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福建省晋江市西滨中学 王兰兰
由于学习背景的不同,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对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样的客观情况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统一,而现代生本理念则重视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来达到现代教育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学习能力作为依据,对学生实施科学分层,并以此为基础,设定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从而为学生提供与其实际学习情况相契合的信息技术教育。
首先,分层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下,不同的学生都能接受到符合自己实际学习情况的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激发,从而促进其学习成绩得到提升。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学习进度不是学习目标,而夯实知识基础才是。所以,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分层教学能使其接触的知识层次更高,有利于使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其次,分层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信心。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依据的是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校会根据教学进度安排考试的内容,并不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吃力,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从这个角度来看,有效的分层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从而形成更大的学习动力。
最后,分层教学有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在分层教学模式下,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进度方面都存在一致性。这样就会使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能扎实地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一旦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就会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想达到理想的分层教学效果,就应该对学生实施合理化分层,这也是分层教学法得到有效应用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从而保证对学生实施科学的分层。例如,学生进入初中后,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程度、是否经常在家中使用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的是哪几款软件等。教师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力,对其实施分层。第一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基本不具有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也较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第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中等,具有一定的基础,也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理解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有待提升,学习的自觉性不足;第三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不仅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还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也对这门课程具有学习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所在的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第一层次的目标:针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基础目标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并使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扎实掌握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
第二层次的目标: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主学习意识。
第三层次的目标:教师要求学生能完全掌握学习重点,还能将其实际应用于实践操作当中。夯实学生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应该做到根据实践操作要求,合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另外,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创造。
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侧重于教学指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地投入教师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为这个层次的学生安排一些简单的操作任务,使其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心。例如,讲解到“话说信息技术应用”这个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总结信息的概念,并举出一些生活中关于信息的例子,通过互相分工查找资料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
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应用演示法或者是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转化成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状态,并对其增加提问的数量,鼓励学生主动与第三层次的学生进行互相交流。例如,教师讲解到“话说信息技术应用”这个部分时,可以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了解信息的特征”转换成学习任务布置给第二层次的学生,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讨论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完成任务后,将其学习成果汇报给教师,由教师进行点拨和总结。
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其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在学生学习和掌握教师所讲解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应该为其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教师讲解到“话说信息技术应用”这个部分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查找一些教材中没有给出的内容,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另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第三层次的学生应该多与其他两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参与一些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
教学评价是分层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重点评价其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侧重于对其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施评价;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评价其运用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学习成果,以及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分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评价,不仅能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参考依据,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将分层教学法实际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为初中信息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思路,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分层教学法的实施基础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可以运用科学的方式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价实施分层,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