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SPOC 教学过程化考核探索

时间:2024-05-10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白 磊 王子煜 赵阿蒙

大学物理课程是高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教育采用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片面注重知识的单方面传递与灌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缺乏互动,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收效不大。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大量普及,短小而精悍的微课逐渐步入高校课堂教学活动中。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利用视频记录某一概念、定理、案例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学内容讲解视频。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生动新颖、情境化的优势,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为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教育革命,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模式。2012 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掀起了一股在线学习的热潮。然而在MOOC课程大规模、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日益突出的同时,其弊端逐渐显露:投资成本高、完成率低、师生互动少等。因此,将MOOC 的优势与传统教学课程的优点有机结合,SPOC 教学便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比MOOC 规模小的在线开放课程,既融合了在线开放学习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是MOOC 与学校课堂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产物,也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重视。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实质上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与“Massive”和“Open”对应。

与此同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针对教师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已经不胜其数,但衡量教与学成效的过程化考核策略研究却严重滞后,已经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存在平时不用功、考前突击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2018 年8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淘汰“水课”,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与考核。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中,期末的试卷成绩占决定性的地位,这导致很多高校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在期末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只求功利性地通过考试。本教研组通过吸收与借鉴前人过程化考核的成果,结合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特点,借助SPOC 平台记录学生平时完整的学习状态,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归纳了适用于大学物理的过程化考核构成要素、实施原则、评价方法,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促进学习的过程化考核策略。

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SPOC 教学过程化考核的实施策略,我们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实践,即基于微课的SPOC 教学策略和基于SPOC 教学的过程化考核策略。前者是后者过程化考核实践的基础,后者又促进和保障了前者SPOC 教学的效果。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学习效果正向循环的闭环。

一、基于微课的SPOC 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由教案PPT 编写者转变为视频设计制作者

优秀的微课视频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物质资料。教师首先应设计制作微课教学视频供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以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起点,突出基于微课的SPOC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强调教学内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便于学生建立大学物理的知识体系。

(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参与者

课中,教师根据反馈讲解重点内容,与学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学生在课堂上先进行汇报提问,与教师讨论交流加深理解后,再进行提问质疑。这样一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则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对话者(类似督导、教练的角色),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使用效率。

(三)教师要由课后作业的批改者转变为学生反思进步的促进者

课后教师要在线上保持与学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参与学生课后作业过程,避免教师与课后作业环节的脱节,促进学生课后的反思进步。

(四)章节加入应用技术拓展子环节

在微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方面,不光在微课内容制作的时候加入了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在课程的SPOC 平台上,每个章节都加入了应用技术拓展的子环节,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讲解电容的时候,会联系电容触摸屏、电容式指纹解锁这些身边触手可及的物理应用;讲互感的时候,会联系无线充电技术;在讲光学仪器分辨率的时候,会讲解我国的“天眼”,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在讲机械波干涉的时候,会联系降噪耳机的原理;在讲霍尔效应的时候,我们会讲到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该领域的重大研究发现;等等。

二、基于SPOC 教学的过程化考核策略

(一)课堂加入随堂小测验

以本教研组在人数较多的大班教学中利用对分易教学平台开展的教学过程化考核为例,每堂课用25 分钟左右讲完一个物理教学知识点,发布3—5 个练习题考查刚讲过的基本概念,用对分易在限定时间内(3—5 分钟)要求学生完成答题。随后,教师公布对分易平台上每道题答案分布的百分比分布图,学生能够实时了解自己以及课堂里其他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成效,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对学习的正向刺激作用远大于教师把这个题的正确答案讲解出来。一学期下来,一个学生累计完成200 多道课堂实时练习题,平台会记录他的答题数、正确率。这些数据可以作为过程化学习的重要考核依据,我们将其完成情况计为期末总成绩的10%。

(二)课后布置作业

在完成微课视频的观看学习任务后,这时可以进入作业平台,完成与教学视频相关的配套练习,完成后提交至评阅系统,也可发给教师查阅点评,进行师生互动,根据反馈检验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作业占期末总成绩的25%。检测效果较好的学生可以就视频中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继续深入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资源查找与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加深对教学视频中知识点的理解,还能有所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线上交流反思学习内容或作业,在促进学生对问题深入理解的同时,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力。

(三)在平台进行线上单元测验

学习完一章的教学内容后,组织线上的单元测验,这样就不用费时费力地组织在教室里的考试。在线上平台上制作生成测验题库,每个人的题目都不一样。比如题库里有40 个测验题,随机抽其中10 道给学生进行测验,即便有一样的题目,选项也是随机打乱的,可考查学生对本章节的真实掌握情况。以大学物理上册教学为例,一共六章,六次单元测验,占最后课程总成绩的25%。

(四)改变课程考试内容

课程最后的考试成绩占比40%。由于在最后的课程考试前,学生经历了六次章节单元测试,所以最后的课程考试不再是对重点知识点简单地重复考查,而是更加注重各章知识点的联系与综合应用,这样更能考查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微课为基础的线上教学的精心设计,经过一系列过程化考核,最后的考核成绩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是更为公平的评价。学生的学习也更加认真,学习的效果更好,避免了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由于过程化考核的每个阶段都在督促学生高质量地学习,不及格的学生人数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本课题既将传统的面授课堂教学与数字信息化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二者优势,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混合,同时也丰富了学习的评价考核体系,为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化考核策略提供了新的探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