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数字贸易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时间:2024-05-10

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杨志波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数字网络、利用数字交换技术、以数字化信息为贸易目标的数字贸易蓬勃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在推动数字贸易进一步发展方面达成了全球共识。2019 年3 月22 日,全球化智库发布的《数字革命:中国如何在国内外吸引数字贸易机会》指出:我国数字贸易在国内已经创造了高达3.2 亿元的经济效益,若不考虑国内外数字贸易壁垒的影响,到2030 年,这一数字将会迅速增加到37 万亿元。数字贸易方式对传统的贸易方式、手段、要素等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国内现有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大都还是围绕传统贸易人才的培养设计和实施的;另一方面,数字贸易的爆发式增长,人才短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必须针对数字贸易为现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进行分析,识别目前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培养改革方案。

一、数字贸易背景下现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冲击和问题

(一)数字贸易的数字特性对国际贸易人才技术能力的冲击

数字贸易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我国贸易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数字贸易的基础设施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是数字技术与传统贸易深度融合的产物。这要求未来从事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关的数字技能,如数字化身份能力、数字化维权能力、数字化文化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数字化安全能力、数字化交流能力、数字化保护能力和数字化情绪能力等多种技能。而现有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传统贸易形式为主,数字化技能方面缺陷较大,人才培养和储备与未来业务发展极不匹配。《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数据显示,在浙江8.2 万家跨境电商中有大约60%的企业缺乏数字化转型人才。此外,《2018 年中国电商行业独角兽中高端人才大数据报告》也指出:支撑电商企业两大重要驱动力的运营和数字技术人才的缺乏已经约束了地方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数字贸易的复合特性对国际贸易人才综合能力的冲击

现有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大多专注于运营管理技能的培养,但是,数字贸易技术与商业复合特性就决定了未来从事国际贸易的人才必须兼备两者的综合能力和技能。胡璇指出:数字贸易的发展促使浙江传统贸易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急需大批既懂互联网又懂外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既能保证外贸业务的顺利进行,又能解决数据传输和安全问题,但是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极大。具体来说,数字贸易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需要具备从事数字化产品开发与贸易运营的双重能力,能够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贸易模式进行重组和优化,将传统贸易模式从线下推向线上,使线下和线上深度融合。数字化运营和营销能力则主要是能够利用贸易大数据对未来贸易的数量趋势、空间分布趋势、个性化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更精准地提升贸易效率。

(三)数字贸易的规则对国际贸易人才动态学习能力的冲击

数字贸易背景下贸易标的形式将发生巨大变化,不再局限于单纯服务货物贸易,以数字内容为产品的贸易将会爆发式增长。王晓红指出:从2019 年来看,未来10—15年的全球贸易类型的构成将会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的增长率将会分别维持在2%、15%和25%。从中可以看出,数字贸易在未来15 年内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伴随着数字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的逐年增长,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正逐渐由实体贸易向虚拟贸易延伸,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未来数字贸易规则表示了极大关注。由于利益立场不同,数字贸易规则出现了很多分歧,如美国就把数字贸易规则作为电子商务这一单独章节下的独立条款,此外还有对数字产品禁收关税等。并且随着数字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类似的争议将会层出不穷,这种由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带来的不确定性就要求未来的国际贸易人才具备动态的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紧跟国内国际贸易规则,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容。

(四)数字贸易“一站式窗口”的搭建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冲击

数字贸易“一站式”窗口把海关、工商、税务、外汇等部门的数据和信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导入、集成和分享,打通了内外贸、线上线下、电商与实体之间的联系,通过“一站式窗口”可以及时完成通关、交易、支付、物流、退税和结汇服务,很好地满足了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时效需求。同时,在贸易便利化倡议的呼声下,世界各国在电子口岸国际合作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国际间数据共享、协同等机制正在逐步完善,能够为数字贸易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的营商环境,促进世界数字贸易的发展。“一站式窗口”的推出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的运作模式,报关报检等业务环节的数字化,重组优化了传统贸易业务流程,弱化了传统贸易模式下报关员、报检员和单证员的岗位功能。因此,在数字贸易背景下,未来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学生的岗位目标将呈现出与传统贸易模式下很大的差异。“一站式窗口”的普及要求国际贸易人才了解数字贸易下国际贸易的业务环节和流程,探索在数字贸易环境下未来人才的岗位需求。

(五)数字贸易的生态性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式的冲击

与传统贸易不同,在数字贸易背景下,数字素养是消费者和劳动者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字贸易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数字贸易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需要高校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持续推动应用型高等院校向新一代数字型人才转型升级。有关数据显示,目前81%的企业认为数字贸易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实操训练,现有培养方式下出来的人才大部分不能对接企业需求。注重实战成了贸易企业对人才能力的最大诉求,69.2%的企业明确希望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具备数字平台实战经验。以我国数字贸易最发达的浙江省为例,尽管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体系,省内许多高校都设置了相关专业,但是人才的培养却始终跟不上数字贸易的发展,数字贸易的人才培养体系仍需快速提升。

二、数字贸易背景下国家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课程体系中增加数字化变革课程

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的数字贸易对象多为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数字化、智能化、高技术、高创新的典型特征,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贸易的形式也会更加丰富化,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边界将会更加模糊。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在贸易各个环节的逐步渗透和融合,赋予了国际贸易业务发展的新动力。结合前面数字贸易的数字特性对国际贸易人才技术能力的冲击分析,不难发现,很有必要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增加数字化方面的内容,重新梳理调整课程体系中职业能力模块、通识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的课程内容,重新设计核心模块,将数字化方面的课程融入传统体系。例如,在职业能力模块增加虚拟跨境贸易操作、数字化贸易等符合数字贸易特征的课程,在拓展能力模块增加网页建设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二)精准细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和重点

数字贸易不仅涉及商务问题,还涉及复杂的通信网络技术,是融多学科内容为一体的学科,结合数字贸易的复合特性对国际贸易人才综合能力的冲击分析,我们发现其对综合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学生时间毕竟有限,很难在短短4 年完成所有课程。所以学校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应根据每个学校的特色有所侧重,而不是用“技术+商务”这种齐头并进的方式将课程简单地堆积。例如,以计算机技术为优势的院校在设置国际贸易课程体系时,可以稍微侧重于网络技术、网站设计、程序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国际贸易数字技术方面的工作。以商科为优势的院校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可以侧重以数字营销及管理等商务活动为培养对象,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数字营销、数字化经营等方面的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数字贸易的营销与管理工作。

(三)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推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转型

由于数字贸易是一种新型的贸易现象,在理论上远远落后于实践,结合数字贸易的生态性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式的冲击分析,可知实践性对数字贸易的重要性。因此,数字贸易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大型数字贸易企业进行合作,整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政府相关研究机构等多方资源,形成广泛多样的产学研合作和深度的产教融合,有机整合线上线下优势资源,共同建设数字贸易背景下所需的新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课程开发、案例资源、实战经验等教学资源,或探索以大型企业平台为依托开展实训式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与培训,有效打造新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