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

时间:2024-05-10

广西玉林财经学校 欧育生

互联网时代下,教学主体、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等要素都发生了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效率成为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任务。就中职计算机课程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单纯的网络教学,因为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时代推动变革,中职教学需要迎合新课改浪潮,积极寻求新的教学办法和新的教学思路,尝试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带给中职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学习计算机课程。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教学理念,也是教学改革新趋势。该模式主要把线上资源(在线与离线)、教学活动以及线下课堂授课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从而形成的一种“线上线下”结合式教学。此种教学模式能引导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入深。当然,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非是将教师彻底解放,把课堂搬到网上即可,也不是“线上”“线下”简单的结合,而是经过课前导学、线上自主预习、课堂重难点突破、线上线下深度交流、过程考核等环节,把教师主导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如此,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其良好学习习惯,提升教学与学习效果。

二、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一)课程内容较枯燥,学生兴趣度不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手机、平板等的普及,让许多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愈发加重,上课时多将注意力放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上,中职学生这一问题尤其突出。计算机教学课堂上,学生独立操作计算机,更是为学生开小差提供了遮挡,而教师因为要进行操作演示,往往无暇注意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再加上一些中职学生本身存在厌学的问题,以及计算机课程内容较为枯燥,所以学生难免兴趣缺乏,参与度低。

(二)中职学生基础弱,操作水平差异大

中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基础知识较弱,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许多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存在各种学习问题,进入中职学习阶段后,也很难快速适应学习节奏。另外,因为不同学生的生源地有所不同,一些初中的办学条件有限,部分学生虽然会使用计算机,但是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认识不足,操作也不熟练。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和差异较大的操作水平,传统统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教学改革步伐小,不匹配学生学习行为

当下,虽然教师基本上都运用了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教学,但是对于抽象性强、知识点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师也大多只是在PPT 中增加一些动画或视频进行教学,信息化程度有限,加上课堂教学的不可复制性,学生课后无法自主复习,学习兴趣受到影响。一些教师开展了线上教学,但因为线上线下融合不足,未能充分衔接,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教学改革步伐小,修修补补式的教学模式并未改变,与学生学习行为不匹配,无法有效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开拓趣味学习渠道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中职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方式。当下,教师与学生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和电子产品,但是能将网络与电子产品用于学习的中职学生却很少。所以,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正确应用网络平台,收集优质学习资源来进行高效学习。如此,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的意识,在“学中玩、玩中学”,获得学习的乐趣。

例如,中职学校计算机组教师可以自主编辑整理网络上优质的计算机课程资源,依托教学平台、校园网站、无纸化系统、微信公众号等,实现资源的共享,让计算机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优质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当下,这样的教学资源分享形式不单单是计算机课程,其他课程也在逐步建立教学资源分享体系,成果显著。另外,国内外都开发了许多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媒体工具,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重新定义了信息化课堂。例如“钉钉”学习平台,其既能够开发课程,还能进行互动、网络直播、创建学习群组,有利于进行学习管理,让教学与学习随时随地进行。

(二)设计混合式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我能力提升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主要运用线上(钉钉或云课堂)与线下(小组合作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在理论基础操作教学阶段,教师在课前环节安排了10分钟的线上理论知识视频讲解环节(教师提前录制然后上传平台)、5 分钟的计算机过关训练(教师设计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课中环节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实践操作内容,通过视频操作案例演示,指导学生学习尝试。为便于学生观看,视频限制在3—15 分钟之间,最好是控制在6—9 分钟,将知识点碎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从而指导操作;也可以设置为任务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可以在后台数据统计中一目了然。课后教师上传教学相关知识点附件练习,计算机作业实例和不同学生专业相关,除了学生独立完成,还可以作为师生交流讨论的核心。

在操作技能提升与应用阶段,教师可在课前安排10—15 分钟的知识点回顾(测试),包括之前学习的重难点,以案例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练习,帮助学生巩固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进行铺垫。在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操作内容,让学生通过训练来锻炼操作速度,从而实现自我能力的提高。在课后环节,教师则针对不同专业附上作业,学生有疑问可以在线咨询教师,和教师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考虑到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不足,上述教学活动设计都在课堂上完成,线上平台作为辅助。基础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则可以督促其用课余时间观看线上视频,完成实践任务。

(三)基于学生行为打造课程,问题导向深度融合

为了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使教学符合学生学习需求,计算机课程可以依托MOOC 平台构建小规模在线课程,从而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点对点教学。为强化教师、学生和在线学习资源三方联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线视频资源的构建首先要避免直接重复录制传统课堂教学。基于传统教学的语言教学或PPT 演示,无法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突破知识重难点,而以问题节点为中心的在线课程制作能够避免教学内容的照搬。

教师依据前期对学生在线学习的跟踪调查,发现传统的慕课视频大部分为8—10 分钟,甚至时间更长,所以许多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存在挂视频的现象,学习流于表面。但是在信息碎片化严重的时代,学生习惯了快手、抖音等新兴媒体视频,其时间常常在5 分钟以下,所以基于问题节点可主要打造信息量集中、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动画资源,并做到精而不泛。这样短时间的视频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缓解学生观看视频的疲累感,从而增强知识学习的连贯性,并解决以往中职线上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只是单纯重复课堂教学内容的问题。上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把握了当下信息媒体时代发展的方向,又全面综合了中职学生的学习特质,深入挖掘了线上教学可能性,深度融合问题导向模式,从而推进了中职学生计算机课程的深度学习。

总的来说,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中职计算机课程优化有着重要作用,其能为“教”与“学”方法的变革提供支撑。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开拓趣味学习渠道、设计混合式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基于学生行为打造课程、问题导向深度融合等途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计算机课程的趣味性,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