促进的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3-78.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3-5.

[3]Katie Ash.Educators Evaluate'Flipped Classroom' Benefits and drawbacks seen in replacing lectures with on-demand video[J].Education Week,2012(8):11-13.

[4]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5]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8:26.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编辑:郭桂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