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分校 包 芳
年级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机构之一,它是以年级组长协调全年级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年级组在各项工作中起到了中介、调控作用,使纵横一致、条块结合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不少年级组特别是起始年级的年级组往往是新组建的,新组建的团队很多方面都是新的——新的学生、新的同事、新的学校文化及氛围。这样的一个团队如何又快又好地适应学校工作生活,同时每个教师又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将每个人的力量拧在一起,这需要思考、沟通,更需要方法。
我们需要有一个好的理念,要将年级组工作放在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生活的整体框架中,结合年段特征来策划、思考和定位年级组整体的协调和管理思想。因此,我们围绕川大附小学期德育主题“活力校园、创意无限”,从学生、教师的校园生活质量出发,以文明切入,促进习惯的养成,努力从入校开始关心关爱每个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成长体验活动,树立与小学学习生活相适应的文明意识,规范学生在校的行为方式,让学生感受学校的温暖。我们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从被爱、被关心转变为关心、关爱他人,体谅父母、教师、同学的辛劳,从而逐步形成和谐、充满亲情的年级家园,让学生尽快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努力研究“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德育课题,充分利用校内外各项资源,着重抓住“文明”“整合”两个关键词进行相应的德育研究。
在文化建设中设置“文明安全、文明礼貌、遵纪守序、快乐学习、干净整洁”五个板块的主题儿歌进行文明的生活化熏陶,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地进行文明行为的规范和习得。在课外阅读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通过《弟子规》《经典晨读》等经典诵读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学习文明的载体。每周一发放本周的课外诵读的文段自读,周二学生同桌同读,周三学生互查读,周四利用早上的短课进行文段学习,周五利用中午的午会课进行表演读或是国学故事的讲演,周末进行巩固学习。这样每周一文段学习,有层次、有目标的经典诵读,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支持,这样的熏陶为学生支撑起了道德之伞。我们还在年级组各位教师的同心协力下根据每月的教学主题编制了《诗露集》,涵盖古诗、现代诗、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同时也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心理学说,品德的内化是指个体认同的道德准则、规范与自己原有的态度融为一体,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那么文明精神达到内化阶段就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我们有了培养的目标与经典诵读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将这些东西固化并让此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我们以“百合花”精神为引领,加强年级组的团队意识,强化互助帮扶,构建了以班级对比评价为基础的“我是芬芳小百合 芬芳美丽又快乐”的德育评价体系,全年级开展“文明生活、感恩校园”活动,具体推行5项分主题16项行为习惯标准,全学年一以贯之在各班级推行。同时在家校联系中,每日将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进行在家、在校的交流评价,自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将好习惯统一培养,从而达成文明的内化。
在校园生活里,通过开展入队式、徒步川大、运动会、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习得文明,同时将文明行为外显。
年级组将生活DIY课程、品德与生活、安全教育三类课程内容统筹安排,将语文的教学主题和这三类课程整合,协调安排全期的课程,将教学和德育整合,让教育教学为一体,也就是将四门课程相近的教学内容集中安排到一个学习时间段,进行大主题的德育教学活动。四门课程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协同达成相近教学目标,推动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维目标的全面达成。通过这样一体化、系统化的教育教学,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每天班主任的工作很杂、很多,为了将这些繁杂的工作融入平时的工作中,随时留下痕迹,我们将班主任的“每日工作记录”“每周安全教育教案”“学生帮扶记录”“家访、电访记录”制作在同一个工作手册里。通过每天的记录让教师了解学生的状况和成长轨迹、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实效,并对工作进行及时的记录、反思和调整。通过大家的讨论为之取名为《细雨轩》,让我们的教育就像细水一样,悄无声息孕育着每一粒种子,留下可以分享的足迹。这样的精细化让教师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化繁为简,思路更加清晰,有条有理、不急不躁、快乐工作。
我们年级是个刚组建起来的团队,这个团队融入了一批经验型和研究型教师。这样的一群教师在新的教育战线上充满活力和激情,为学校的德育活动献计献策,提供切合学校特点、学生学情的好做法、好策略。首先,家校本的设计综合了学校前几届的“好习惯银行”“家校通”等家校沟通方式和各位教师从其他学校带来的一些好做法,我们融入了“每日一话、家长一语、老师一言”,为学生、家长、教师交流提供了平台。其次,根据一年级的特点,我们将学生的评价放入其中,让家长明白一年级学段每个学月的习惯培养目标,进行了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自评、家长评和教师评三方评价。最后,课间操评价改革,引入了本部的举旗评价,与学校的红、蓝百合匹配,红旗表优秀,蓝旗表仍需努力。这种外来教育文化的浸润为年级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同时为年级组工作增添了活力。
“大手牵小手,一起向前走”年级联谊活动,就是充分运用学校、年级资源为班级学生提供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借助学校的德育力量、高年级的学习资源和技能资源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为低段学生搭起成长的阶梯,让学生在刚入校不久快速地适应学校的生活,深切地感受到学校温暖、同学情谊,促使学生快速成长。这样的德育活动实际上是变学生资源为教育资源,为低年级每位学生定向选择了一位小导师,既避免了教师资源的不足,也为高年级学生锻炼能力提供了平台。这是附小分校挖掘“活教育”资源设立“小小导师制”的一种新的德育探索和尝试,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库,释放学校高年级学生的教学资源,切实让低年级学生汲取营养、增添动力,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与生活技能、榜样示范等方面实现事半功倍的成长功效。
家庭教育是协助学生和学校教育快速成长和发展的互通式立交桥,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的途径。如一年级的亲子阅读活动,这个活动吸引来的不仅是家长,同时更是通过家长吸引来了玉林中学附属小学的领导和教师观摩,并将这样的阅读交流和培养方式带回到他们的学校,两校之间的互通式交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的资源和途径。
作为一个年级,我们拥有一个大的教育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中不分班级,不分学科,不分正副班主任,每个教师都是年级里的教育者。这是一个教育的整体,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在努力为学生的品德养成搭建时时教育、人人教育的育人空间。如学期前我们进行了学生基本信息、特长以及家长教育理念的了解,掌握年级的家长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做到家校统一,更好地制定年级与班级目标。又如每个班级进行组内评价下的班级评价,开展了每天评、每周评、每月评的琐碎评价工作,很多时候这个评价工作需要科任教师的每课评,这就需要每位教师的相互支撑,这样的教育合力为学生的习惯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学生扬帆远航。
小学低段的学生犹如一粒粒的种子被播种在泥土中,美丽的生命在大地的怀抱中静静地舒展。年级组的统筹、协调、整合团结了一群可爱的使者,来到了他们的身旁,用他们的爱心、耐心、细心、知识、技能和创造在浇灌着这群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他们共同谱写出一首首静待花开的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