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李集镇中心小学 殷梦军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比较关注教师的知识讲解进度,认为只要不断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小学生就可以在数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是实践证明,随着数学教学任务难度加大,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让学生取得学习进步,还会让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权,使其承受繁重的记忆负担与学业压力,久而久之,将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新课改下,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动,数学学科的教育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做准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推行“学讲计划”,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表达,不断深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以便更好地优化小学生的思维结构。
推行“学讲计划”的首要前提要优化学生的思考状态,使其从数学角度来思考并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生或应用过程,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数学知识,以便切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展示了一个三角形的花坛布景图,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由此来确定具体的绿化计划。这个问题情境比较直观,而且也直接点明了问题的主要考点,即面积。因此,小学生会积极回忆起面积相关知识,自主迁移数学学习经验。但是,小学生只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这个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很好地创设了认知悬念,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此,笔者便引导学生观察了长方形与三角形的图形关联,使其将长方形切割为三角形,由此推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割裂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导致小学生只能积累简单的数学知识,并不能深入分析数学知识的应用规律与解题技巧,导致学生总在同一类题目中重复犯错。“学讲计划”认为,必要的学科实践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稳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借助学生的直观经验促使学生展开逻辑推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入生活资源,鼓励学生迁移已有认知经验,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数学理解。
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借助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实物为学生解释了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及时引导学生回忆消费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启发下,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认识“元”“角”这两个人民币面值单位,但是却由于现在的消费活动很少有“分”,所以不了解“分”这个面值单位。由此,笔者先引导学生分析了“元”与“角”之间的换算规律,再为学生解释了“分”这个概念,结合一些商品的单价丰富了学生的直观经验,使其切实掌握“元”“角”“分”这三个单位知识与换算方法。
实施“学讲计划”的基本途径是数学探究,因为探究活动包含丰富的发现、创造、归纳、推理、证明等思维活动,便于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数学探究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阅读、思考与表达能力,促使小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实现学习进步。
如在“认识除乘法”一课教学中,笔者积极创设了问题情境:有三堆木棍,每一堆都有十根木棍,请问一共有多少根木棍?现在一共有三位同学获得了奖励,每个人可以得到两支铅笔,请问这三位同学一共有几支铅笔?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知识,所以他们很快便可计算出相应的结果,而笔者就借此引导学生观察“九九乘法表”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思考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小学生可以以5 人为一小组去探究乘法知识,积极分析乘法概念与教材中的例题,合作探究乘法的算理与算法,自主生成数学知识。接下来,各个小组可轮流进行数学表达,阐述乘法知识,由此扩大合作范围,及时优化探究思维。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行“学讲计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策略,可以综合调动小学生的感知思维能力,促使小学生实现全面进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分析“学讲计划”的本质要求,优化“学讲计划”的操作程序与实施策略,打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成数学知识、便于学生实现终身成长的数学教育平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