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福建省石狮市龟湖中心小学 洪阿珊
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推进数学作业的创新设计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并充分发挥数学作业的价值。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作业创新设计也迎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响应“双减”政策,推动小学数学特色作业的创新设计工作。
部分教师在布置数学学科作业的时候,依然在贯彻“题海战术”理念。基于“题海战术”的数学作业不仅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还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丧失兴趣。因此,在后续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应该摒弃“题海战术”式作业,突破作业内容单一枯燥的问题。
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没有全面贯彻分层作业的模式,导致不同学生所面临的作业压力存在较大差异。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存在差异,如果面向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那么就无法充分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1年7月,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双减”政策,以通过这项政策降低中小学生面临的作业压力和校外培训负担。这给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带来了较多转变。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行以后,基于“题海战术”的作业模式将面临全面淘汰,不允许教师再通过这种低效的作业方式巩固学生的学科知识。这会直接改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格局,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积极推动作业设计的创新,减轻学生作业压力,提高数学学科作业的综合效果。
结合“双减”政策的内涵,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创新设计的时候,应该全面贯彻提质减量的目标。这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积极进行数学作业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在作业内容方面,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分层设计作业,使作业内容跟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实现较好的联动与契合。在作业形式上,可以通过设计分组作业、生活作业、挑战作业等新型作业,优化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的综合体验。这样,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较好地推动作业创新拓展,使学科作业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创新设计的时候,应该结合“双减”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并紧扣提质减量的相关理念,平衡学生承受的作业压力,提高数学作业的整体质量。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降低作业总量,避免学生承担过多的作业压力。这也是“双减”政策最重要的要求,教师应该将其延伸到作业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设计作业之前针对学生的身心层次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搜集他们完成作业的时间,依托于这些方向合理规划作业总量。除此之外,教师在规划作业总量的时候还要跟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以及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等具体反馈。通过这些信息,教师也可以在后续时间里进行作业总量的灵活调整,使数学学科作业可以更好契合学生的身心层次。
在小学数学二年级“加与减”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规划作业总量,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加与减”属于数学运算的相关知识范畴,很多教师都习惯使用“题海战术”,布置大量的加减运算题目,让学生在课下时间进行练习。这无疑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作业,同时作业效率也不高。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转变作业布置思维,降低加减运算题目的数量,并且提出一些灵活性较强的作业。例如,在设计作业内容的时候,教师不要直接布置计算式,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比较大小的加减计算题目,或者连线计算的题目等。通过这些设计,可以较好地降低数学运算作业的枯燥性,并且在降低作业数量的基础上也可以较好提高作业效果。事实上,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个长期提升的过程,单靠海量计算很难取得较好效果。因此,教师在平时还要做好跟家长群体的交流,搜集学生完成数学运算作业的时间,要敢于降低这类作业的数量,避免给学生带来较大的作业压力,真正突破“题海战术”式作业模式。
“双减”政策推行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降低学生作业压力,但作业压力实际上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数学学科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相同的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也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作业难度的分层,平衡学生的作业压力。在具体布置难度分层作业的时候,教师也要对班上学生的学科能力进行全面调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师不仅要遵从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思维等多个方面的素养,保证学生分层的合理性。在完成分层以后,教师就可以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差异化作业,提高作业内容的针对性,保证不同层次学生都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锤炼。
在小学三年级“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过往数学成绩,以及自己对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数学思维灵活性等多个层面的了解,进行学生的分层,最终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学生的数学能力比较强,同时成绩也比较好,具有灵活的数学思维;B层学生数学能力比较一般,成绩分布在中上范围,数学思维也很普通;C层学生的数学能力较差,很难取得较好的数学成绩。在布置“混合运算”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差异化作业。其中,针对C层学生主要将课本后面的基础题目作为他们的作业,使他们在课下时间进行基础混合运算能力的锤炼;对B层学生,可以选择试卷中关于混合运算的题目,适当提高作业的难度,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对A层学生,可以选择奥数题等具有较高难度的作业,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完成作业。在布置层次作业的时候,鼓励学生尝试其他层次的作业,如B层学生可以试着完成A层学生的作业,进一步锤炼自身的数学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提高数学作业的柔性。在具体设计积分作业模式的时候,教师需要深层次研习课程内容,同时设计适合本节课的题库。在题库中,需要包含不同难度的数学题目。其中简单题目多为概念性内容,难度题目多为复杂的应用题和思维题。在设计好题库以后,教师还要按照难易程度对不同题目进行打分,通常记为1—5分。学生也可以从题库中自由挑选不同难度的题目,完成教师的积分要求。这样,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就可以挑选简单的概念题,因为需要完成积分要求,他们所要做的题目在数量上比较多,可以较好锤炼学生的基础能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挑选难度题目,完成相对较少难度的题目就可以交作业,降低他们的作业压力,也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学科能力。
在小学数学四年级“线与角”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通过互联网途径搜集一些关于“线与角”知识点的题库,并对题库中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打分。在这之中,关于相交与平行判定、角的判定等知识点设计为1分,关于角度测量等知识点设计为2—3分,关于角度的思维题和应用题则设计为4—5分。在形成题库以后,教师就可以面向学生展示所有题目,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的题目。在本次作业中,所有学生完成25分即可达标,同时鼓励学生完成更多积分的作业。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也应避免过度奖励完成较高积分作业的学生,同时也不要批评积分刚刚达标的学生,使积分式作业可以充分发挥作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内卷情况,违背积分式作业的初衷。
小学数学教师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也应该积极推动作业设计形式的创新,如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优化学生的作业体验。例如,通过设计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认识数学学科知识的奥妙,降低数学作业的传统枯燥性,较好发散学生的思维。这要求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环境考量学科作业,使学生可以在生活场景中得到数学学科知识的锤炼,并且能够利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或者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这类作业的时候应该多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思考,保证作业的合理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作业。
在小学数学四年级“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课外活动式作业。在课堂环境中,教师主要讲解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性以及在生活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时间里搜集三角形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说出三角形和四边形在这些应用场景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这里,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要说出10种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应用场景,同时还要让学生结合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点,设计一些可以发挥三角形与四边形特性的物体。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就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作业内容,同时也可以发挥数学思维考量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实践应用,提高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引入一些挑战作业,激发学生的竞争热情,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这类有一定难度的挑战性作业,可以考虑让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结合教学知识点进行思考。由于这类题目一般都比较难,因此教师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组内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探索深度,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使挑战作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教师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也应该做好组间巡视工作,观察学生分组讨论的实际情况,给后续进行教学调整提供一定的经验。
在小学数学六年级“圆柱与圆锥”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环境中讲解完圆锥体体积计算的相关知识点以后,向学生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随堂作业,将学生分成3—5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这个挑战性随堂作业可以设计为:“一个体积为125cm³的正方体橡皮泥,将其捏成一个同高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是多少?”对学生来说,需要先计算正方体的高度,然后再按照学习的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得出最终答案。教师可以在组间巡视中观察学生计算正方体高度的方法,以及后续计算圆锥体底面半径的过程,在学生完成挑战作业以后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这些教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综合来看,“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产生了较多影响,需要教师尽快适应“双减”政策,并推动作业创新设计。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先明确当前作业设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欠缺,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后续作业创新设计的方向。“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最重要的影响就是提质减量,因此教师在作业创新设计的时候,应该考察学生当前所承受的作业压力,以及对数学作业的兴趣水平。通过这些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较好把握作业创新设计的方向,并全面贯彻“双减”政策的相关内容,推动数学学科教学取得预期的成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