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过度教育”现象

时间:2024-05-10

上海师范大学 冯子然

一、“过度教育”问题的提出

“过度教育”的问题最早起始于西方。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该理论对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战后,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国际上对于经济快速复苏以及对高科技发展的需求下,各个发达国家的教育规模尤其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导致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者所受的教育水平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水平,高校毕业生不得不从事较低学历者就可完成的工作,从而造成了知识贬值甚至知识失业现象,这在教育经济学领域被称为“过度教育”。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大部分西方国家都经历了从教育劳动力短缺到教育劳动力过剩的时代。而我国近30年处在经济和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样也出现了“过度教育”的情况,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大材小用”“高学低就”等情况屡见不鲜。

二、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的表现

(一)毕业即失业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直线上升。教育部数据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达到874万人,2021届则突破900万,达到909万人。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留学生纷纷回国投入就业市场。《2020海归人才求职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回国的海归人才中应届生的占比达到六成,应届生的人数同比增加72.9%。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人才供应的急速增长,使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学历岗位的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许多大学生不惜使用零工酬的方式获得一份工作。严峻的就业形势,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材小用,高学低就

筛选理论认为,由于雇主的“有限理性”,在招聘雇员的过程中雇主对雇员的工作能力、经验等情况不能进行充分的甄别,他必须依赖于一个信息传递机制,而这个传递机制中最简单、最经济的便是雇员的文凭,雇员文凭的层次和质量越高表明雇员越有能力。经济的持续下行,企业的岗位缩减,给毕业生带来焦虑和恐惧,因此选择继续深造成为大学生暂时规避就业的一种方式,学历水平也成为众多毕业生认为能获得好工作的“敲门砖”。

我国不仅本科生存在扩招现象,研究生数量也逐年上升,逐渐趋于“研究生大众化”。根据教育部数据,2020年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再创新高,从2015年报考的165万人上升至2020年的341万人。研究生扩招和“考研热”现象带来的是就业中“学历贬值”“大材小用”等情况。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有更广的就业机会,但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失业时间长、失业率高。许多研究生因为就业的现实压力只能从事需要本科生甚至是专科生的工作,而在年龄和收入上却并不比一般本专科毕业生具有优势,反倒不具有太大竞争力。

(三)就业结构失衡

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在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形成教育的信号功能。企业和学校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也不能实现产学结合和信息共享,学历较高的毕业生就业时偏爱东部沿海城市国家机关、外企等单位,对新兴地区和部门的认识不够。一方面体现出某些专业或地区人才的不足,而一些热门行业和沿海发达地区则是人才过剩,普通的本科生或是一般学校的研究生在这些热门行业和地区不具有绝对竞争力,学历信号失灵,形成“挤出效应”。

三、“过度教育”的成因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略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的“过度教育”起始于20世纪末期的大学扩招,它的大众化出现在经济越来越依赖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90年代后期,而非经济发展较快的90年代前期。我国从1999年开始逐年扩大高等学校入学规模,1999年增幅达47.4%,2002年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由1999年的10.5%迅速上升至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截至2016年上半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增速略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一高速增长,在我国经济近年来放缓等前提下,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不足、就业不充分等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二)高校定位混乱及人才培养模式不匹配

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发现,高校经常陷入类型定位混乱和层次定位混乱的双重困境。部分综合性院校与专业性院校类型相似,特色不鲜明。综合性大学又与本专科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模式界限不清晰。目前,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中传统专业建设发展不足,盲目求新趋势明显,最终造成部分专业培养过剩,而有些专业则无法培养和输送合适人才,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人才培养目标偏差,最终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

(三)用人单位的信号不对称

如今,在大数据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信息相对公开透明,但仍存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片面的择人观念,是导致中国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没有根据自身需求招聘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人才,而是盲目崇尚高学历光环,忽略对个人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无疑有悖于选人用人的初衷。教育消费的过度,必然导致教育需求的扩张。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规格,加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必然加剧低学历者追求高学历的现象,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不仅降低了教育质量,而且使就业市场严重恶化,“过度教育”现象愈发严重。

四、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过度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政策层面

从国家层面上来看,首先,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解决增加就业与优化产业结构双重任务,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教育。其次,政府应当为就业者制定更为完善的就业服务保障措施,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指引和帮助。在某些行业趋于饱和的今天,国家要不断调整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信投入创业大军,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便利的机会和条件。

(二)高校教育层面

高校要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和打造学校的专业特色。学校要把握好自身定位,不同类型的学校要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针对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对专业和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和安排。高校要组建一支懂就业政策、指导能力强的专业指导队伍,成立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除了知识积累,还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确立好培养目标,积极举办各类就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大学四年中不断提升学生能力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将来的工作。

(三)用人单位层面

招聘单位需要更趋于理性化,不能仅以“唯学历论”“唯名校论”为参考,应更多考虑应聘者的实践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重视应届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用人单位要主动参与人才的培养,与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使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有质量。同时也应积极与政府、高校合作,对应届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使毕业生能尽快适应岗位。此外,用人单位应当积极与政府、高校配合,积极建立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使毕业生人尽其才,用人单位人尽其用,社会人尽其能。

(四)个人层面

如今,我国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过高,就业观念不切合实际,这种状况显然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要求。毕业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找准自身的就业定位,从实际出发,从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求出发,切忌眼高手低、好高骛远。毕业生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适当放低期望值,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愿意扎根到西部、到基层去锻炼提升自己,同样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因此,高校也应该着重教育青年大学生树立职业平等观,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