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05-10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闫慧清

高等教育中,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是两个最活跃的主体。关于这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赫尔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师中心论”的观点。随后,杜威又提出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后来,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和谐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是平等相互交流的伙伴关系,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传统的教育观念违背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失衡,学生的权力没有得到尊重,教师的教育权、指导权没有得到保障,没有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两者之间难免存在冲突,师生关系冷漠甚至疏远。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多方面人才是现代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但是,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存在师生关系失衡的现象,体现为大学生的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尊重,而教师的教育权和指导权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最终导致师生关系冷漠甚至疏远。先前人们所理解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是传道授业解惑者。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转变,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我国教育理论界也经历了从“教师中心说”到“学生中心说”再到“主导主体说”三个阶段。因此,研究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并进行改善,有利于教师的及时引导,促进大学生与高校教师的有效沟通,帮助学生排解困惑。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与教育的发展有必然的联系,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教育的进步。

一、构建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构建高校良好师生关系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经历过中学教育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刚度过青春期,尽管思想在逐渐成熟,但高校更加开放、自由的环境和宽松的管理模式,使得部分学生开始放纵,如果没有教师的适时引导和正确理念的传授,很多大学生会被不良的社会环境所诱惑,如进入传销组织或贷款诈骗中。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能更清晰地辨别周围的社会环境。二是有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活动,也是各种学习活动和周围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也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良好,喜欢与教师相处和交流,就会喜欢教师的教学方式,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兴趣。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关系不融洽,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学生也不愿意跟教师交流,教师很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就会因为缺乏沟通日渐冷淡。长时间的冷淡与缺乏沟通,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意,但又不愿意跟教师反映,这种关系将会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权力的平衡。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平等的关系,是朋友、是知己。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却很难和谐,现实中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另一种现象是强调学生权威,把课堂还给学生,而违背了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师生间缺乏合作与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的教育权和领导权。因此,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师生权利失去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尊重教师的教育权、批评权和指导权,又可以保障学生的自主权。

二、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理论原则

高校的教育特点有别于中学,每个学生的学习及生活更为独立,同时有更充裕的时间和更开放的平台。基于高校教育的特点,关怀教育、以人为本和民主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校,除了课堂教育之外,很少会有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因此高校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怀理解。教育学家诺丁斯提出,每个人在其发展的时期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纳认同。需要别人的关怀这是人的发展需要,大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关怀需要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学生才会接纳。每一种关系都要靠主体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用真诚的心去对待被关怀者,这样的关怀才会被认可。师生之间彼此真诚的接纳和给予关怀也是对自身深刻的反省,是不断修正、积极探索的过程。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在教育科研等活动中,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个体的独立性,尊重学生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的地位。教育科研活动的实施开展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教育科研活动要以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理解学生的不同处境,满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需求。归根结底,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最终目的,一是为大学生服务,即“为人”,二是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和思考能力,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还需要体现教学的民主化,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人格上是平等的伙伴关系;还需要教育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尤其是辅导员与学生活动中每个同学的参与。因此,关怀教育、以人为本和民主化的管理是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则。

三、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

相关资料表明,师生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同时也是教育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并对存在的不良因素提出了不同的措施。但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理论方面的探讨,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探讨师生关系,忽视了影响师生关系的其他因素。社会不断发展,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要适应社会,那么很多因素也会随之改变,包括师生关系以及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教育与国家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教育水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教育发展应随国家的发展需要而变化。影响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生自身个体差异,如性格、学习能力、家庭生活环境以及社交能力,但同时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导致高校师生不良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旧教育观念和学生观依然存在。受封建统治思想和儒家学说的影响,教师在师生关系中一直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数量多,尤其是公共课,教师常常忽略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二是放任型的领导方式。关系的维护需要沟通交流,高校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关心减少,尤其是任课教师。这种自由的发展方式时间长了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情感上慢慢疏远,最终慢慢淡化。三是学校管理方式。大学校园学习气氛是自由的,也是紧张的。社会的激烈竞争会导致大学生产生浮躁的心理,学校管理适当增加师生合作的互动,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四是社会和网络信息时代对教师权威的影响。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快速,大学生可以从很多其他渠道去获取知识,这就会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教师的重要性降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四、构建良好高校师生关系的方法

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笔者从相关的文献资料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有很多,但都主要从教师和学生方面分析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然而,教育理念不断变化,对于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还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分析,比如网络的发展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除了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实践中找原因,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才能有效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改善:一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在大学教育中,多存在放任型的教师。大学教师具有一定的科研压力,或多或少存在着职业怠倦的现象。面对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大学教师应该及时疏导并调整自我心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此外,教师还需要制订严谨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的,并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和学生找到共同话题,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学生主体的沟通能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如专业选择、考研咨询和就业等问题,需要克服内心恐惧,学会找教师倾诉,主动进行沟通,利用教师的优势资源为自己创设更好的平台。三是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培养大学生的爱好,建立良好的师生平台,使得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在高等教育中,师生关系问题备受关注,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好地解决学生在考研及就业中的问题,尤其是对自己专业认识和未来就业不清晰的大学生。同时,高校教师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鼓励并不断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与科研平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