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胡旭昶
针对高校人才培养这一话题展开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创新发展,促进高校培养出更多具有专业技能以及丰富理论知识的人才。人才培养是市场人才需求满足的重要保障,也促进了人才质量的提升。
就目前而言,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多次强调了人才对国家发展具有的战略意义,并出台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力图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各级政府也积极予以响应,深入分析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内涵,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出具了相关的文件,确保人才培养模式得到有效落实。但是因为具体的法律法规建立的完善度不高,制度保障不到位,导致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未存在政策上的支持。两者之间的合作缺乏一个明确可行的方案,也就造成了彼此合作的积极性不足。
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企业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员,并且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应积极参与人才培养,通过人才的招聘创造财富。但是针对一些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企业而言,人才的培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予以资金上的投入,成本较高。并且,就目前形势而言,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劳动力供过于求,企业完全可以直接在人力资源市场中进行招聘,无须与院校进行合作。同时,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一些学生需要进入企业实习,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企业的成本投入增加,企业的负担加大,并且学生的流动性较强,收益也相对较差。企业是以营利作为主要目的,但是校企合作并未使企业看到实质的利益,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企业在与院校展开合作的过程中积极性并不高。
相当一部分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受具体自身条件的限制,未做好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性工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导致两者之间的合作基础较为薄弱。在院校中往往会出现专业设置与企业不对口、社会服务能力不强的现象,导致无法为企业提供满足其发展需要的人才,学生的就业率也就得不到根本上的提高,也导致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态度不积极。结合院校自身的情况,其社会服务的公共意识不足,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很难吸引到较为优秀的企业,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校企合作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企业输送更多优质的人才,促进社会、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但是,企业的经济利益未得到满足,自然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中,院校自身的教育水平以及相关服务水平都会直接对企业的吸引力产生影响。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于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原则基础上,双方自愿并且积极参与各项工作的开展。为了使双方合作从根本上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就要切实加强合作的深入发展,这不仅仅需要学校和企业在其中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还需要政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渠道,使合作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基于国家层面,要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切实保障院校与企业的利益,对两者的行为、责任以及义务进行合理规范。基于政府层面,可采取减免企业税收、加大院校资金投入等手段给予校企合作支持和鼓励,开辟相关审批工作的绿色通道。政府应切实建立健全相关合作体系,将两者的合作逐步细化。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校企合作进行定期评估,在极大程度上促使校企合作得以顺利进行。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切忌目光短浅,要以长远发展的目光完成每一项工作,才能够避免短视、投机行为的出现,立足于当下,推动在未来层面上的共赢局面。就目前而言,相当一部分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中存在着一次性合作的现象,这种合作方式相对较浅,虽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利于院校与企业之间的长远发展。应切实强化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建立完善相关的合作机制。从企业出发,校企合作推动了人才培训工作,人才质量得到提高,企业引入的人才也更为优秀,促进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从学校出发,校企合作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广阔的发展平台,学生选择的渠道也变得更多,企业对学校输送的人才进行吸纳,也提高了院校的就业率。两者之间存在着利益交叉点,企业和院校只有在合作中看到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才能够使双方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更高,合作更为长久。
1.专业设置
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综合考虑,针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结合自身的情况,加强专业调研。考虑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企业的需求,确保专业设置能够满足未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人才。采用上述方式设置专业,有利于实现产教融合,有利于激发企业与校园合作的动力,从长远的角度看,对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也较为有利。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在2019 年9 月搬迁至浙江省慈溪市之前,学校领导走访了慈溪籍和了解慈溪的教育专家,并采纳专家的建议。同时,考虑到慈溪是中国三大小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对制造业和自动化控制为主的专业,进行了全校的专业整合,把机械和自动化专业从其他相关学院中分离出来,成立了机械自动化学院,投入资金和师资进行重点打造,以满足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学校在2019 年搬迁至慈溪之后,与公牛集团、慈星集团、新海集团分别组建了三个产业学院,以“2+2”模式(2 年原专业基础知识学习+2 年产业学院项目驱动教学)开展管理、技术人才培养,向慈溪当地企业输送专业对口、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2. 构建新的教学培养方案
以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地方企业的人才技能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人才为目标,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将项目引导、能力递进、产学研用相结合,重点关注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制订教学培养方案。以本校和慈星集团合作建立的慈星智能产业学院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 所示(此方案用于培养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专业学生)。
(1)第一、二学年课程,学生在原有专业培养方案内完成基础素质、公共通识、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新增由2—3门课程组成的“智能+”基础课程群,从人工智能导论、智能制造导论、物联网技术导论中进行选择。
(2)第三、四学年课程,所有专业统一开设项目驱动类实践课程,针对分类整合后的合作企业项目,安排学生进入不同实验室进行轮转实训,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完善。加入慈星实训课程体系,让学生对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有一定的了解。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企业工程师开展前沿技术讲座和工程师沙龙活动,每学期至少2 次。在校期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国内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智能+”相关知识融入各行各业的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素质。分别建设各模块的“智能+”模块课程群,至少含有3 门各专业的模块课程,其中移动物联网、嵌入式系统专业处于软硬相互连接点,需要进行课程重叠设置。
3.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通常情况下,在高校直接开展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存在一个问题,即高校教师的工程背景不足。而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整合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的资深技术工程师,形成联合导师团队,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完成课程授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教学模式示意图如图2 所示。利用学校中具有一定项目经验的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理论教学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利用企业工程师导师的资深工程背景,进行工程实践教学保证学生通过课程获取实际项目锻炼的经历。
项目驱动式的课程教学不仅要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内容,还要能够在规定学时内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据此我们制定了在联合导师团指导下的“项目化驱动教学过程控制”,以六个阶段来定量考核学生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如图3 所示。
立足于时代不断发展的基点,针对人才培养,应加强政府、院校、企业之间的联系,深入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内涵,用更为积极的态度看待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彼此责任。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强化校企合作,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推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