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童蒙养正,涵育品德——小学德育途径探究

时间:2024-05-10

四川省成都市建设路小学 何 辛

《易经》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培养纯正无邪的品德,这是圣人教化的功业。民间也有“少年易学老难成”的俗谚。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决定人生的方向。一旦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机,便事倍功半。“正”的内涵可能因时代不同而有区别,但始终强调积极向上的因素,这正是德育的重要功能。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良好的德育会让孩子受益一生。但长期以来,德育重说教,方法形式较简单,显得苍白无力,不具备说服人心的力量,甚至部分教师因过分追求学业成绩而弱化德育,使学校德育陷入低存在感的困境。在社会变革不断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都在不断变化的今天,教育者更需要精心设计,对小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使之成长为有正气、有正见、有正行的新一代公民,为未来人生奠定光亮的底色。

一、认识觉醒,塑良心

我国文化传统里有厚德载物的思想,德育是对人影响最深远的教育,可以延伸到学生的一生,贯穿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种善行背后都是一种理性的思考,都有充足的证据表明这种行为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要的,只有明示这些证据,德育才是有说服力的,才能真正发挥实效,影响孩子们的行为。

20世纪60年代,一位记者采访爱因斯坦,问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爱因斯坦回答:“我想就是这个世界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爱因斯坦解释道:“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世界是邪恶的,他将终其一生去发明武器、创造壁垒,创造伤害人的东西,把人们隔得越来越远。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创造链接,发明能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的事情。”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力求寻找道德教育的根本——良心,通过激发人最根本的品质——良心,使人的道德得以发展,道德教育得以实施。卢梭主张道德教育应缓慢,给予良心发展的空间;道德观念的获得不靠说教灌输,而是在生活情景中体验感悟,养成心灵的习惯;15岁以前,让孩子的心灵尽量感悟美好的,不沾染污浊的;要贯穿一条最重要的道德教育——绝不损害别人。

回到我国儒家经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给我们开展德育工作以启示与思考。

二、躬身实践,正言行

“爱子,教之以义方。”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规则意识非常重要。有规则,有坚守,才不会混乱无序。现实中有些孩子物品乱放、垃圾乱扔,不肯收拾,坐没坐相、吃没吃相,公共场合大声说笑……这些“不拘小节”的举止看起来让人不舒服,但常被忽视,未及时矫正。其实“人无礼则不生”,文明举止正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所以,涵育品德,并不能止步于一个口号,而是一个以知导行、化知为行、以行启知的实践过程。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此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的思想、行动、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欣赏真善美。比如开展“文明从走路开始,优雅从安静开始,高尚从弯腰开始”“理一屋,洁一室”等指导良好行为的班级活动。当孩子们的举止变得适宜得体,环境变得舒适宜人,他们身在其中也能感到愉悦。通过加分、积星、表扬、奖励,使孩子的每一点努力都能被看见、被记录、被认可。当把点滴的亮点收集起来,就会成为孩子一步步向好的动力源泉。越界违规,则要及时制止指明。赏罚分明,使学生更明确行为的边界在哪里,更清楚底线是什么。发现努力时肯定,出现问题时矫正,会唤醒每一个人的责任感、秩序感、美感,让一个偶然的良好行为变成稳定的习惯,让一个人的良好行为变成一些人的共识,进而成为一个班级中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追求。终有一天,学生会变得儒雅、文明、懂事,不再鲁莽。

当我们扎扎实实做好这些小事并坚持不懈,教育环境将具有人文光芒,学生互相感染成为美好、有德性的人。循环往复,准则就会根植孩子的内心并影响他的行为。

三、文化浸润,植美德

百年前,梁启超激情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这里的强、独立、自由,更多体现于人格、精神。一个对自己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缺乏了解、认同的人,是谈不上精神的强、独立、自由的。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给儿童、青少年植入中华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不断绝,是中华民族祖先留下的无价之宝,也是与现实社会相融的重要资源。向传统回归,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中华美德、人文精神,可让学校德育“曲径通幽”。

中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往往喜欢故事里的波澜起伏。孔融让梨的谦让、凿壁借光的刻苦学习、子路借米的勇敢孝顺、七岁之师的谦虚礼貌、铁杵磨针的勤学苦练、程门立雪的尊师重教、苏武牧羊的民族气节……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仿如古人再现,以生动的姿态,谆谆教诲后人修身立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孝仁义礼智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悄然结合,深入孩子心灵。

高年级学生则可一览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人原则,“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等。这些传统美德、做人原则不仅没有落伍,反而在物质富余的年代,愈发显得珍贵。它们的无声浸润,能提高学生心灵素质,滋养身心,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境界。

故事听多了,孩子们就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同学间出现了矛盾,反思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懈怠时,警醒自己“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铺张浪费时,提醒自己“粒粒皆辛苦”。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孩子心底,烙印上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底色。

四、情感陶冶,传温度

学生作为独立鲜活的生命个体,是一个个完整的人,不仅需要发展心智,也需要情感的滋润。在现实中,每个人的成长不一定都一帆风顺,往往可能遇到挫折、打击,还可能体会到孤独、无助、痛苦、羞愧等消极情绪,如果不及时抚慰处理,可能留下创伤。厌学、焦虑、抑郁的学生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解铃”还需找到“系铃”的原因。如果有的孩子长期否定自己,打不起精神学习,感受不到上学的快乐,不要随意加码,更不要拿他与别人对比,或许他需要倾听、休息、放松,或许他需要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及时与孩子对话沟通,了解他的困境和需要,就能把关心传递到孩子身边,让他明白不能逃避问题,并陪伴他想办法克服困难,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人人都可能受挫,努力走出困境即可。

德育工作应该走心传情,我们要创造条件,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新知、进步、成长、受人赞扬的快乐,用正向的能量给他们带去前进的力量,在他们内心留下深深的印记。如老师鼓励的话语、关注的眼神、温暖的笑容,好朋友间亲切的拥抱、及时的帮助……一颦一笑皆传情,将都如阵阵暖流,滋养学生心田。

有了爱、亲情、友情、感恩等丰富情感的滋养,孩子会建立真实的归属感,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正如专家所说:在观察、识别孩子天性与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共情、接纳、照顾、注视与关怀,呵护孩子的独特天性与优势,并及时反馈、提供资源,促成孩子天性与优势的现实表达,并转化为真实的自尊自信,获得归属与价值感。健全的自我社会功能和优良的品德,是战胜各种心理问题、人生困境乃至疾病的最重要资源。

五、时事链接,阔视野

当今社会,孩子们身处信息网络发达的地球村,不是隔绝于世、偏安一隅的温室。如果只着眼身边的一片小小天地,而不及其他,虽然活得简单纯粹,但也会变得狭隘脆弱、不真实。广泛关注生活天地,让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未来才能从容面对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

多元的真实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为教育者所用:国界线上的戍边英雄、疫情重压下的医护人员、扶贫支教的大学生、奔赴危险的消防战士等,真实的新闻事件、鲜活的榜样人物、震撼的现场画面,有的让人感动,有的催人奋进,有的发人深省,都能使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得到洗礼,感受到社会责任意识的价值,激发出磅礴的奋进力量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一次次自我超越,完美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贾宗洋虽然由于落地失误,遗憾错失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金牌,但是他用腿部22根钢钉铸就“钢铁侠”的历程令人钦佩。17岁的苏翊鸣在大跳台决赛,先后两次完成不同方向转体1800度,为中国摘得奥运单板滑雪项目首金。转体1620度很难,想再往上突破180度,更是难上加难。一直到冬奥会前,苏翊鸣几乎每天不停尝试,最狠时一周滑坏四块板子,而普通人拿一块板子滑一两个雪季都没有问题。他在赛后谈到,失败其实是运动员必须经历的过程,但从未想过放弃,而是相信“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他通过努力,每年都呈现标志性的进阶,还期待着有更好的成绩。这些故事,相信会让学生深受震撼,目睹榜样的力量,能够帮助他们造就坚韧不拔的品质、敢于为梦想拼搏的精神。

近期我国台湾地区发生的一场车祸,让我们看到一众路人挺身而出的义举。顶着“现场高温、车头火情、爆炸隐患”,施救者虽然可能也曾犹豫,但还是选择了救人为先。平凡人危急关头仍然坚持善良勇敢的利他行为,以及施救者那一句“但他死在我面前,我会难过一辈子”,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今年夏天,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灭绝。令人震惊又悲伤的结果,呼唤人类更好地守护江海洄游的鱼类以及地球家园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事实,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场、污水处理厂,从小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和责任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争创生态系统的美好未来。

鲁迅先生写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从小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打开自己的格局,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更懂得关心别人,更愿意为他人负责,将不再患得患失,心胸更开阔,心态更平和。

综上所述,“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时间的长河中,品德的涵育往往需要持久的努力,而成果的显现是缓慢而平淡的。只要教育者记得自己曾经是孩子,遵循生命本身不断生长的状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能力,并努力以自己的成长陪伴孩子的成长,那么,教育必将春风化雨,润心无声,给孩子的人生奠定明亮光彩的底色,使他们成长成为有德之人,善心、善言、善行伴其一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