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内蒙古科技大学 吴艳丽
“三全育人”指的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促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出的全新育人要求。贯彻“三全育人”方案要求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引领高校教育的教学、实践、科研、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工作的开展。在“三全育人”体系下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社会和学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更好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创新思路,结合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伴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大格局的形成,国际国内的竞争压力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外来文化等的冲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影响。“三全育人”体系是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过程。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关键是要把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方面有机融合,发挥“三全育人”理念的最大效力。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社会专业人士和学生志愿者全员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专兼职的心理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教育培训,让学生积极接受各方心理辅导,对学生潜在的心理危机及早干预治疗,做好与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志愿者的沟通,普及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教育培训。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压力,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能让学生及时得到心理疏导;教师通过参与专业的培训和教育能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专业素质,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其次,学校要与社会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针对各类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危机,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走进校园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教育辅导。例如,外语学院针对女生比较多的特点,开展关于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辅导讲座,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和两性相处观念。再者,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也需要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家长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在假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区要多组织学生开展积极有益的集体活动,活动中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能起到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影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除了客观环境、人为因素外,还包括学生成长各阶段出现的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刚入校园可能有适应新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困难;进入专业学习后可能会面临学业困难;要毕业时可能又面临就业困难等。每个人在成长的节点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危机,做好心理疏导的前置工作。例如迎新生时,为了让初次远离亲人的学生早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可以通过组织集体联谊等辅助心理教育课程,让学生之间尽快熟识沟通,引导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生活团体,尽快调整好心态,适应大学生活。开展专业学习前,也要针对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例如采矿专业学生要怎样克服心理恐惧、工程测绘专业可能要面临风吹日晒的野外作业困难等,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正确的心理定位,减轻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全方位育人讲究的是三方教育的融合作用,即在积极落实全员教育、贯彻全过程教育的基础上,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实践、科研等各个教育环节,充分调动各类教育资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能做好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工作,以便于及时调整学生心理状态。教职工在管理服务中融入心理健康理念,能提升服务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人性化、更亲切的服务。同时,这样也有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使管理服务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关注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以及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更有效、更具体地落实教育工作。同时,“三全育人”理念符合国家教育指导方针,优化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该在工作实践中大力推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