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物理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4-05-10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 柏 松 郭 霞 杨洪顺

高中时期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当今人们对于自然学科的学习追求,已经不满足于应付考试内容,而是要将生活与之结合。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物理学的成就最大化丰富了物质世界的意识,并有效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高中物理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意义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物理学的进步也和工业、农业等的发展息息相关。从灯泡的发明到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从蒸汽汽车的发明到磁悬浮列车的出现,从烧柴做饭到现在电磁炉煤气灶普及等,都依赖于物理的发展。大量数据表明,物理学中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整个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贡献。所以,学好高中物理蕴含着对社会的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和对世界的责任。据统计显示,从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在经济学奖以及诺贝尔化学奖等众多奖项的获奖者中,大部分的人对物理都有过专门的学习,这表明他们从物理学中获得了极大的智慧,并在非物理领域取得了成就。反之,从没出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却不是物理科学家的例子。所以,学生学习物理不仅是为了成功,更重要的是为了发展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物理渗透社会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高中阶段物理对于学生来说极为重要,是一门重点科目,想要将物理知识渗透生活就需要学会学习。但因为种种原因,部分学生在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很多困难,做不到完全理解和灵活运用于社会生活,根据现有的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学生有不同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强的学生将更快地吸收物理知识,与之相对的,认知能力差的学生学习会比较困难。我国教师通常在教学时会采用大课堂,即一对多的形式,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与教师的教学进度相脱离,越是学习越感觉问题变多,从而对物理慢慢失去兴趣。

2.缺乏物理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常见病。很多学生盲目学习物理知识,对知识缺少理解,学习停留在死记公式、硬套公式层面,体会不到物理的美。教师不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教学以应试为目的,大量的练习题逐渐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明确的目标,积极性和兴趣是目前学生学习物理的最大问题。

3.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大多有局限性,多数知识章节中没有充足的实验来立足观点,理论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困难重重,一知半解,且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学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体验感,这也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4.我国教学模式的落后。在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大环境下,部分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只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学生没有养成基本的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得学生只掌握了浅显的物理知识,没有拥有物理思考能力,从而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固定的物理问题,当遇到较难、需要进行逻辑思考的物理问题时,便会无从下手。

5.人们没有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包含着物理智慧。大多数人对物理学习缺乏重视,对身边产生的现象没有合理科学的判断。比如,自然现象中不可或缺的物质——水,它在什么条件作用下会变成霜?又在什么条件下受温度影响变成冰雹?等等。物理学知识可以对这些现象做出最合理的解释。

三、高中物理渗透社会责任教育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兴趣,通过实践活动懂得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可以多应用多媒体设施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紧密联系。只有通过亲手实践,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破解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只有学生充满了对物理的探索欲,对所学习的物理实验结果和现象才会记忆深刻,并充分掌握。同时,因为学生提高了积极性,还能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

比如,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开水不会响?为什么发出声响的水没有开?其实其中包含了简单的物理知识,水沸腾前,由于对流效应的影响,水内的气泡做上升振动,水内压力的作用下大量气泡就会破裂,其声响和震动声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较大。水沸腾时上方和下方的温度是一样的,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气泡受浮力的影响上升至水面才破裂开来,所以声响较小。这种简单而生活中又无处不在的小知识和物理息息相关,所以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能更好地让学生学思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认识

教师可以进行有关实验,让学生尽量参与进来,通过自己实践得出结论和知识,不仅能使物理知识具体化,还能降低学习难度,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

比如,高中物理关于力学的板块,讲解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时,教师从类似有关问题引入,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并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多样角度进行解疑,对所得出的结果要进行再分析验证,最后再由教师结合知识点进行总结。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将所学知识点吃透。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

在现如今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在此方面上,为了对以后遇到的学习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更要加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培养方法上,可以多采用情境教学方法,设置新颖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从而全方面培养其能力。

比如,在学习物体失重的有关内容时,让一个学生在计重器上做下蹲,让另一个学生观察计重器上的数值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在下蹲过程中计重器上的数值相对于没有做下蹲时变小。经过学生多次实验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对此进行探讨。通过这种互动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对这方面的概念牢牢掌握,让学生自己探索实验得出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组织课后小组合作,让物理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让学生走进自然,去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利用课堂相关知识完成实践类作业或创新类的作业,不再局限于“纸上谈兵”式的学习。

(五)培养学生乐于观察自然界的物理现象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科学解释离不开物理依据,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并通过研究探讨得出结论。

比如,我国古有谚语: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什么呢?其实,在寒冷的夜晚由于地面上的空气温度会降到0℃以下,许多的白色小冰晶会在地面上形成,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原理,我们将这种小冰晶称为霜,故,产生了霜前冷。雪在融化时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气温就会降低,所以才有了雪后寒的感觉。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也可以推导出来物理现象,说明科学现象有理有据,所以可以从社会现象中得出物理知识。

(六)课堂讲解要细致

在我国应试环境下,高中物理往往是以应对高考为目的,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是以考点为范围进行讲授,并且只停留在答疑解惑层面,不以剖析背后道理为目的,这就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只停留在套用公式解答题目层面。教师在授课时不应只讲考点,非考点一带而过,这样会使学生在吸收知识时不够全面和深刻,应当将知识点讲透的同时,拓展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物理学从来不是一门容易学懂的科目。物理无法脱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存在,在如今科技水平飞跃的二十一世纪,从家庭日常生活到公民生活,再到更大的国家大事,物理学渗透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高中阶段是学习物理的黄金时期,基础知识在这里建立巩固。物理学习不应只是停留在课本,而应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更应该学好物理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