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生物教学中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的思考

时间:2024-05-10

福建省晋江市松熹中学 李燕霞

在新时期,教师需要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为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形势,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让学生在日后面临各种复杂环境的时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新的世纪,教育变得更加主体化、民主化和终身化,而且这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一、自主学习内涵

尽管自主学习得到了师生广泛认可,但是国内外对自主学习的看法还没有达成统一。有学者认为,自我学习是个体利用内部语言主动调节学习的一个过程。另有学者认为,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基于认知,对学习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齐莫曼综合了各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对自己的自我激发,通过掌握各种学习方法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自主学习者对学习时间能够进行自主安排,能够意识到学习结果,并对社会环境保持较高的应变能力和敏感度。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自主学习是个体在思想驱动下自主完成的,在活动之前学习者自己就已经确定了学习目标,并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计划,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总之,自我学习是个体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在一直努力之上所形成的一种行为和习惯。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主动性。主动性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及在自身思想意识下所进行的一种主动活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知识充满好奇和兴趣,并且能够反复尝试和探索。(2)创新性。自主学习者对现有的答案并不满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并站在基础知识上,融会贯通,主动探索,善于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并且往往能够产生独到的见解。(3)独立性。自主学习者大部分时间用于独立探索,但是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教师需要协助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完全依赖过渡到逐渐独立学习。(4)有效性。在自主学习中,学习者通过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和互动性。自主学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应该适当与其他个体进行相互交流,以便能够突破解决问题的瓶颈。通过集思广益,拓展思维,全面了解学习内容,从而推进学习进程。

二、自主学习的意义

(一)改变教师教育观念

在新时期,传统的说教方式已经被淘汰,而且其教育效果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因此,在新时期教师需要积极改变传统教育思想,并认清自己作为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相互学习,共同启发。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共同探讨达到相互点拨的作用。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针对性指导,不断推出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要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同时,教师要认识在生物教学中,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需要通过基础知识和实践才能够得以实现。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现代课堂教育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三)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生物是一门科学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并教给学生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可以锻炼学生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理念落后

虽然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更新,但是仍有部分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其教育理念比较陈旧。仍旧采用“灌输式”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释放。当缺乏教师的引导和监督的时候,他们就会放松学习,不能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没有得到体现。教师主要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利于激发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策略缺乏统一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而且教师会通过布置大量的习题,期望达到教育巩固的作用。这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利用时间自主思考问题,真正理解核心知识,但是教师的目的却是让学生背诵和记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内教育与课外辅助不协调

课内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阵地,但课外辅助学习也不能忽视。只有将课内课外时间利用起来,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忽略了培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习惯,导致学生没有将有限的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初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养成自我学习习惯

生物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的学科,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丰富的生物知识。在讲授新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互相探讨。例如,在教学“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去观察绿色植物生长特点,以及搜索相关的资料,了解绿色植物的结构。例如,在学习“营养器官的生长”这一课时,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各种各样植物的根,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根系的特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前观察并了解植物的芽的特点以及发育,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展现搜集的资料,共同探讨。通过借助实物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设计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相应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热情,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物种的多样性”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未来水世界》片段等,将学生引领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鱼儿为什么能够在水中生活?它们是如何呼吸的?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通过提出情境化、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在创设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保证问题的趣味性、启发性和探究性。例如,在学习“真菌”的时候,学生会提出:“颜色鲜艳的蘑菇真的有毒吗?”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以此为课题,鼓励学生相互探讨,搜集资料,相互辩论。通过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平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教给学生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避免学生走弯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科内容,教给学生相应的自学方法,帮助学生奠定自主学习基础。生物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探究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师需要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合理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很多的生物实验,如显微镜的使用、动植物细胞的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等,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进行实验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和思考实验意义,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转变教学思想,注重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进行改变,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教”与“学”的双边互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在长期学习中能够逐渐形成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的时候,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理论教学方法进行知识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促进知识消化,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新时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血液循环的两个途径用动画、视频、图片等展示出来,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创设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五)提供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信心

初中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很多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知识时,就希望能够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在学习“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并利用课堂前十分钟,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自主表达,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及自己对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提供给学生自我表达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学生在经过自学之后,往往热情高涨,兴趣盎然。因此,提供给那些兴趣较高的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也是对学生自我学习成绩的肯定,能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

(六)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初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群体中,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并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才能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和分析问题。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合理控制教学进程,并通过设置疑问、创设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

(七)联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生物内容和学科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激情。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生物知识开始讲解,以体现生物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体验。生物知识本来就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将生物知识普及到日常生活中,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生物学习的乐趣。

总而言之,在对初中生进行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结合生物学科的独特性对教学思想进行转变,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引导,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思考和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指导,并教给学生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让学生享受自主学习过程。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学生问题解决的指导,让学生走进生活,去学习更多的生物知识,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