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孙铭婕 何 虹* 张馨月 汪 颖 陈谦明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3.浙江省口腔生物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口腔黏膜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基础,融高度逻辑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临床学科,常见口腔黏膜临床病损类型达15种。口腔黏膜病学是研究口腔黏膜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一门学科,为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连接口腔医学与大医学、黏膜病学与口腔各亚专科的一门桥梁课程。口腔黏膜病涉及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内科学、皮肤病学、眼科学等多个基础和临床学科。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种疾病可有多种表现,不同疾病也可有相似的表现,疾病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的表现,还有的除口腔内的表现外,全身其他部位也会有所表现。
口腔黏膜病学作为口腔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分块,在本硕博及住培教育中至关重要,它不仅与口腔各学科息息相关,还与大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本硕博及住培学生对于口腔黏膜病学充分掌握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在口腔黏膜病学本科授课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黏膜病学各种黏膜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还要求学生将黏膜病学与其他各口腔学科、基础学科、大临床学科充分融汇交通、结合理解。
理论授课中创新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身份转换,由学生来担任教师角色,教师则作为听讲者,查漏补缺,及时补充遗漏知识点。教师在课程前发布预习任务,在课程开始时随机分组,使各小组负责不同单元。课程中运用教师提前制作好但未公布给学生的PPT,由学生按分组现场即兴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点出遗漏的重点并梳理思路,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并且回答学生的疑问,保证课程内容教学实现度。
Mikhail M.Bakhtin提出“真理不是天生存在的,也不存在于单个人的头脑中,它是在共同寻求真理的人们对话互动的过程中诞生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最大化地推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这种授课方式既避免了教师“填鸭式”教学的死板,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可以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系统掌握情况,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由教师提供PPT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课堂走向,避免学生思维发散、重点不清、浪费时间,由学生即兴讲解可以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考查学生预习完成度,学生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更加细致深入地理解知识,发现疑问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见习时间较短且碎片化,主要要求学生了解科室日常,适应科室氛围,并且对于常见病种有一定的事实认知,为实习打下基础。基于此要求,见习阶段先求全面认识,同时走马不观花,而是“走马抓花”,由教师适时互动,抛砖引玉,索微探幽,在之后的学习实践中再求深度理解。学生在见习期间,主要分组跟随小组带教教师了解科室情况,再按实际情况观摩临床接诊。见习时学生数量多,需要合理安排分散,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理想参与度。此外,因为见习与理论授课同步进行,学生可以在见习中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试实践,反过来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
我们知道,医疗事故大多数都涉及错误的沟通,而见习实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沟通能力,甚至扩大来说是培养情商的最佳时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研究的情商的操作性定义是由先驱John D.Mayer和Peter Salovey提出的,他们将情商描述为四个部分:(1)正确识别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能力;(2)利用情绪进行推理的能力;(3)理解情绪的能力;(4)处理自己情绪和情绪化状况的能力。在见习期间,教师通过讲授医患沟通实例和临床示范医患沟通,可初步培养学生医务情商。进一步举办小组练习,指导学生互相“出难题”锻炼应变能力,并加以规范化训练,最终引导学生适应临床实践,使学生医务情商得到显著提高。
在过往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已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临床内容,此时角色参与尤其重要,即学生应在实践阶段切实接触临床操作,获得自我启发。前1周主要由教授问诊要点及检查要点,结合实际复习各种黏膜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表现,了解治疗方案制定,包括口腔卫生宣教、用药类型、剂量及频次选择、血液检查或活检等辅助手段应用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我消化。此外,带教教师充分创造学生与患者直接交流沟通的机会,使学生充分认识临床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并培养人文关怀主动意识。第2周开始训练学生投入和参与独立问诊、书写初版病历并考虑处方用药,再由带教教师审核把控。主要锻炼学生问诊、病历书写以及拟定处方用药的能力,问诊是否条理清楚无遗漏,病历书写是否内容细致、格式规范,处方用药是否切实从患者自身独特情况出发、合适合规,以及与患者沟通交流是否顺利和谐,让病人感受到细致的人文关怀。此外,创造机会使学生参与到简单的临床操作中,例如去痂上药,还有复杂操作如荧光、活检等的前期准备,深度认知临床实际,保证学生出科时整体水平的事实提高。在实践阶段后期,着重本硕博及住培学生分层级培养,鼓励本科实习生参与日常接诊和简单操作,要求硕士生和住培生熟练掌握接诊技能和基本操作,博士实习生全面熟练掌握临床各项工作与操作,并要求不断提升完善。
在整个实践阶段,灵活使用微信、钉钉等交流软件,穿插线上小讲课,系统梳理相关知识,并组织学生参与病例研讨或教学回顾与分析,将线下实践与线上课程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黏膜学知识,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多次组织学生按规定主题或自选主题学习文献并在小组会上交流,由教师指导撰写和发表文章、设计课题,进行层级梯队式团队型教学,遵循病因排序法综合理念。在这一阶段,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反思是医学生学业生涯乃至职业生涯的宝贵财富,由个人切身经历和体会系统地进行反思便于学生了解自己,找出自己在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上的差距,从而实现水平持续提高。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还要定期举办线下组会分享反思。Koole S等认为,分享反思的好处在于通过包容其他人及其观点,创建一个广阔而丰富的环境继续发展反思。学生在组会上阐述自己的经验与反思,吸收他人的反思与感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本硕博及住培临床黏膜病学的教育中,我们不断摸索前进,探索可行、有效、趣味,以及得到学生认可的独特教育方法,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运用、总结分析、不断改进创新。随着现代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黏膜病学相关知识也更加丰富、深入,必然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挑战,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大势所趋。未来的教学方式不仅需要临床见习实习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还需要新媒体工具的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相结合,这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机遇。我们将保持创新实践的激情,为未来口腔医生的培养添砖加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