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 刘 婷
全媒体也就是所有媒体,具有形式比较全、载体比较全、传播平台比较全、受众比较全的特点,能够获得最为真实的信息,从而保证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都可以接受相关信息。这种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由于学生认知以及生活经验不足所带来的认知障碍。通过全媒体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体会古诗词的意境,进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能够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开展的必要性。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够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讲解古诗词的相关内容以及创作背景,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从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古诗词的内容大多都是诗人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例如,当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美景时,便会情不自禁地产生自豪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在古诗词的学习当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美的感受。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开展的必要性,以此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当前全媒体时代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开展要突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要能够意识到角色的转变,教师要能够从传统机械灌输者转变成辅助以及引导者的角色。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媒体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鼓励,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会面对很多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开展因材施教,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而在当前全媒体时代下,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从而使得教育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全媒体时代下,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设置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对古诗词内容掌握的不同程度设置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所收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当中。
首先,清除学习障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包含非常多的生僻字词、古今异义以及通假字,这些是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障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出和理解这些内容,一般教材当中都有相关的注释,但是这种注释往往过于简单,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内涵。为此,在当前全媒体时代,可以发挥电脑、手机、平板等的作用,让学生输入自己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搜索对其中的读音、意义以及词义的演变过程有更加具体的理解。例如,学生读到“强欲登高去”时,会认为“登”字应用得不够恰当,应该是“爬”。于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搜索,进而得到相关的信息——这里的“登”有“爬”的意思。再比如,当学生读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时,非常不理解其所具有的内涵,看了文章的注释之后,学生依然一知半解。此时,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进而得到详细的意思。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还原当时情境。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会受到时空方面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为学生还原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场所。为此,在当前全媒体时代下,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呈现当时的时空情境,解决学生在阅读当中所存在的障碍。例如,在学习《使至塞上》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能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太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解释这是大漠中的场景。听了这种解释之后,学生感觉还是似懂非懂,因为学生并没有到过这些地方,不熟悉其中的场景。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如果单纯依靠讲述,不能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其中的知识内容。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大漠,以及大漠中孤烟、长河、落日的形象,在这些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古诗中的情境。在形象生动的视频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容。
最后,突破时空限制。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不足以及时空的障碍,很难让学生理解诗词当中所表达的情感。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获得深层次的感悟。但是,如果学生没有类似的生活经历,或者是也没有见过比较熟悉的场景,就很难体会到作者在诗词中所表达的心境。而此时,就可以发挥全媒体时代的作用,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内容。例如,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以此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冲击与壮观;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官吏抓壮丁”,让学生体会诗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所表达的悲愤之情;可以让学生欣赏主题为“晚春”的相关图片、视频,以此让学生体会诗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通过借助全媒体,对知识内容进行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当中所表达的内涵,也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古诗词当中的意境,进而深化对知识的认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发挥微课的作用,将所要教学的内容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在微课中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也更加具有针对性。
古诗词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利用简短的几十个字就可以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大多数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此,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全媒体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氛围,以此开展高效课堂,使得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当中更加具有画面感,提升学生在古诗词当中的学习兴趣,增加其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这首词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在这首词当中,主要通过描述月亮的美景表达词人心中的苦闷,将月亮当作了自己倾诉的对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首词的真正内涵,体会其中表达的意境,可以为学生准备一段古诗词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正式上课时,给学生播放月亮的视频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在古人的诗词当中,月亮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载体,他们喜欢用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爱国之情、兄弟之情、喜悦之情等。接着设问:“在这首词当中,苏轼也用月亮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那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动画来了解一下吧。”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对诗词的学习更加立体,也能够更好地提升诗词学习的趣味性,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往往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背诵,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教师仅仅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是相对忽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全媒体时代下,通过体验式的方式,则可以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有所收获,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对古诗词当中的情境进行再现,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还原,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能够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深化对知识的认知、理解。例如,在学习《登飞来峰》的相关内容时,在以往教育教学中,往往是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内容。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在全媒体时代下,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融入课本内容的情境当中,随后让学生基于自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演绎其中的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和平台,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会认为古诗词的学习非常枯燥乏味,甚至是一种学习负担。为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氛围,以此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全媒体时代下,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基于问题主动探索,进而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己亥杂诗》的相关内容时,这首诗是诗人龚自珍的作品,在上课之前可以为学生介绍龚自珍的背景和《己亥杂诗》创作时的历史环境,向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题目是什么意思?在这首诗中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探索,可以通过小组分析讨论的形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能够对知识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在当前全媒体时代下,要能够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必要性。在全媒体时代下,可以发挥电脑、手机、平板等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搜索清除学习障碍;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为学生最大限度地还原古诗词创作时的情境,解决学生在阅读当中存在的障碍;让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获得深层次的感悟;通过观看视频,打破时空限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心境;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氛围,增加古诗词学习时的画面感,增加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通过构建情境,对于古诗词当中的情境进行再现,加深学生的体验感,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有所收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全媒体时代下古诗词教学的相关对策,以此更好地发挥全媒体的作用,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