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艺术

时间:2024-05-10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郝艳霞 柴清风 薛 娜 赵 璇

2016 年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笔者从药物化学课程特点出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内涵,着力挖掘药物化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元素和内涵。基于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理念,本文探索了药物化学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内容融合能力

2017 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有机结合。课程思政内容整合能力在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影响,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思想,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教书育人协同发展。这对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跨界的知识和开阔的眼界为处理好课程思政这把“盐”和专业教育这口“汤”的关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药物化学是高职院校制药工程和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药物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为主线,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了药物化学发展始终。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独到且令人深思的课程思政素材,在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适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课程学习而言有协同增效之作用。

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书育人同向同步发展的目的,笔者就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处理好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把专业知识背后的逻辑和思政教育相关的历史故事、趣事等有机融合,查文献、选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用心组织教学流程,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潜移默化地把思政思想渗入课堂,为做到“润物细无声”进行了一系列多维度探索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与药物化学相融相通是药物化学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药物化学教学过程涉及大量药物知识,其中包含药物研发历史、药物实验技巧等。笔者经过多年教学研究发现,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元素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材料潜移默化地引进课堂,可以满足学生心理发展之诉求,有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责任感、道德感和使命感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道路上坚守职业道德和人生准则。

二、药物化学与课程思政融合融通的教学艺术

(一)精彩开篇,引发欲望,满足需求

药物化学发展史中,药物学家对真理的强烈追求、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思政教育之精华。为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专业自信,教学中,笔者将一些讲述科学家勇于探索、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案例引入课堂,多维度深挖背后的故事,开展人格品质教育。例如,第一堂课由屠呦呦获得2015 年诺贝尔医学奖颁奖视频开启学习历程,我国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潜心研究的拼搏精神再现于课堂,抗美援越、支援非洲、获奖通知、获奖感言的炫彩一次次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到人的价值与国家、民族的安危紧密结合,领悟到科学家追求真理、讲求奉献的博大胸怀,感悟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和课程学习的认同感和自信心。由获奖主题演讲拉开第一场药物创新与用途主题研讨,解析药物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感悟中国科学家对该领域的巨大贡献,树立民族自信,构筑中国精神。随之由学生助教在班级微信群中发起“我学药化,我能行”倡议,激发学习热情。

解热镇痛药学习由微课“而今一片药,原是手中枝”引出。中国古代人咀嚼柳树皮、叶退烧和止痛的画面引起学生对中国古人智慧的赞叹,随之引出“百年老药——阿司匹林”课件,围绕百年来药物合成条件演变、剂型剂量变化、药品标准变化、药品用途拓展开展问题情境学习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二)生活起点,焦点解决,求真探索

从学生熟悉药物的使用情况入手,低起点小坡度引领其主动沿章节主线探秘药物结构、性质、构效关系、合成方法……针对每一章节主题设置趣味“焦点问句”,从目标的设定出发,在动力性团队中设计焦点式互助活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通过应对问句引领学生认识自己面对药品临床应用问题时,本能、自发的应对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关系问句引导学生看到团队中关心和支持自己的人;设置例外问句引导学生经由寻找问题之外的例外,经历经验感悟,认识困难可能并非一直存在,常常会有例外;通过评量问句鼓励学生将行动具体化、小步化、可执行化,充分利用隐含其中的赞美与肯定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探寻自身及成员发生的变化,树立自信心,培养倾听、共情与赞美的能力,强化责任与担当。

母亲节前后,在“心血管系统药物”教学中,在三维动态血管变化图中观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成因,期间展开30 秒学生用药调查,了解学生对父母“三高”情况知情度。教师发现了学生不清楚父母健康状况的愧疚与担心,选取他汀类药物做焦点,微信群中以“同为他汀,不尽相同”主题引入,发起心脑血管病药物的构效关系学习探究。学生由对繁杂药物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对药物地图脉络清晰,再到感悟父母不易。最后,倡议学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感恩父母,心中有药”的主题活动,号召制药学子做好父母贴心的用药指导员、健康督促员,让学生知道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使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根植于学生内心,增强社会责任心,深化历史使命感。

维生素的性质实验中,为学生提供原料药、片剂和过期药,实验并讨论影响维生素C 稳定性(保质期)的内因(结构)和外因(环境:空气、光照、水分等)。引导学生辨析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但是否是唯一原因,外因是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还是必要条件,使学生明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关注热点,转换思维,深度转化

思政元素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学生对耳熟能详的案例缺乏新鲜感、对年代久远的研究缺少代入感,是课程思政融入药物化学课程的纠结之处。在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中,知识点关联程度错综复杂,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将知识脉络进行序化梳理,找出内在逻辑关系。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延伸枝节,拓展信息,架构框架体系,实现枝叶相连,旁征博引,古为今用,融合融通。药物化学教学中,科技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和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常常是通过思维导图渡难关、提趣味,推动课堂内容的延伸拓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指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教学中,以阿莫西林的生产环保问题为例,课下查阅、比较阿莫西林的不同合成方法,以及环保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环境要求变化。然后参观酶法制备阿莫西林实验室,课上讲解酶促反应的先进技术在改进传统工艺实现绿色生产中的应用,了解企业采用酶法制备阿莫西林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绿色、环保、健康的制药理念,探讨制药人为实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做贡献的途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职责,将思政内化于专业知识学习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的艺术设计尤为关键,而教学过程中的研磨凝练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课程艺术设计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