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 李增荣
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国,美术多少能为沉闷的教育带来一丝人文艺术气息。但是传统的美术教学,尤其是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重视量的练习,不重视对学生人文知识与素养的培养,同时忽略了想象力的培养,将美术作为学生以后升学考试的捷径,不在意学生对美术的态度。想象力的培养不是凭空就可以完成的,要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不能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和行动力,要以开放的心态、开放的教学让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呈现在课堂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与抽象思维的人才。
笔者常常会关注不同年级和不同班级的美术作业本,翻阅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作业本时会惊奇地发现,所有学生的绘画内容都是相似的,甚至用色都是大同小异。这也许就是“临摹课”的产物。许多教师和家长都会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只要能画出东西来就行,画得漂亮就行。笔者曾问他们:“你们眼中的漂亮是什样的?”这些教师和家长会说:“像!画得像,颜色鲜艳和现实中的一样!”因此,笔者也常常看到或听到一些教师或家长对孩子的绘画这样进行评价:“画得一点不像!颜色涂得不对!”
美术教师是孩子绘画热情的重要保护力量,如果教师教学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这只会让美术教学流于表面,不能切实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面对以上种种问题,尤其是家长对美术的态度以及当下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笔者陷入了思考:美术课该如何教?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如何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这让笔者想到了曾阅读过的吴冠中先生的《我负丹青》一书,其中吴冠中先生的几个观点笔者仍记忆犹新,也因此是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是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要有“背叛老师的思想和胆量”。吴大羽老师也曾说:“贼(害)人者常是师,信人亦足以自娱。”老师的话或者不正确的指导会起到误导学生的作用,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慎重,思想理念要与学生统一,要激发学生的潜能,扬长避短。二是在对学生及其作品的认识与评价上要有正确的理解并且给予肯定。文盲未必是美盲,孩子的专业知识缺少,也不影响其对美的认识。很多民间艺人也不一定有文化和专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作品无论从造型和色彩上来说都是美的。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灵活、独特和流畅,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三是艺术创造和技巧也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作品要呈现出来,离不开艺术创造与技巧的加成,尤其是当学生想要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时,更需要技巧来创造作品,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技巧技法也是学生能否完成他们所理想的创作的保障。从这一点上来看,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需要传授一定的绘画技巧和技法,要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法。
绘画就是造型与色彩的结合,绘画需要方法与技巧。但是很多人将其本末倒置,对儿童的绘画总有个误区,认为画得像就好看、就是美。过于注重所谓的方法与技巧,忽略了绘画是表现作者的情绪和对所描绘事物的感受,方法技巧都是辅助作者更好地抒发绘画情感的。所谓的画得好其实在技法上、内容上都投入得更多,受到的条条框框也更多。相对于内心表达,更多的时间却花在了如何表现画面。小孩子是单纯的,想什么就是什么,他们的绘画才是真真正正地表达内心想法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线教师的任务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激发他们学习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在二年级的课堂上,笔者发现一个不起眼的小男孩趴在课桌上很投入地在画画。笔者走到他旁边,奇怪地发现他画的竟然不是课堂上所要求的内容,而是自己在画自己的所想,整个画面像是用不懂的一些数字和莫名的符号组合而成的,乍一看又像迷宫。笔者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观望和猜想。当那个小男孩发现笔者在他旁边时,不知所措地盖住了那幅画,似乎有些害怕。笔者没有批评他,俯下身低头微笑地问了他一句:“你能看懂自己的画吗?”他马上很高兴地说:“能看懂啊。”又兴致勃勃地给笔者讲了一番“画中话”。可见,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所画的画是有故事的。笔者鼓励他继续他的创想,讲述他的独有的“画中话”。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教师应能去发现他、鼓励他,让他大胆地表达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把苹果画成蓝色的呢?”不要因为没见过就不敢去想象,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我们要对色彩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对艺术效果来说,这些色彩的价值也未必按它们在物体的空间意义上所具有的作用来衡量。因此,我们可以把大自然中某物体的色彩与形式看成一切可能的变体,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扩大想象的空间。
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想象思维?笔者认为,抽象思维的绘画是创造思维和想象思维的结合,是两者的产物。那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呢?除了对学生大胆绘画和想象的肯定与鼓励之外,也要有方法来引导。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平等的态度,以学生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师生沟通中,学生能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崇拜。教师可以自己的经验给予学生指导,但不能用自己的权威去强制学生必须遵循所谓的“规定”。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具有发散性、独特性、新疑性的特点。创造性思维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实践才能够形成与发展,而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抽象思维的绘画特点就是用笔用色大胆奔放,造型结构夸张,很多都是以点、线、面为主。所以,培养和渗透学生抽象思维的绘画可以从点、线、面入手。点线面是现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更是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每个年级都会涉猎点、线、面,比如,二年级下册的第三课就是“点、线、面”,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点、线、面组合变化的形式美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斜拉桥、罗平梯田、停在电线上的麻雀等,学生能感受其蕴含的形式美感,进而激发抽象思维。再比如,四年级有“线条的动与静”一课,有利于培养引导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在观察直线和曲线时,人会根据环境因素来判断线条的作用和影响,这就可以加大学生对线条的练习,可以配合色彩一起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应:暖+直=温暖、平和,暖+曲=热烈、欢快。(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产生的视觉反应: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直=单调、呆板。线条的曲与直、长与短都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通过对点、线、面的学习,能把学生带进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的世界里。通过对学生的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水平,培养了其抽象思维。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这样可以快速有效地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声音、画面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比如播放轻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音乐中的画面感,让学生将其画下来;可以播放诗文朗诵,让学生根据诗文来作画等,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将具象事物进行抽象分离,让学生对抽象有一个具象认识,反向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情感感受与形象思维当作审美的根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呈现自身的创作,这对于小学生表达能力与创作能力的提高十分有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首先要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其次千万不能以像与不像、颜色好不好看作为评价的标准,要给予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绘画的热情,并认识到孩子的绘画是最打动人的,是直通心灵的。毕加索曾说过:“我在小时候已经画得像大师拉斐尔一样,但是我却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像小孩一样作画。”因此,学生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对象。我们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保护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创新教学方法,用学生自身的热情让美术教学尽善尽美,这样才能培养真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